新四季網

魏徵巧計諫太宗

2023-11-03 12:55:32 1

舊時,豫南一帶的評書藝人有一個自己的行會組織,叫「梨園書屋」。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七,藝人們就集中到書屋辦祭神會,祭拜時供土豬、雞、鯉魚,另外用金漆條盤,把一塊醒木、一把摺扇、一方綢手帕供在祭桌上,然後點燭焚香,燃放鞭炮,由年長的師爺擊磬,藝人們魚貫而入,上香、磕頭、焚黃表,三拜九叩,隨後便在一起吃會酒。他們祭拜的祖師爺就是唐朝的魏徵。

說起祭拜魏徵的事,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哩。生活在唐朝的魏徵最初不是保唐太宗李世民的,而是保太子李建成。「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才用了魏徵。魏徵心想,既然你用我,我就得進諫,而且還要想方設法讓你聽進去。於是他就想到了說書這個辦法。

有次唐太宗外出巡遊,來到洛陽,住進了顯仁宮。他想吃河蟹,可進膳時,卻沒有這道菜。李世民當時火氣就上來了,一拍桌子,把地方官大罵一頓,說他們怠慢皇上,目無天子,要重重治罪。地方官嚇得大氣不敢出,小氣不敢喘,連忙跪下磕頭認罪。其實,當時是初春季節,在洛陽,上哪去找河蟹?但皇上想吃,就得給弄來。沒辦法,地方官趕緊催人騎快馬到信陽州去抓河蟹。

這事叫魏徵聽說了,當即求見皇上。李世民知道他愛找茬兒,一見他進來就沒好氣地說:「你有什麼事啊?」

魏徵說:「沒什麼事,我來給皇上講故事解悶。」

李世民聽他說是來講故事的,挺高興,說:「好,寡人正心煩無聊,聽段故事也好。」

魏徵說:「皇上今天住在顯仁宮,我就講顯仁宮的故事吧。這顯仁宮啊,是從前一位皇帝下令修造的。這個皇帝無惡不作,欺母霸嫂,驕奢淫逸,名聲壞透了。他修這宮殿時,徵收了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全國各地的名貴花草、珍禽奇獸,有一百多萬人被驅趕來做苦役,人死之後,就把屍體埋在這個宮殿四周。因此,這裡至今還冤魂不散啊!」

「你說的這是哪朝哪代哪個皇帝呀?怪嚇人的。」李世民嚇得渾身上下直起雞皮疙瘩。

「就是隋煬帝楊廣啊!」魏徵說,「皇上難道這麼快就忘了?皇上今天住在顯仁宮裡,可不能忘了前朝的教訓!隋煬帝當年外出巡遊,經過各州縣時,五百裡之內都必須貢奉最精美的水陸佳餚,吃不完就隨便倒掉,可不許不貢。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遭殃,百姓把他們比作蝗蟲、瘟神,所以後來隋煬帝很快就滅亡了呀!難道皇上還要學他的樣子,也把大唐江山丟掉不成?」

這時,李世艮才曉得,原來魏徵是為了今日懲罰地方官的事兒來的。不過,這時李世民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他連忙對魏徵說:「愛卿,你這番話可說得太好了,朕要好好謝謝你。今天的事是朕不對。希望你今後經常給朕講些前朝古人的事,以資借鑑啊。」

魏徵聽了李世民這番話,心裡的石頭落了地,連忙跪答:「臣遵旨。」

從那以後,魏徵就常常把古書上的事兒編成故事講給李世民聽。慢慢地,李世民養成了聽古書的習慣。每天不聽魏徵講一段還不得勁兒哩。他把魏徵當成自己洗面清心的鏡子,辦什麼事都要跟魏徵商量一下,對魏徵也越來越信任了。

這年夏天,有位太監弄來一隻鷂子,李世民挺高興,愛不釋手,整天在後宮逗著玩,有幾天甚至朝政也不理,魏徵說了幾次也沒用。一天,李世民正讓鷂子停在自己胳膊上賞玩,突然魏徵進來了,他心裡一慌,順手把鷂子揣到懷裡。魏徵就是衝著皇上的鷂子來的,不過他裝作沒看見,東拉西扯地給李世民講開了故事。

這時候的李世民哪有心思聽故事啊,可又不好意思趕魏徵走,就裝著打瞌睡,趴在書案上打盹兒。魏徵呢,順手摸過書案上的「龍膽」,使勁兒往桌上一拍,把李世民嚇了一跳。李世民一驚,急了:「大膽!魏徵,你竟敢擅自動用『龍膽』,御前驚駕,該當何罪?」

魏徵心裡說:誰讓你裝睡不願聽書呢!可嘴上沒說,趕緊跪在地上:「聖上息怒,剛才您睡著了,我動用醒木,是想請您接著往下聽啊。」

「胡說!剛才你分明將朕的龍膽摔在書案上的,怎麼說是醒木呢?」

「啊,聖上有所不知,容微臣慢慢稟告。這方木頭一共有十三種稱呼,皇帝、君主用它時稱『龍膽』,皇后、娘娘用它時稱『鳳霞』,宰相、大夫用它時稱『運籌』,元帥、將軍用它時稱『虎威』,知縣、知府用它時稱『涼堂』,塾師、教習用它時稱『醒誤』,評書、大鼓用它時稱『醒木』,典當鋪裡用它時稱『喚出』,中藥鋪裡用它時稱『審慎』,點心鋪裡用它時稱『伏苓』,醫家郎中用它時稱『慎沉』,唱戲的用它時稱『如意』,客店裡用它時稱『鎮靜』。剛才微臣是在為皇上說書,所以用它時就稱為『醒木』,難道不對嗎?醒木者,醒目也。臣是為喚醒聖上,繼續聽書呀!」

「嗯,這……」李世民聽魏徵滔滔不絕說了一大套,句句在理,自己又沒啥好說的了,只好說,「好,好。既然如此,這『龍膽』你就拿去做醒木用吧。」

魏徵見皇上把鷂子的事給忘了,又接著講故事,這回專揀那熱鬧的說,說了一個又一個,講了一回又一回,累得滿頭大汗。李世民聽得入迷了,不講還不行。他看魏徵說累了,將一把御扇遞過去:「給,你扇吧。」一會兒,又把一塊綢手帕遞過去:「給,你擦吧。」一會兒,又讓人沏了茶水端上:「給,你喝吧。」一直到魏徵說完故事走了之後,李世民才想起懷裡的那隻鷂子,可是早就給憋死了。

據說後來魏徵病死的時候,李世民十分悲痛。李世民說:「人用銅鏡照自己,可以看見衣帽是否穿戴得整齊;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朝代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覺自己的缺點或錯誤。魏徵一死,我失去了一面鏡子。」

從那以後,評書藝人就把魏徵尊為自己的祖師爺了。評書藝人在臺上說書可以喝茶水,可以扇扇子,可以用手帕擦汗,誰要是打瞌睡了,還可以用醒木驚醒你。因為這都是當年李世民賞給祖師爺魏徵的,祖師爺又傳給了後輩藝人。

同类文章

孤注一擲的雄主——拓跋珪

 回溯源頭——代國的建立與滅亡   最早,拓跋部的什翼犍自稱代王。此人生而奇偉,寬仁大度,身長八尺,隆準龍顏,長發委地,相貌英偉,經過三十多年苦心經營,兼併鄰近諸部,擊高車,破沒歌部落,攻伐劉衛辰部,節節勝利。他至此自稱代王,並與同屬鮮卑族的前燕慕容氏廣結姻親,大具開國氣象。可惜什翼犍生不

梟雄寒浞

 在夏王朝初年,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人物,他姓寒(又作韓),單名一個浞字,又名漪,所以史書上也有稱他為寒漪的。   在中國史書上對寒浞這位君王的評價卻是很糟糕,說他是一位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人,他不僅殺死了自己的師父,還殺死了他的義父后羿,奪取了有窮國的半壁江山。後來他又繼續窮兵黷武,興

神武不可測的漢光武帝——劉秀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太祖,康乾盛世。但對東漢開國皇帝,神武不可測,允冠百王的劉秀卻知之甚少。這位廟號世祖,諡號光武帝的劉秀名氣顯然不如前面所提的幾位皇帝和那些著名的亡國之君。但在作為方面絲毫不遜色。   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漢

明清皇帝用人:鹹豐疑人敢用崇禎疑人敢殺

「用人不疑」與「疑人不用」是孟不離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後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歷史上犯過錯誤、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該疑而不用,還是用而不疑呢?   事實勝於雄辯,在這方面我拿崇禎和鹹豐做個比較。   崇禎皇帝:用一個殺一個最後全

掃蕩北邊除隱患: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徵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徵沙漠之戰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國為肅清蒙古故元殘餘部隊而進行的大規模統一戰爭。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棄大都(今北京)北逃後,一直滯留在近塞地區,並多次舉兵南犯,以圖復闢,均被明軍擊敗。元朝殘餘勢力雖由此日漸衰弱。但在北方近

永樂皇帝與武當山的故事

 到武當山旅遊的人大都是衝著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鬼斧神工的金頂造極、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玄妙絕倫的武當武術而去。然如果到武當山旅遊前能了解到武當山與明朝永樂皇帝的一段歷史有關,那遊覽起來就更有興味了。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後,燕王朱棣率領的北方軍隊和建

唐宣宗:傻子皇叔被迫出家又如何合法即位

來時糊塗去時迷   那一年,在丹陽街頭,一個鄭姓少女和一個方士不期而遇。不知名的卜者從少女身上看出了其不尋常的命運:鄭氏將來會成為一位帝王的母親。雖然說這位鄭姓少女就是後來唐宣宗李忱的母親,但預言在沒有成為現實之前,都是荒誕劇。有人聽了搖搖頭一笑而過,有人聽了心理卻起了化學反應。鎮海節度使

宋太祖的「 誠信 」公關

1964年,宋太祖趙匡胤平定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氣攻下吳越。誰知吳越國王錢俶親自拜見趙匡胤,並獻上了吳越國的地圖,以示臣服之意。   趙匡胤見錢俶來訪非常高興,便留他在汴梁遊玩談心,而錢俶卻在暗地裡賄賂大宋的重臣,希望能為他說話保住吳越國,深受皇帝倚重的宰相趙普更是他的重點公關對象。對此趙

光武帝為何退功臣而進文吏

 南北功臣的制衡   光武「以徵伐濟大業」,故建武元年(25年)六月初即位時,非但不「退功臣」,反而任之以顯職。據萬斯同《東漢將相大臣年表》,其時除太傅卓茂外,大司馬吳漢、大司徒鄧禹、大司空王梁、驃騎大將軍景丹、建威大將軍耿弇、虎牙大將軍蓋延、建義大將軍朱祜(大將軍杜茂與以上四大將軍官次相

楚宣王的煩惱

  1.戰國時期,南方的楚國國力強盛起來,楚將昭奚恤由於多次立下赫赫戰功,權勢越來越大。   2.楚宣王聽說大臣們都爭相去討好昭奚恤,其他諸侯國也只害怕昭奚恤,而不把自己放在眼裡,這讓他感到悶悶不樂。   3.一天上朝時,楚宣王問大臣們:「寡人聽說北方的國家都害怕昭奚恤,有這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