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粘合劑全纖維板狀材料的製造方法
2023-12-01 18:20:31 2
專利名稱:無粘合劑全纖維板狀材料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成形技術領域,是一種《無粘合劑全纖維板狀材料》的製造方法。
一般的纖維板材由於其組成成份中,添加有粘合劑,所以其製造方法的工藝過程和參數往往取決於粘合劑的物理化學性質。《無粘合劑全纖維板狀材料》的材料組份中不添加粘合劑,所以它的製造方法與常見的纖維板材的製造方法有很大的差別。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為《無粘合劑全纖維板狀材料》提供一種專門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無粘合劑全纖維板狀材料》的製造方法,包括纖維計量——開松—梳理——針刺——成卷——壓制——成品各工序,其特徵是本方法中至少設有一個壓制工序,且至少有一個壓制工序中被壓制的原材料的溫度為150℃-180℃。由於《無粘合劑全纖維板狀材料》的組份中對各種纖維的配比有特定的要求,所以必須對原材料中的各種纖維進行計量,計量工序的作用就是確保材料中各種纖維的準確比例。由於採用的纖維絕大多數是工農業生產中廢棄的纖維,所以這些纖維必須在開松工序中予以鬆散後才能得以充分的混合,使其中的合成纖維能均勻地分布在全部纖維之中,並與各纖維實現良好的交叉或接觸。梳理工序的作用是使纖維有序排列,並去掉部分過短的纖維,以保證產品的力學性能。針刺工序的作用是使原材料分布時厚薄均勻,以保證成品的厚度準確、均勻。成卷工序的作用是保證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完成以上工序後,原材料就可直接進入壓制工序,壓制工序是本製造方法中必設的關鍵工序。根據成品的技術要求,可一次壓製成形,也可多次壓製成形,但必須至少有一次的壓制時保證被壓制的原材料的溫度在150℃-180℃的範圍內,因為只有在這個溫度範圍內,原材料中的合成纖維才會軟化成具有適當粘結力的纖維,這一根根合成纖維在壓力機械的壓力下與鄰近的纖維接觸粘結,使原來鬆散的纖維熱定形成為一個整體。同時至少有一次壓制的壓力大於或等於30Mpa。對於厚度4mm以下的薄殼類、板類零件,可以一次壓製成形,而對於厚度較大、形狀複雜的零件,則可多次壓製成形,這種多次壓制可以在一臺壓力機上進行,也可以在多臺壓力機上進行。最後一道工序是對成品進行檢驗包裝。
實施例某麻紡織廠,採用本方法生產以麻纖維為主、合成纖維為輔而組成的《無粘合劑全纖維板狀材料》,纖維計量、開松、梳理、針刺、成卷各工序均採用了該麻紡生產中的工藝設備,只是在壓制工序中增設了供熱設備和壓力機,便形成配套的生產流程,其工藝簡單,生產連續性好,效率高,產品質量好,厚度為4mm以下的板殼類零件一次即壓製成形。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粘合劑全纖維板狀材料》的製造方法,包括纖維計量——開松——梳理——針刺——成卷——壓制——成品各工序,其特徵是本方法中至少設有一個壓制工序,且至少有一個壓制工序中被壓制的原材料的溫度為150℃-1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造方法,其特徵是所說的壓制工序中至少有一個壓制工序中被壓制的原材料所受的壓力≥30Mpa。
全文摘要
一種專門用於《無粘合劑全纖維板狀材料》的製造方法,其特點是採用紡織生產工藝與木質纖維板生產工藝相結合,特別是對壓制的溫度和壓力有嚴格的限制,採用本製造方法生產工藝簡單,生產連續性好,產品質量可靠。一般紡織工業企業只需增加供熱設備和壓力機械即可生產。
文檔編號B27N3/00GK1184023SQ9611346
公開日1998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1996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1996年12月4日
發明者焦國旺 申請人:焦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