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擊倒兀朮城
2023-11-07 11:36:17 1
北宋末年,金國四太子金兀朮揮師南下,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短短一秋,便攻進河南洛陽,擄走徽欽二帝及後宮三千奴婢宮女。金兀朮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不顧軍師勸告,強走燕陽關。萬萬沒想到,燕陽關守備麾下有一員小將,白面鳳眼,頭戴銀盔,身披銀甲,跨下棗紅馬,手使一對亮銀錘。金兀朮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剛要迎戰,手下一名大將嘴裡喊著:「殿下,殺雞焉用牛刀,末將來了。」殺出隊伍的是金兀朮手下先鋒官阿砣砣,阿砣砣手使方天化戟砸向小將,小將左手錘往外一磕,右手錘橫掃過去,阿砣砣趕緊收戟接錘,哪知小將這一錘是虛招兒,左手錘從上向下砸向阿砣砣,阿砣砣被這突如其來的怪招嚇傻了,躲閃不及,頭中大錘,落於馬下。金兀朮大驚,揮動手中的一對西瓜烏金錘迎戰小將。
這一交手,金兀朮更是一驚,想自己徵戰多年,打過無數次仗,能接自己十招八招的沒有幾人。眼前這小將使的也是錘,能連接四十九招,還守中帶攻,不由得讓他倒吸了一口涼氣。元帥都有愛將之心,金兀朮也是一樣,收這樣的將才在自己旗下,那真是如虎添翼。他正想著,略有分神,小將突然使出一套怪招,虛虛實實,錘錘帶風,金兀朮一不小心,左肩頭中了一錘,大敗而歸。
金兀朮退到燕陽關三十裡處安營紮寨,休養半月,連遭小將九次襲擊,險些命喪燕陽關。無奈,金兀朮只好帶領殘部押著徽欽二帝繞道回金。
這日來到金宋咽喉要道殿壇山。過了殿壇山就到金國界了,金兀朮不禁哈哈大笑。突然,四面殺聲四起,樹林裡衝出三支隊伍,中路頭領正是那員銀錘小將。
金兀朮錘傷剛好些,不敢應戰,率部隊逃進殿壇山。金兀朮南下前在此練兵四年,深知此地地形,他靠複雜的地形做屏障,保住了自己的戰果。
轉過年初夏,金太祖親臨殿壇山,見金兀朮狼狽之相,不由大怒,不聽金兀朮解釋,命他在此建一八面城池,留守在此,以保金國平安。
金兀朮憤怒卻無可奈何,他恨透了這員宋朝小將,四處派人打聽小將是誰。
原來,這員小將就是抗金名將嶽飛。金兀朮自知自己不是嶽飛的對手,一面找金國在宋朝的臥底除掉嶽飛,一面命手下大將倪殃三月內修城完畢。
倪殃接令,卻不甘心。倪殃原是金太祖手下的建國名將,隨太祖徵戰多年,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金兀朮舉兵南下時,金太祖把倪殃派到其旗下,目的是監視金兀朮。金太祖對這位四皇子還真信不著。因為,金兀朮有勇有謀,何止王爺之位能穩住其身啊!金兀朮早知父親之意,決心滅宋,以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沒想到,目的達到了,卻讓他修城防宋。倪殃心裡也明白得很,可他有什麼辦法?
帥殿之上,倪殃好言相勸:「太子殿下,如此八城加二十裡城牆,三個月怕是不夠啊!」金兀朮大怒:「三個月完不得工,你提頭來見!」倪殃無奈地說:「殿下,要我的命,為人臣者,我沒有怨言。身為大金人,死為大金鬼,求殿下給我兩萬軍士助我完成工程。」金兀朮強壓怒火,笑著說:「將軍,我只能給你一萬軍士。」倪殃懇求道:「殿下,如此巨大工程,就算十萬軍士也得耗時數月,一萬……」話還沒說完,金兀朮虎目圓睜,喝道:「我二十萬大軍南下,如今已被那個嶽飛吃掉了十三萬之多,我只剩下七萬多人,給你一萬已經是不錯了,軍士都給你了,那個嶽飛追來,我怎麼辦?」倪殃笑著說:「殿下知道,嶽飛已被調離燕陽關,短期內他不會來。」金兀朮大喝一聲:「退下!」
倪殃無奈,只好帶一萬金兵修城去了。他在殿壇上區走了兩日,選了八個風水之地,命一千金兵下令抓宋朝子民,其他九千金兵挖城牆地基……
轉眼間,兩萬多大宋壯丁被逼上工程現場。他們披枷帶鎖頂著炎炎烈日在金兵的皮鞭下修築城牆……
轉眼,三個月過去了,城牆雖已建出輪廓,卻沒有完工。金兀朮將倪殃綁住,說他拖延戰機,要軍法處置。帥殿上,倪殃慷慨直言:「太子殿下,我死不足惜,大敵當前,殿下切不可怪罪軍士。」金兀朮大笑:「有何不可?」
倪殃流出眼淚說:「殿下可知?已有千餘軍士累死在修城之地,和壯丁填了城牆溝子。」金兀朮最看不得男人流淚,一揮手,倪殃被拖出去,人頭落地。
刑場上,倪殃的一個部下笑唱:「八城二十裡,黃金做城底,寶貝六十四,件件是珍奇。」唱罷,劊子手手起刀落,人頭落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四句話在軍營中傳來,有人還給加了緣由,說金兀朮殺了倪殃是因為城下有寶藏。
金兀朮剛要跟金太祖領功請賞的當兒,四句新歌滿世唱開了。金兀朮一聽嚇壞了,剛修好的城要讓盜寶的給拆了,父皇定然不會饒我。金兀朮先暗中殺害了所有參與修城的士兵和壯丁,又派重兵看守八城二十裡城牆。將此城命名為:兀朮城!他想用自己的軍紀鎮住這座城池,並告訴守城軍士,城下根本沒寶,修城的都是窮老百姓和軍中兵士,哪來的寶?
數日後,大宋派兵攻打兀朮城,首將正是嶽飛。嶽飛怎麼這時候才到殿壇山呢?原來,嶽飛打敗金兀朮後,連升三級,調任四水關任總兵。此次,他奉命攻打兀朮城,破格為抗金元帥。嶽飛連攻九次,損兵折將,久攻不下,只好停戰。
這天,營外來了一名投營小將,說是有法破城。嶽飛急見。
帥帳裡,嶽飛威嚴坐在正位,旁邊是二十四員大將。帳外走進一人,顯然,他還是個未成年的孩子。不過十六七歲,面部白淨,鳳眼薄唇,看上去英姿勃勃。見到嶽飛「撲通」跪倒:「給嶽元帥見禮!」嶽飛笑著說:「小將請起,請問你姓字名誰?果有破城之計?」
小將一聽眼淚先流出來了。嶽飛趕緊問:「這是為什麼呀?快快起來回話。」小將起身,擦擦了眼淚說:「嶽元帥,我是金人。」嶽飛一聽嚇一跳。小將接著說:「我叫倪寰,金國大將倪殃之子。」兵飛不由驚:「莫非是兀朮城修築者倪殃之子?」小將點點頭:「正是!」
嶽飛趕緊離開帥座,來到小將近前,扶住倪寰說:「我與你父雖是兩軍之臣,但深知你爹乃帥才。你若願意,就留在我營中!」倪寰苦笑了一下說:「嶽元帥,感謝您的好意,我就想破了城為父報仇,不想叛國,還望見諒!」嶽飛點點頭。
倪寰幫嶽飛出了一條計策,寫在紙上,綁到箭頭上射入兀朮城,箭上寫著:修城遇寶藏,保命城下藏,倪殃半路死,珍寶遁他鄉。守城軍士有明白的一看,前後一聯繫,倪殃修城時發現寶藏,就埋在城下了,怪不得金兀朮會殺了那麼多參與修城的人。金兀朮以為殺一可以儆百,沒想到,他打錯了如意算盤。如此一來,兵士們都知道城下有寶,雖然不敢聲張,暗地裡卻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數日後,倪寰帶著嶽飛化妝成百姓來到殿壇山下的一個小村子。村中有個人,名叫「嗅地鼠」。此人長得賊眉鼠眼,小個不高,卻有獨門絕技——挖地道。帶上乾糧,小鍬,油燈等應用之物,選個地方,挖個地道口,下去後就再不出來,前面挖土放到身後,只留一道通風口。什麼時候挖到寶貝或者想出來時,隨時挖個洞口就出來了。
在一家農戶院子裡,他們見到了「嗅地鼠」。倪寰拿出重金,讓他挖到兀朮城內城門樓下一塊石碑下,找一張地圖。嗅地鼠開始不答應,說自己種田為生,不再嗅地了。
嶽飛說:「國難當頭,金兵要是攻過來,你種什麼地呀?」嗅地鼠一聽:「你算什麼?你又不是嶽元帥。有能耐,你投營破城去呀!」
嶽飛笑著說:「身為大宋子民,都有責任抗金救國。」嗅地鼠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說:「我除了會挖地道,根本不會打仗,我去了也沒用。」
嶽飛說:「如果嶽飛想求你去挖城取圖,你去不去?」嗅地鼠一笑:「當然去,你又不是嶽元帥,哼!」倪寰一笑:「這位就是嶽元帥。」嗅地鼠一愣,又笑了,轉身要走。嶽飛知道,他不信,便從身後取出帥印。嗅地鼠也認識幾個字,他一看帥印,上面還有嶽飛兩個字,趕緊跪倒磕頭。
三日後,嗅地鼠回來了。他無奈地對嶽飛說:「元帥,那兀朮城下地道亂成一片,據我觀察,都是新印……」話還沒說完,嶽飛哈哈大笑道:「嗅地鼠,你破城有功,待我攻下兀朮城,再賞賜與你。」
第二天,嶽飛帶兵繞到殿壇山上的殿壇湖。站在湖邊,嶽飛一聲令下:「挖!」
數百宋軍揮鍬開始挖山,不到三天,一道大溝挖好,最後還有一線之隔,水就順水溝流出。嶽飛命軍士停手。
七日後的這天夜裡,金兀朮正在營中熟睡。外面大雨如注,突然,軍士來報,大水衝倒了兀朮城第三城,倒了二裡多城牆,兀朮大驚。軍士二次來報,大水衝倒了兀朮城第二、第四、第五城……
天亮時分,兀朮城只剩下一座主城門了。
嶽家軍衝過兀朮城,大敗金軍,正欲乘勝追擊時,收到宋帝第一道金牌,命其撤兵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