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7:20:36 1
專利名稱: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交換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客車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的循環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為了縮短產品研發周期,生產商在試驗臺上對試驗車或懸架總成進行道路模擬試驗,以驗證整車及懸架總成可靠性。為了縮短試驗周期,需採用對試驗車、懸架總成損傷較大、較為劇烈的試驗臺驅動信號(一般為模擬試驗場標準綜合路隨機信號)。由於試驗強度大,導致試驗車或懸架總成的減振器在短時間內急劇升溫,如不採取有效的冷卻措施將造成減振器漏油失效。目前,國內此類試驗的減振器冷卻裝置大多選用強迫風冷的方式,然而,風冷的方式散熱效率低、受環境影響大,故有些生產商採用「間歇式」試驗方法,即當減振器溫度較高時暫停試驗,等到溫度下降後繼續試驗,這種方式也可從一定程度上避免減振器失效,但試驗連續性差、試驗效率低,尤其在環境溫度較高時不能有效縮短試驗周期。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以解決現有減振器冷卻裝置試驗連續性差、試驗效率低的問題。[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包括順次連接形成閉環的水泵、冷卻水分配室、冷卻水套、冷卻水集中室和熱交換器。[0005]進一步的,所述冷卻水套的個數與待冷卻減振器個數一致,各冷卻水套並列連於冷卻水分配室和冷卻水集中室之間。[0006]進一步的,所述冷卻水套的上下兩端均設有密封圈和緊固卡箍。[0007]進一步的,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處設有自動排氣閥,用於排除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氣泡。[0008]進一步的,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處設有壓力傳感器。[0009]進一步的,所述壓力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有電子顯示模塊。[0010]進一步的,所述電子顯示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有聲光報警器。[0011]進一步的,所述水泵的進水口處連接有冷卻水補償箱。[0012]進一步的,所述冷卻水補償箱連接有液位傳感器。[0013]進一步的,所述液位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有聲光報警器。[001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進行試驗時,將冷卻水套安裝在減振器外壁上,冷卻水從水泵出水口經冷卻水分配室進入各減振器冷卻水套,然後經冷卻水集中室進入熱交換器,冷卻後進入水泵進水口,從而實現減振器冷卻,有效提高了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時減振器的冷卻效率,保證了試驗連續性和試驗效率。2/2頁[0015]冷卻水套與減振器外壁之間採用密封圈密封、上下緊固卡箍定位,避免試驗時水套因劇烈振動產生上下移位而漏水,可靠性好,且水套為組合式結構,可根據不同減振器外形尺寸自由組合,有較好的通用性。[0016]設於水泵出水口的自動排氣閥可排出循環過程產生的氣泡。[0017]壓力傳感器結合聲光報警器用來監控循環系統中的壓力,避免因泵損壞或人員誤操作而導致冷卻水不循環。[0018]液位傳感器結合聲光報警器用來監控補償水箱液面,避免系統缺水,保證了試驗的安全性。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系統結構圖;[0020]圖2是實施例的冷卻水套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的結構如圖1所示,該裝置包括順次連接形成閉環的水泵1、冷卻水分配室2、冷卻水套4、冷卻水集中室5和熱交換器 7,冷卻水套4的個數與待冷卻減振器個數一致,各冷卻水套通過水管3並列連於冷卻水分配室和冷卻水集中室之間。循環裝置以水泵1為動力源,低溫冷卻水由水泵1出水口進入冷卻水分配室2,經過冷卻水套4進入冷卻水集中室5,過程中帶走減振器熱量,高溫水進入熱交換器7,由冷卻風扇6冷卻後進入水泵1進水口,形成封閉循環。[0022]在該循環過程中,冷卻水補償箱8與水泵1的進水口相連,用來補充系統內的冷卻水損失,高溫冷卻水降溫產生的氣泡由自動排氣閥13排出,壓力傳感器12用來監控水管內部壓力,與安裝在試驗臺控制室內的電子壓力顯示模塊11相連,即時顯示壓力值,當水泵1 因故障或者操作人員誤操作而未正常工作時,系統壓力低於設定值,聲光報警器10自動報警;當系統漏水或冷卻水損失過大時,安裝在冷卻水補償箱8內的液位傳感器9自動接通, 聲光報警器10自動報警,可保證試驗安全性。[0023]如圖2所示為冷卻水套4的結構示意圖,緊固卡箍22、密封端23、水套M均採用金屬加工並採取防鏽措施,整體為組合式結構,密封端23與水套M之間採用橡膠密封圈密封,其與減振器21外壁之間也採用密封圈密封,保證冷卻水循環的密封性;為避免試驗時因劇烈振動導緻密封端23、水套M與減振器之間產生相對滑動而漏水,採用緊固卡箍22對冷卻水套M定位,保證試驗可靠性。權利要求1.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順次連接形成閉環的水泵、冷卻水分配室、冷卻水套、冷卻水集中室和熱交換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水套的個數與待冷卻減振器個數一致,各冷卻水套並列連於冷卻水分配室和冷卻水集中室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水套的上下兩端均設有密封圈和緊固卡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處設有自動排氣閥,用於排除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氣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處設有壓力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力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有電子顯示模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顯示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有聲光報警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的進水口處連接有冷卻水補償箱。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水補償箱連接有液位傳感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液位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有聲光報警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用減振器循環冷卻裝置,包括順次連接形成閉環的水泵、冷卻水分配室、冷卻水套、冷卻水集中室和熱交換器;進行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時,將冷卻水套安裝在試驗車或試驗懸架總成的減振器外壁上,冷卻水從水泵出水口經冷卻水分配室進入各減振器冷卻水套,然後經冷卻水集中室進入熱交換器,冷卻後進入水泵進水口,從而實現減振器冷卻,有效提高了整車及懸架總成道路模擬試驗時減振器的冷卻效率,保證了試驗連續性和試驗效率。
文檔編號G12B15/02GK202282165SQ20112035510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1日
發明者任小飛, 吳永剛, 周朝賓, 尹平, 張國方, 梁深, 董曉坤, 趙豔, 郭亞閣 申請人: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