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霍山石斛種苗馴化的方法與流程
2023-12-01 10:51:51 2
本發明涉及石斛的種植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霍山石斛種苗馴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石斛屬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霍山石斛俗稱「米斛」,主要分布在安徽西南部的霍山,因其所含的生物鹼、粗多糖、胺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強腎益精、厚腸胃、抑制腫瘤細胞、降血糖、增強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等功效,一直被視為九大「仙草」之首。
長期以來,因霍山石斛的生長條件的苛刻及人們的過度採摘,該物種已瀕臨滅絕。眾多公司及科研院所通過現代生物組培技術和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實現了對石斛的保種及合理開發利用,其一般過程為:組培育苗、煉苗、馴化、栽培、採收、深加工。目前為止,石斛種苗的銷售主要有組培苗和馴化苗兩種,組培苗是通過組培得到的種苗,苗栽培管理難度大,成活率低;馴化苗則是組培苗經過栽培成活後的種苗,移栽成活率高,管理簡單,栽培風險小;其中現有的技術種苗馴化的基質主要是以樹皮為主。
現有的霍山石斛種苗馴化設施是跟霍山石斛栽培的設施一樣,需要樹皮基質和栽培設施,其中樹皮基質每馴化一次種苗就要清空一次,不能重複利用,成本過高,且造成造成樹皮資源短缺,浪費嚴重;此外,用樹皮作為霍山石斛種苗的馴化基質,馴化周期較長:樹皮的含水量不好控制,蓄水能力差,種苗栽下後表面乾燥,一般15天才能生根,一個月左右才能發芽,在溫溼度適宜的情況下至少要到3個月左右根和芽才能完全長好;若澆水頻率過多,空氣溼度過大,還會造成爛根爛葉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含水量高,蓄水能力佳,不僅能夠提供石斛的正常生長的水分,還能保證其不會因水分過多而爛根,從而能夠大大縮短霍山石斛種苗的馴化周期的霍山石斛種苗馴化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霍山石斛種苗馴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大棚構建
搭建大棚,棚頂上覆蓋塑料膜與遮光率為60%-80%的遮陽網;
(2)育苗床架的構建
用塑料網片做成固定的育苗床,再採用水泥空心磚使其架空於地面;
(3)種植媒介的準備
選擇海綿作為霍山石斛馴化栽培的媒介,將海綿裁剪至厚度為10-20cm,再於海綿的一面開有至少一個開口,接著用低毒殺菌劑進行浸泡消毒並將其開有開口的一面朝上平放於製作好的育苗床上;
(4)種植基質的準備
選擇水草作為種植基質,用低毒殺菌劑完全浸透,晾乾備用;
(5)種植媒介和基質的預處理
種苗種植之前,先將晾乾的種植基質水草用配置好的營養液完全浸泡潤溼,再用噴水灌將海綿溼透;
(6)種苗種植
將霍山石斛種苗以4-6根一叢分組,將用營養液浸泡好的水草纏住種苗的根部,塞到育苗床上面的海綿預留的開口中,固定壓實;栽種後,調整控制大棚棚內溫度、苗床溼度、空氣溼度及光照強度並對栽種後的種苗進行水、肥、病害管理;
(7)種苗生長及拔苗後處理
觀察並記錄種苗生根、發芽及月芽生長情況,完成種苗馴化工作;待種苗馴化完成後,對其進行拔苗及拔苗後處理。
優選地,所述大棚棚高3-5米,育苗床床寬1-1.5米;所述育苗床床長小於或等於大棚棚長。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塑料網片通過角鋼焊接成固定的育苗床。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海綿的開口長度、寬度、深度均為2cm。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海綿的開口等距分布,間距2cm。
優選地,所述步驟(3)和步驟(4)中低毒殺菌劑為750倍的甲基託布津。
優選地,所述步驟(6)中大棚棚內溫度調整為18℃-30℃,苗床溼度調整為45﹪-55﹪,空氣溼度調整為50﹪-60﹪,光照強度調整為10000-20000LUX。
優選地,所述步驟(6)中水、肥、病害管理方式分別為:石斛栽下去後,育苗床海綿2cm以下保持溼潤,空氣溼度保持為50﹪-60﹪;每周噴施一次營養液;日常病害時,每十天噴施一次500倍的多菌靈或750倍的甲基託布津。
優選地,所述步驟(5)和步驟(6)中營養液為不加蔗糖與激素的1/2MS培養液。
優選地,所述步驟(7)中拔苗方式為:將水草與種苗從育苗床上海綿預留的開口中一起拔出。
優選地,所述步驟(7)中拔苗後處理包括拔苗後種苗處理與拔苗後設施處理;所述拔苗後種苗處理方式為:將拔出的種苗作為馴化商品苗出售或者移栽;所述拔苗後設施處理方式為:將育苗床上的海綿進行清洗、晾乾處理並在高濃度的臭氧環境下消毒處理2-3個小時,重複使用。
優選地,所述種苗種植的時間為春季或者秋季。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選擇海綿作為霍山石斛馴化栽培的媒介,提供了一種含水量高,蓄水能力佳,不僅能夠提供石斛的正常生長的水分,還能保證其不會因水分過多而爛根,從而能夠大大縮短霍山石斛種苗的馴化周期的霍山石斛種苗馴化的方法,本方法直接將霍山石斛種苗的馴化周期整整縮短了一半,使種苗栽培過後緩衝時間短,生長速度快,且能實現栽培過程中栽培基質資源的節省使用以及栽培媒介的重複利用,這樣不僅能降低成本,還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此外,通過本方法直接馴化的種苗再進行移栽,成活率高達100%。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霍山石斛種苗馴化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霍山石斛種苗馴化的方法,如圖1所示,包括如下步驟:
(1)大棚構建
搭建大棚,棚高3米,棚寬4.5米,棚長10米,棚頂上覆蓋塑料膜與遮光率為60%-80%的遮陽網,用於防雨水及遮擋光線;
(2)育苗床架的構建
用角鋼焊接加塑料網片做成固定的育苗床,再採用水泥空心磚使其架空於地面,利於底部通風,其中床寬1.5米,床長10米;
(3)種植媒介的準備
選擇海綿作為霍山石斛馴化栽培的媒介,將海綿裁剪至厚度為10-20cm,再於海綿的一面開有六個長×寬×深度分別為2cm×2cm×2cm的開口,間距為2cm,整齊分布,接著用750倍的甲基託布津進行浸泡消毒並將其開有開口的一面朝上平放於製作好的育苗床上;
(4)種植基質的準備
選擇水草作為種植基質,用750倍的甲基託布津完全浸透,晾乾備用;
(5)種植媒介和基質的預處理
種苗種植之前,先將晾乾的種植基質水草用配置好的營養液(不加蔗糖與激素的1/2MS培養液)完全浸泡潤溼,再用噴水灌將海綿溼透;
(6)種苗種植
將霍山石斛種苗以6根一叢分組,將用營養液(不加蔗糖與激素的1/2MS培養液)浸泡好的水草纏住種苗的根部,塞到育苗床上面的海綿預留的開口中,固定壓實;
栽種後,將大棚棚內溫度調整控制在18℃-30℃之間,以28℃最為最佳;苗床溼度控制在50﹪,空氣溼度維持在60﹪;避免光照直射,用遮陰網棚頂覆蓋遮陽,光照強度調整為15000LUX;
此外,栽種後的種苗要進行適時的水、肥、病害管理,管理方式分別為:石斛栽下去後,育苗床海綿2cm以下保持溼潤,空氣溼度保持為60﹪;每周噴施一次營養液(不加蔗糖與激素的1/2MS培養液);日常病害時,每十天噴施一次500倍的多菌靈或750倍的甲基託布津;
(7)種苗生長及拔苗後處理
觀察並記錄種苗生長情況,其中本實施例種苗生長情況為:3天生根,一周發芽,2個月芽長成,從而完成種苗馴化工作;
待種苗馴化完成後,對其進行拔苗及拔苗後處理,其中拔苗方式為:將水草與種苗從育苗床上海綿預留的開口中一起拔出;拔苗後處理包括拔苗後種苗處理與拔苗後設施處理;拔苗後種苗處理方式為:將拔出的種苗作為馴化商品苗出售或者移栽;拔苗後設施處理方式為:將育苗床上的海綿進行清洗、晾乾處理並在高濃度的臭氧環境下消毒處理2個小時,重複使用。
優選地,上述種苗種植的時間為春季或秋季。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