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引流管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7:48:31 2
專利名稱:肝膽引流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肝膽疾病治療用的肝膽引流管,屬於一
種內科用的醫療器械。
(二)
背景技術:
目前肝膽引流的外引流方式,通常是先行經皮肝穿刺膽管造影,在明確病變部分範圍及程度後,將有多個側孔的引流管置入擴張的膽管內,導管頭端放在梗阻的上方,即可將膽汁引流至體外,降低膽系內壓力。然而端部光滑且前後粗細均勻的管比較容易置入膽管內,但因為沒有限位,也可能會因擾動而滑脫。且由於側孔總面積因受到進入擴張膽管長度的限制,不可能太長,引流速度慢。針對於此,目前出現了一種可將帶有側孔的端部進入相應要引流位置後,通過控制繩將該部位拉彎,從而形成一個比較大的端部,引流管不易從引流位置滑脫。這樣很好的解決了引流管滑脫問題,並且因為其端部可彎曲,可設置的引流孔總面積較大,可以很好的解決引流速度和滑脫問題。然而由於引流管為方便進入引流位置,通常其端部是尖端,也就是在彎曲其端部的過程中,可能會劃傷人體其他部位。且通過拉緊其端部,管子受力失穩而彎曲,彎曲方向不確定,不易控制,使用很不方便。
(三)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目前肝膽引流管引流速度慢,或者雖然解決
引流速度問題,卻容易劃傷人體其他部位,且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了 一種引流速度快,對人體傷害小的肝膽引流管。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肝膽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前端部的錐形體、固定於錐形體下部的控制繩、位於引流管引流體流出端的筒體、固定於該筒體一側側孔邊的控制繩的鎖緊搖臂,以及管體,控制繩從上述側孔伸出,該側孔內設有防漏片;所述管體與所述錐形體間設有2 4片柔性豎撐,以及該柔性豎撐的復位彈簧。
本實用新型肝膽引流管,其錐形體在進入相應引流位置後,其柔性豎撐間有間隙,即可進行引流。拉動控制繩,則在控制繩作用下,錐形體壓迫復位彈簧,使豎撐彎曲,膨脹成一個擴大的部位,從而防止引流管滑脫。並且因膨脹過程從裡向外,其錐形體不會向側向彎曲滑動,也就不會劃傷身體其它部位。如果引流完畢,即可鬆開鎖緊搖臂,則控制繩限位解除,在彈簧力作用下,豎撐恢復成原狀,使用非常方便。並且因為復位彈簧自身的限位作用,加上豎撐均勻分布於管體周邊,其膨脹過程穩定性好,方向可控。此外,由於柔性豎撐膨脹後,引流面積基本上等於管體內徑橫截面面積,引流面積大,速度快。
圖1為本實用新型肝膽引流管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肝膽引流管拉動控制繩後示意圖。圖中1、錐形體,2、復位彈簧,3、控制繩,4、管體,5、筒體,6、鎖緊搖臂,7、防漏片,8、柔性豎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具體說明一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
參照說明附圖1和2,本實用新型肝膽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前端部的錐形體1、固定於錐形體下部的控制繩3、位於引流管引流體流出端的筒體5、固定於該筒體一側側孔邊的控制繩的鎖緊搖臂6,以及管體4,控制繩從上述側孔伸出,該側孔內設有防漏片7。其改進之處主要體現在,所述管體4與所述錐形體1間設有2~4片柔性豎撐8,以及該柔性豎撐的復位彈簧2。柔性支撐設兩片即可滿足要求,三片則穩定性更好,控制更方便,四片強度高,太多了則不容易製造。
權利要求1.一種肝膽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前端部的錐形體(1)、固定於錐形體下部的控制繩(3)、位於引流管引流體流出端的筒體(5)、固定於該筒體一側側孔邊的控制繩的鎖緊搖臂(6),以及管體(4),控制繩從上述側孔伸出,該側孔內設有防漏片(7),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體(4)與所述錐形體(1)間設有2~4片柔性豎撐(8),以及該柔性豎撐的復位彈簧(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肝膽疾病治療用的肝膽引流管,屬於一種內科用的醫療器械。本實用新型肝膽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前端部的錐形體、固定於錐形體下部的控制繩、位於引流管引流體流出端的筒體、固定於該筒體一側側孔邊的控制繩的鎖緊搖臂,以及管體,控制繩從上述側孔伸出,該側孔內設有防漏片;所述管體與所述錐形體間設有2~4片柔性豎撐,以及該柔性豎撐的復位彈簧。本實用新型引流速度快,使用方便,且不容易使引流管滑脫。
文檔編號A61M25/02GK201342177SQ20092001916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13日
發明者劉淑春 申請人:劉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