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空調新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07:26:37
專利名稱:車用空調新風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用空調裝置,特別是車用空調新風裝置之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之提高,人們對乘車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當今客車向高檔化方向發展,客車的保溫性、密封性越做越好,但隨之發生通風性劣化的問題,當人們在車內停留時間較長或者車內乘員較多時,空氣會變得得渾濁、氧氣也不足,易使人出現頭暈、噁心之情況,尤其是出現呼吸道疾病時,將嚴重威脅乘員的身體健康。為改善上述情況,一些車用空調加設了引入車外新鮮空氣的新風裝置,現有車用空調新風裝置多為圖1所示的、 在空調殼體上加一新風門1',讓新風(即,車外相對車內較新鮮的空氣)直接進入車內。 這種裝置,當車內外溫差大時,進入車內溫差較大的空氣會影響乘員的舒適性。而且,這種裝置不能有效分離從車外進入車內空氣中的灰塵、水份,這些灰塵與水份會附著在風道內, 容易滋生細菌,影響新鮮空氣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為車上乘員提供高品質新鮮空氣的空調新風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對於具有由外殼、電機、風門構成的電動新風機構、車內風道、蓋、出風口、底座、蒸發風機、換熱芯體,冷觸媒過濾網、迴風腔、 控制風門開閉的控制器、風道迴風口、隔板、外殼的車用空調新風裝置,通過在電動新風機構的新風入口處設置金屬濾網,在緊挨迴風腔的上壁設置一內腔容積為0. OSm3至0. 15m3的緩衝腔。可讓引入的車外新鮮空氣經初次過濾後,進入緩衝腔減速並通過腔壁與車內空氣熱交換。另外,在緩衝腔的出口與迴風腔的入口之間還可設置一帶尼龍過濾網的新風門,進一步過濾新鮮空氣。進而,還可在所述緩衝腔內還設置直徑為6mm至8mm的排水細孔。本實用新型由於設有新風緩衝腔和多次過濾網,利用沉澱、多次過濾的方法將新風中的雜質、 水分進行過濾,從而保證了從外部進入的新鮮空氣之清潔,提高了車內空氣的品質。同時, 通過在緩衝腔內的熱交換,降低了新風與車內空氣的溫差,提高了乘員的舒適性。
圖1為現有一般車用空調新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實施例裝置中的電動新風機構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實施例裝置裝在車頂上的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以下結合圖2 圖4,舉實施例進一步介紹本實用新型。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車用空調新風裝置包括由外殼(18)、電機(20)、風門 (21)構成的電動新風機構(1)、車內風道(3)、蓋(4)、出風口(5)、底座(6)、蒸發風機(7)、換熱芯體(8),冷觸媒過濾網(9)、迴風腔(12)、控制風門開閉的控制器(14)、風道迴風口 (15)、隔板(17)、外殼(18)。如圖3所示,所述電動新風機構(1)還包括置於外殼(18)的新風入口處的金屬濾網(19)。緊挨迴風腔(12)的上壁設有一緩衝腔(13),內腔容積為0. Im30 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車用空調新風裝置,所述緩衝腔(13)的出口與迴風腔(12) 的入口之間再設一個帶尼龍過濾網(10)的新風門(2)。而且還在所述緩衝腔(13)內還設置直徑為7mm的排水細孔。這樣不僅提高空調的舒適性,且能更有效阻擋、分離從車外進入車內空氣中的灰塵、水份,提高新鮮空氣的質量。
權利要求1.一種車用空調新風裝置,包括由外殼(18)、電機00)、風門構成的電動新風機構(1)、車內風道(3)、蓋(4)、出風口 (5)、底座(6)、蒸發風機(7)、換熱芯體(8),冷觸媒過濾網(9)、迴風腔(12)、控制風門開閉的控制器(14)、風道迴風口(15)、隔板(17)、外殼 (18),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動新風機構(1)還包括置於新風入口處的金屬濾網(19),緊挨迴風腔(12)的上壁設有一內腔容積為0. OSm3至0. 15m3的緩衝腔(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空調新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緩衝腔(13)的出口與迴風腔(12)的入口之間還設有一帶尼龍過濾網(10)的新風門O)。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車用空調新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緩衝腔(13)內還設有直徑為6mm至8mm的排水細孔。
專利摘要一種車用空調新風裝置,包括由外殼、電機、風門構成的電動新風機構、車內風道、蓋、出風口、底座、蒸發風機、換熱芯體,冷觸媒過濾網、迴風腔、控制風門開閉的控制器、風道迴風口及隔板,通過在緊挨迴風腔的上壁設有一內腔容積為0.08m3至0.15m3的緩衝腔及在所述電動新風機構的新風入口處設置金屬濾網,可讓引入的車外新鮮空氣經初次過濾後,進入緩衝腔減速並通過腔壁與車內空氣熱交換,提高空調的舒適性,進而在緩衝腔出口與迴風腔入口之間增設帶尼龍過濾網新風門、在緩衝腔內還設直徑為6mm至8mm的排水細孔,能有效分離從車外進入車內空氣中的灰塵、水份,提高新鮮空氣品質。適用於車用空調。
文檔編號F24F13/28GK201944955SQ20112001721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0日
發明者黃自奮 申請人:上海金翅鵬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