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外循環屏蔽泵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9:50:21 3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循環屏蔽泵。
背景技術:
屏蔽泵是把泵和驅動電機連在一起,驅動電機的轉子和泵的葉輪固定在同一根轉軸上,利用屏蔽套將電機的轉子和定子隔開,泵和驅動電機都被密封在一個被泵送介質充滿的壓力容器內。外循環屏蔽泵中泵送的介質其中一部分構成驅動電機與軸承的循環冷卻液並從泵體上的冷卻液排放口排出。現有的氮肥廠中氨水泵送裝置大多採用外循環屏蔽泵,構成循環冷卻液的氨水則通過與所述冷卻液排放口連接的管道外排,這不僅造成了氨水的浪費,也使得現場氨味較重,工作環境惡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外循環屏蔽泵。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外循環屏蔽泵,該屏蔽泵殼體上設有進液口、出液口以及冷卻液排放口,所述冷卻液排放口連接有將殼體內電機冷卻液送回至所述進液口管路中的外循環管路,另外該屏蔽泵殼體內電機轉軸上安裝有副葉輪,所述副葉輪位於電機轉子的端部。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液排放口還連接有電機冷卻液應急排放管路,所述冷卻液排放口處加裝有將冷卻液排放口與外循環管路或應急排放管路連通的換向球閥。
進一步的,所述副葉輪的各葉片上布置有多個紊流孔。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轉軸通過前軸承、後軸承安裝在所述殼體內,所述電機轉子位於所述前軸承、後軸承之間,所述前軸承與電機轉子中間以及後軸承與電機轉子中間分別設有所述副葉輪。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本發明將外排的電機冷卻液通過外循環管路重新送回至進液口管路中,實現對電機冷卻液的回收利用,避免電機冷卻液外排造成泵送介質的浪費。特別是針對氮肥廠,通過本發明氨水不需要外排,改善了現場作業環境;同時,由於氨水揮發性較高且易爆炸,氨水不需外排,大大提高了裝置運行的安全性。本發明中所述外循環管路接入進液口管路而不是接入出液口管路,這是由於進液口管路壓力低,可以保證電機冷卻液有效地流通,從而提高電機與軸承的冷卻效果。
(2)本發明外循環管路在啟用前,所述冷卻液排放口與應急排放管路連通,當屏蔽泵正常運行時,操作換向球閥,使得所述冷卻液排放口與外循環管路連通,實現電機冷卻液回到進液口管路中而被回收利用。
(3)所述副葉輪可以對流經的電機冷卻液起到充分攪動的作用,即電機冷卻液在經過副葉輪的葉片時,所述紊流孔改變了電機冷卻液的流向,加上電機轉軸的轉動作用使得電機冷卻液始終處於紊流狀態,本發明副葉輪可以極大地提高電機冷卻液對電機以及軸承的冷卻換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副葉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註符號的含義如下:
10-殼體11-進液口12-出液口13-冷卻液排放口
14-外循環管路15-應急排放管路16-換向球閥
21-電機轉軸22-副葉輪22a-紊流孔23-電機轉子
24-前軸承25-後軸承26-泵葉輪27-電機定子28-屏蔽套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結構特點:
如圖1所示,該屏蔽泵殼體10上設有進液口11、出液口12以及冷卻液排放口13,所述冷卻液排放口13連接有將殼體10內電機冷卻液送回至所述進液口11管路中的外循環管路14,所述冷卻液排放口13還連接有電機冷卻液應急排放管路15,所述冷卻液排放口15處加裝有將冷卻液排放口15與外循環管路14或應急排放管路15連通的換向球閥16。所述冷卻液排放口13位於殼體10與電機轉軸21末端對應的位置處,所述電機冷卻液由電機轉軸21前端的泵葉輪26處經冷卻通道依次流經前軸承24、電機轉子23、後軸承25,最後經所述冷卻液排放口13排入外循環管路14中。
本發明將外排的電機冷卻液通過外循環管路14重新送回至進液口11管路中,實現對電機冷卻液的回收利用,避免電機冷卻液外排造成泵送介質的浪費。特別是針對氮肥廠,通過本發明氨水不需要外排,改善了現場作業環境;同時,由於氨水揮發性較高且易爆炸,氨水不需外排,大大提高了裝置運行的安全性。本發明中所述外循環管路14接入進液口11管路而不是接入出液口12管路,這是由於進液口11管路壓力低,可以保證電機冷卻液有效地流通,從而提高電機與軸承的冷卻效果。
本發明外循環管路在啟用前,所述冷卻液排放口13與應急排放管路15連通,當屏蔽泵正常運行時,操作換向球閥16,使得所述冷卻液排放口13與外循環管路14連通,實現電機冷卻液回到進液口管路中而被回收利用。
如圖2所示,該屏蔽泵殼體10內電機轉軸21上安裝有副葉輪22,所述副葉輪22位於電機轉子23的端部。所述副葉輪22的各葉片上布置有多個紊流孔22a。所述電機轉軸21通過前軸承24、後軸承25安裝在所述殼體10內,所述電機轉子23位於所述前軸承24、後軸承25之間,所述前軸承24與電機轉子23中間以及後軸承25與電機轉子23中間分別設有所述副葉輪22。所述副葉輪22可以對流經的電機冷卻液起到充分攪動的作用,即電機冷卻液在經過副葉輪22的葉片時,所述紊流孔22a改變了電機冷卻液的流向,加上電機轉軸21的轉動作用使得電機冷卻液始終處於紊流狀態,本發明副葉輪22可以極大地提高電機冷卻液對電機以及軸承的冷卻換熱效果。
本發明在氮肥廠氨水裝置中共安裝有5臺,每臺泵電機冷卻液外排量約為10l/h,每臺泵年運行按3000小時計,則每年可節約氨水約150噸左右,每噸氨水按650元計,則可節約費用10萬元,經濟效益明顯。另外本發明通過實際使用驗證,改善了現場作業環境,現場氨味明顯減少,同時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安全穩定性。本發明實現了對外排冷卻液的回收利用,改善作業環境,可在同類型的設備進行推廣。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循環屏蔽泵。該屏蔽泵殼體上設有進液口、出液口以及冷卻液排放口,所述冷卻液排放口連接有將殼體內電機冷卻液送回至所述進液口管路中的外循環管路,另外該屏蔽泵殼體內電機轉軸上安裝有副葉輪,所述副葉輪位於電機轉子的端部。本發明將外排的電機冷卻液通過外循環管路重新送回至進液口管路中,實現對電機冷卻液的回收利用,避免電機冷卻液外排造成環境汙染以及泵送介質的浪費。副葉輪可以對流經的電機冷卻液起到充分攪動的作用,即電機冷卻液在經過副葉輪的葉片時,所述紊流孔改變了電機冷卻液的流向,加上電機轉軸的轉動作用使得電機冷卻液始終處於紊流狀態,這極大地提高電機冷卻液對電機以及軸承的冷卻換熱效果。
技術研發人員:馬慶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3.15
技術公布日: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