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設置有反凹邊振膜的喇叭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6:09: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喇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設置有反凹邊振膜的喇叭。
背景技術:
喇叭又稱揚聲器,是一種電聲換能器,它通過某種物理效應把電能轉換成聲能。當不同的電子能量傳至喇叭的音圈時,音圈產生一種能量與磁鐵的磁場互動,這種互動造成振膜振動,因為電子能量隨時變化,喇叭的音圈會往前或往後運動,因此喇叭的振膜就會跟著運動,此動作使空氣的疏密程度產生變化而產生聲音。
隨著LED技術被運用到電視機、顯示器及筆記本電腦等視頻領域,視頻設備不斷追求薄厚度,同時畫質也得到進一步地提高,因為相應的音質效果及功率要求也要有進一步的提升。傳統喇叭的結構一般為如圖1所示,包括向斜上方延伸的盆架1,端子板2安裝在盆架1下表面的筋位上,T鐵11安裝在盆架1的底部,T鐵11內設有磁鐵3,華司4粘結在磁鐵3的上表面,彈波5安裝在盆架1內部,且彈波5的中孔處設有音圈6,音圈6的下部位於T鐵11和華司之間,振膜7的中孔和音圈6頂部連接,振膜7的外圈和盆架1的出聲口處連接,盆架1的出聲口處設有一圈邊,音圈6的上端設有用膠水粘結的防塵帽10,以此結構設計的喇叭,存在以下缺點:一、振膜成喇叭狀,使整個喇叭的高度較高,佔用空間大;二、彈波與音圈相連,致使彈波要與振膜分開一定的距離以防止觸動振膜時影響到喇叭的音質,從另外一個角度致使整個喇叭佔用較大的空間;三、各個部件連接都是以膠水粘結,製作工藝複雜的同時,膠水在受到振動後容易脫落,從而導致喇叭失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降低厚度的喇叭。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設置有反凹邊振膜的喇叭,包括振膜,以及與所述振膜的四周邊緣緊固的支架,所述振膜包括球面狀的鋁箔層,以及與所述鋁箔層的四周邊緣緊固的反凹邊折環,所述反凹邊折環的四周的邊緣與所述支架緊固。
其中,所述反凹邊折環的上表面圓周均布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與所述反凹邊折環的內邊緣的切線呈銳角設置。
其中,所述鋁箔層的下底面垂直緊固有音圈。
其中,還包括T鐵、與開設於所述T鐵的外圓周面的環形凹槽緊配的外磁環、與開設於所述T鐵的中部的圓柱形凹坑相配合的華司、以及用於所述華司與所述T鐵緊固的內磁環。
其中,所述華司與所述T鐵的中部的圓柱形凹坑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間隙與所述音圈相配合。
其中,所述T鐵的上端面的四周的邊緣設置有臺階,所述臺階與所述支架的下底面緊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包括振膜,以及與所述振膜的四周邊緣緊固的支架,所述振膜包括球面狀的鋁箔層,以及與所述鋁箔層的四周邊緣緊固的反凹邊折環,所述反凹邊折環的四周的邊緣與所述支架緊固。以此結構設計,能夠通過反凹邊折環的設置,有效降低喇叭厚度,有效提升喇叭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傳統喇叭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設置有反凹邊振膜的喇叭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振膜與支架裝配後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結合圖2及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一種設置有反凹邊振膜的喇叭,包括振膜106,以及與所述振膜106四周邊緣緊固的支架107,所述振膜106包括球面狀的鋁箔層1061,以及與所述鋁箔層1061四周邊緣緊固的反凹邊折環1062,所述反凹邊折環1062四周的邊緣與所述支架107緊固。所述鋁箔層1061的下底面垂直緊固有音圈105。
具體的,結合圖2及圖3所示,所述反凹邊折環1062的上表面圓周均布有凹槽1063,所述凹槽1063的一端與所述反凹邊折環1062的內邊緣的切線呈銳角設置,以此結構設計,能夠有效降低喇叭的整體厚度,且通過反凹邊折環1062的設置,有效提升喇叭發音效率和音質。
結合圖1所示,還包括T鐵101、與開設於所述T鐵101外圓周面的環形凹槽緊配的外磁環102、與開設於所述T鐵101中部的圓柱形凹坑1011相配合的華司104、以及用於所述華司104與所述T鐵101緊固的內磁環103,所述華司104與所述T鐵101中部的圓柱形凹坑1011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間隙與所述音圈105相配合。為了能夠使得華司與T鐵同軸緊固,在華司的中部開設有第一通孔1041,T鐵的中部貫穿設置有第二通孔1012,以此將內磁環103的兩端分別埋設於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進而使得兩者形成有效連接。以此結構設計,能夠有效降低喇叭高度,有效提升整個磁回效率。
為了能夠使得支架與T鐵形成有效配合,本實施例中所述T鐵101上端面的四周的邊緣設置有臺階,所述臺階與所述支架107的下底面緊固。
採用上述結構設計的喇叭,結構緊湊,能夠有效降低喇叭厚度,提升喇叭效率。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基於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