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風韻漫遊記(詩國漫遊一一一)
2023-09-21 01:09:17
2

「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裡」。 一一一陸機《文賦帶著 詩是什麼,它藏在哪裡?這個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我背上行囊,準備去詩國漫遊。出發前,我先去向一位智者請教。智者提醒我:「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又說:你要覓詩,要靠「神思」哦,要真正做到:「寂然凝慮」方能「思接千載」。我點點頭,問他:可有路嗎?他說:「有」。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屈原正在披髮行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看到了一個陌生人在自言自語地說:「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看到王子安正在勸友人「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看到王灣正在送客「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看到李太白正在揮毫:「多歧路,今安在?長安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看到他仰天讚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看到他跟隨謝靈運在登天姥山:「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不忽已暝」;看到王維正在山中一邊彈琴一邊吟哦「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看到杜甫正走在赴奉先縣的路上斥責貧富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要「立登要路津」;看到了「車鈴鈴,馬嘯嘯,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看到了常建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和王建的「未央牆西青早路,宮裡斜裡紅妝墓」;看到了韓愈的「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看到了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看到了高適的「雲開汶水孤帆遠,路繞梁山匹馬遲」;看到了「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看到了岑參的「峰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看到了白居易的「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芳城」;看到了李商隱的「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幹戈惜暫分」……宋人的路也很多:「山下蘭芽短侵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十裡青山遠,潮平路帶沙」;「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山窮水盡疑無路,……」;「人間歲月堂堂去,勸君快上青雲路」……明清和近現代詩人走的和描繪的路,更是說不完道不盡。你看「雲開巫峽千峰出,路轉巴江一字流」;「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這些路有長有短,有窄有寬,有疏有密,有實有虛,有上有下,有直有彎,有平有坎,……但都有形狀啊!我似乎從前人走過的路、描繪的路裡明白了什麼,但又不十分清楚。只隱隱約約地意識到詩歌有形啊!莫不是人類前行留下的一行行腳印,踩出的一條條道路?我問智者該怎麼走進去呢?智者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又問路在何方?他說:「路就在你的腳下!」我想了想,邁開腳步,踏上了尋覓詩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