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用體部調整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17:51:12
專利名稱:放射治療用體部調整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臨床治療輔助器械,主要提出一種腫瘤病人放射治療用體部調整固定裝置。
頭頸胸部腫瘤較常見,如腦癌、鼻咽癌、上頜竇癌、口腔腫瘤、喉癌、上段食道癌、乳腺癌等等,由於其所處的特殊解剖部位(周圍臟器功能重要,影響容貌等),限制了手術治療,很難實施根治手術,而藥物化療,由於毒副作用較大,體質較差的病人難以耐受且療效也不十分理想,因此在臨床上應用受到限制。放射治療由於其副作用小、療效肯定,在頭頸部腫瘤的治療中佔有較重要的地位;而在腫瘤放射治療中,病人擺位是否精確,重複性是否好,將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另外人體體表的曲面結構,將影響放射線的劑量分布,並最終影響治療的效果。以往臨床上為解決上述問題,常常採用在病人頭部或肩部墊枕頭等方式以固定體位,校正人體曲面,但這些方法不科學,沒有一定的規範標準,出現的誤差較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種頭頸部腫瘤病人放射治療用體部調整固定裝置,使其可提高病人擺位精確度和可重複性,校正病人體表曲面,改善病人體內放射劑量分布,並使其具有結構簡單、便於操作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採取下述結構設計完成其發明任務其包括有T形底板、肩部調整氣囊和頭部調整架,肩部調整氣囊設置在底板上對應於肩部的位置,頭部調整架由升降板和頭枕板構成,升降板聯接在底板上,頭枕板下端鉸接在底板上,上端的兩根升降軸位於升降板上開置的弧形槽內,頭枕板上設置有頭枕。
本實用新型裝置能夠達到固定病人體位,提高擺位精度和可重複性,並校正人體曲面從而改善病人體內放射劑量分布的目的,其具有結構設計較為簡單、操作方便和適用範圍廣的特點。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其結構加以進一步說明如附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裝置包括有T形底板2、肩部調整氣囊1和頭部調整架,肩部調整氣囊1位於底板2上,對應於人體肩部位置,其為充氣氣囊結構,用以在需要調整肩部高低時根據充氣量大小調整氣囊從而調整肩部高低。頭部調整架由升降板3和頭枕板5構成,升降板3聯接在底板2上,頭枕板5下端鉸接在底板2上,上端的兩根升降軸位於升降板3上開置的升降槽4內,銷軸上並設置有緊固用螺母,將頭枕板5沿升降槽4調整至合適角度後,上緊螺母,使頭枕板5的位置固定。頭枕板5上設置有頭枕6,頭枕6可用具有一定彈性的塑料製成,其上有與頸部對應的弧形突起。
權利要求1.一种放射治療用體部調整固定裝置,其特徵是包括有T形底板(2)、肩部調整氣囊(1)和頭部調整架;肩部調整氣囊(1)設置在底板(2)上對應於肩部的位置,頭部調整架由升降板(3)和頭枕板(5)構成,升降板(3)聯接在底板(2)上,頭枕板(5)下端鉸接在底板(2)上,上端的兩根升降軸位於升降板(3)上開置的弧形槽(4)內,頭枕板(5)上設置有頭枕(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臨床治療輔助器械。其包括有T形底板、肩部調整氣囊和頭部調整架,肩部調整氣囊設置在底板上對應於肩部的位置,頭部調整架由升降板和頭枕板構成,升降板聯接在底板上,頭枕板下端鉸接在底板上,上端的兩根升降軸位於升降板上開置的弧形槽內,頭枕板上設置有頭枕。本實用新型裝置能夠達到固定病人體位,提高擺位精度和可重複性,並校正人體曲面從而改善病人體內放射劑量分布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G13/00GK2400093SQ9924707
公開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12日
發明者牛道立, 胡惠玲, 盛蓁, 劉本安 申請人:牛道立, 胡惠玲, 盛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