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過濾瓶的支撐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5:00: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醫藥的製備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支撐夾具。
背景技術:
實驗室中大體積的培養菌要收集用50ml離心管的話耗時費力,只能通過300ml離心杯及價格昂貴的大轉速離心機,其成本就會大大的提高,一般的實驗室都沒有經濟條件去專門買一個大轉速的離心機,會採用容量瓶靜置的方法,但如何固定容量瓶,提高靜置效果成為一個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過濾瓶的支撐夾具。
二、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過濾瓶的支撐夾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設置支撐柱,所述支撐柱再連接一V形的用於支撐過濾瓶,並使過濾瓶傾斜的託盤。
通過將過濾瓶傾斜的方式,將靜置後的沉澱物集中於一個區域,便於沉澱物不會留存在過濾瓶內。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柱與託盤活動連結,所述底板上設置用於調節託盤傾斜角度的氣缸。由於出液管在過濾瓶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但每次倒入過濾瓶內的容量可能不一致,造成沉澱後液體的液面並不標準,所以設置可以改變過濾瓶傾斜角度的氣缸,這樣也就解決了當沉澱物的液面不同時,可以調節傾斜角度,改變液面,避免靜置過濾後液體不能流入到出液管內。
進一步的,所述託盤相對氣缸的另一邊上開設用於通過廢液管的過道孔。過道孔不僅用於通過廢液管,也是用於防止過濾瓶晃動,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
進一步的,所述託盤為兩個平板相互連接成。
進一步的,所述託盤為兩個弧形板相互連接成。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設置用於接收出液管的收集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支撐夾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有效的通過改變過濾瓶的傾斜角度來實現沉澱物的全部流出和改變沉澱物的液面,適合於小型實驗室普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支撐夾具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11-底板,12-支撐柱,13-託盤,131-過道孔,14-氣缸,2-過濾瓶,21-出液管,3-收集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過濾瓶的支撐夾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設置支撐柱12,所述支撐柱12再連接一V形的用於支撐過濾瓶2,並使過濾瓶2傾斜的託盤13。傾斜的過濾瓶2設計有利於沉澱物的堆積,同時便於後期沉澱物的全面流出,在重力的影響下不會留在過濾瓶2內。所述底板11上設置用於接收出液管21的收集筒3。
經過長期使用後,發現因每一次加入過濾瓶的容量並不是固定的,有時多有時少,就造成了靜置沉澱後的分隔液面不在同一個位置,但出液管4與過濾瓶2的連接位置是固定,所以造成有時部分過濾後所需的液體沒有到達出液管4的入口位置,從而不能分離出來,造成了浪費。所以如圖2所示,所述託盤13為兩個平板或弧形板相互連接成。所述支撐柱12與託盤13採用鉸接等活動連結方式,所述底板11上設置用於調節託盤13傾斜角度的氣缸14。氣缸14的氣缸軸連接於託盤13的一側邊,優選設置於遠離廢液管3的一側,避免廢氣管3一側部件過多,結構位置設計麻煩。同時,所述託盤13相對氣缸14的另一邊上開設用於通過廢液管3的過道孔131。過道孔131還可以定位廢液管3,避免整個過濾瓶2在託盤13上移動位置。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