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分離方法及實現該分離方法的裝置與流程
2023-11-04 02:39:52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脂粉的回收利用技術,具體說,是涉及一種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分離方法及實現該分離方法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廢舊家電的量也越來越大,在廢舊家電的拆解中會產生大量的廢舊線路板。現在採用物理粉碎的方法將廢舊線路板先進行粉碎,然後通過風選將其中的樹脂粉與其它金屬分離。但在風選時樹脂粉裡會夾帶一部分金屬顆粒,一般金屬含量在百分之三至十。這些金屬裡含有焊錫,焊錫裡有鉛。由於鉛的存在,樹脂粉被定性為危廢產品。為了充分利用這些樹脂粉,中國專利局於2013.12.25公開了名稱為《廢舊線路板非金屬改性粉末的生產設備》、專利號為CN201320390695的實用新型專利,該專利公開了一種廢舊線路板非金屬改性粉末材料的生產設備,雖然該裝置提供了一種實現廢舊材料資源化利用的方式,但由於該技術並沒有對樹脂粉中的金屬進行分離,以致不僅不符合國家環保法規的生產規定,而且也浪費了寶貴的有色金屬資源。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分離效果好、分離速度快且環保的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分離方法及實現該分離方法的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分離方法,所述的分離方法是在水容器的底部產生向上衝的水流,使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混合物向下加入到水容器中的向上衝的水流上,所述混合物在水流的上衝作用下會向上運動,同時在重力的作用下會向下運動,由於樹脂粉的比重小於金屬顆粒,樹脂粉會處於上層,通過調整水流的強度,在水流的衝擊作用下會被水流衝出水容器,而金屬顆粒在重力作用下會沉入到水容器的底部,從而實現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分離。
作為優選方案,在水容器的底部設有金屬顆粒的出料口。隨著不斷地加料,水容器底部的金屬數量不斷增多,可以通過在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水流的運動為脈衝運動。通過試驗證明,當水流的運動為脈衝運 動時,分離效果更好。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水流的脈衝運動是通過設置在水容器底部的皮囊的脈衝運動產生。要提高分離產量,水容器就要有一定的截面,但水流的截面過大後,從水流的供應上難以實現,特別是水流過大了難以控制。現在通過皮囊的脈衝運動,使水容器裡的水產生向上的衝擊作用,容易操作和控制,操作成本低。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在位於皮囊上方的水容器內設置隔離篩,一方面使水流更均勻,另一方面以延長分離時間,使達到更好的分離效果。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在隔離篩上面鋪放介質顆粒,使形成介質顆粒床。所述介質顆粒的直徑大於隔離篩的篩孔,當樹脂粉落入到水容器裡時,由於介質顆粒床的阻擋作用,不會馬上掉入到水容器的底部,從而增加了分離時間,提高了分離效果。所述介質顆粒一般選用鋁合金材質,例如鋁合金顆粒球。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水容器設有2個以上,依次串聯,例如:依次串聯成階梯式結構。當設有2個或以上的水容器依次串聯成階梯式時,從第一個水容器裡已經分離出來的樹脂粉進入第二個水容器後又進行了二次分離,從而提高了分離效果,使分離的樹脂粉的純度更高。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在所述水容器尾部設置樹脂粉沉澱池,所述樹脂粉沉澱池設有出料口,已經分離的樹脂粉通過該出料口排出。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樹脂粉在進料前與水攪拌。由於樹脂粉的比重小,在水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通常浮在水的表面,通過攪拌使樹脂粉充分與水混合,可提高分離效果。
作為優選方案,將分離後所得到的樹脂粉進行粉碎,將粉碎後的樹脂粉進行二次分離。由於樹脂粉中含有金屬特別是重金屬,如廢舊線路板粉碎後所得到的樹脂粉裡面含有鉛,當鉛的含量超過國家相關標準時,樹脂粉就屬於危廢產品,不能用於回收利用,只能在高溫下如電廠焚燒或填埋。但採用本發明方法,將分離後所得到的樹脂粉進行粉碎,通過粉碎將廢舊線路板上殘留的金屬與樹脂粉進行進一步分開,然後將粉碎後的樹脂粉,採用本發明方法進行二次分離,從而可進一步降低其中的金屬殘留量,特別是重金屬如鉛的含量,以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實現回收利用。
一種實現上述樹脂粉與金屬混合物的分離方法的裝置,包括水容器、脈衝發生器、給料器和樹脂粉沉澱池;在所述水容器的底部設置有金屬顆粒排料口,在所述水容器的中部設置有隔離篩,所述樹脂粉沉澱池設置有樹脂粉出料口;且所述脈衝發生器安裝在水容器的底部,所述給料器安裝在水容器的上部的前端,所述樹脂粉沉澱池安裝在水容器的尾部, 在給料器的另一端安裝有攪拌器。
作為一種實施方法,所述脈衝發生器包括皮囊、擺杆、偏心連杆和偏心輪,所述皮囊安裝在水容器的下部,所述擺杆設置在皮囊的下部,所述偏心連杆的一端與擺杆相連接,所述偏心連杆的另一端與偏心輪相連接。當偏心輪旋轉時,通過偏心連杆帶動擺杆上下脈動,擺杆上下脈動帶動皮囊上下脈動,皮囊上下脈動帶動水容器裡的水上下脈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利用樹脂粉與金屬的比重差異,不僅解決了樹脂粉與金屬的分離難題,而且還具有操作方便、易於規模化實現及成本低廉和環保等優點,不僅對解決廢舊線路板的環保問題具有重要貢獻,而且還實現了樹脂粉與金屬的資源化回收,相對於現有技術,取得了顯著性進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分離方法的原理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實現本發明所述分離方法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示意如下:1、水容器;2、向上衝的水流;3、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混合物;4、樹脂粉;5、金屬顆粒;6、金屬顆粒排料口;7、皮囊;8、擺杆;9、偏心連杆;10、偏心輪;11、隔離篩;12、介質顆粒床;13、給料器;14、樹脂粉沉澱池;15、攪拌器;16、樹脂粉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參照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分離方法,是在水容器1的底部產生向上衝的水流2,使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混合物3向下加入到水容器1中的向上衝的水流2上,所述混合物3在水流2的上衝作用下會向上運動,同時在重力的作用下會向下運動,由於樹脂粉4的比重小於金屬顆粒5,樹脂粉4會處於上層,通過調整水流2的強度,在水流2的衝擊作用下會被水流2衝出水容器1,而金屬顆粒5在重力作用下會沉入到水容器1的底部,通過金屬顆粒排料口6排出水容器1,從而實現樹脂粉4與金屬顆粒5的分離。
實施例
參照圖2所示:一種實現上述分離方法的裝置,包括水容器1、脈衝發生器、給料器13和樹脂粉沉澱池14;在所述水容器1的底部設置有金屬顆粒排料口6,在所述水容器1的中部設置有隔離篩11,在隔離篩11上面鋪設有介質顆粒床12,所述樹脂粉沉澱池14設置有樹脂粉出料口16;所述給料器13安裝在水容器1的上部的前端,所述樹脂粉沉澱池14安裝在水容器1的尾部,在給料器13的另一端安裝有攪拌器15。
所述脈衝發生器包括皮囊7、擺杆8、偏心連杆9和偏心輪10,所述皮囊7安裝在水容器1的下部,所述擺杆8設置在皮囊7的下部,所述偏心連杆9的一端與擺杆8相連接,所述偏心連杆9的另一端與偏心輪10相連接。當偏心輪10旋轉時,通過偏心連杆9帶動擺杆8上下脈動,擺杆8上下脈動帶動皮囊7上下脈動,皮囊7上下脈動帶動水容器1裡的水上下脈動。
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混合物3在攪拌器15內與水攪拌混合後,通過給料器13輸送到水容器1的上部,由水容器1的上方加入到水容器1中的向上衝的水流2上,從而使樹脂粉與金屬顆粒的混合物3被衝散,由於樹脂粉4的比重小於金屬顆粒5,因此,樹脂粉4在水流的上衝作用下向上運動,通過調整水流2的強度,樹脂粉4在水流2的衝擊作用下會被水流2衝出水容器1進入樹脂粉沉澱池14,而金屬顆粒5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由於在水容器1的中部安裝了隔離篩11,在隔離篩11上面鋪設有介質顆粒床12,因而可延緩金屬顆粒5的下沉,從而實現樹脂粉4與金屬顆粒5的充分分離。
最後有必要在此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只用於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內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