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定向生長的種植方法
2023-12-09 08:44:01 2
專利名稱:水稻定向生長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稻種植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水稻定向生長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稻種植主要採用手插秧、機插秧、直播和拋秧這幾種常見的種植方法,這些種植方法都是在早期播種時將種子隨機播入土壤中,待成苗後再隨機插入土壤中,水稻的分櫱和葉片無序生長,沒有一致方向性,這種常見的種植方法無法有效控制水稻分櫱和葉片生長的方向性,特別是現在寬行窄株的種植方式下導致水稻株間競爭嚴重,群體漏光量大,太陽光能的利用率低;寬行窄株封行慢,水稻與雜草競爭力差,雜草危害嚴重,產量不高。隨著機械化種植的發展普及,機插秧的比例逐年上升,機插秧就屬於典型的寬行窄株種植方法,無序隨機移栽大田,使得水稻群體形成過程中株間競爭劇烈,封行慢,早期光能利用率低,而後期田間株高遮蔽嚴重,通風透光差,水稻分櫱成穗率低,籽粒結實率降低,易倒伏早衰,影響水稻產量潛力的發揮。由於中國水稻種植以雜交稻為主,雜交稻的種植面積佔水稻種植總面積的60%左右,雜交稻強調單本稀植,且分櫱多、植株高、生物量大,這種無序生長更嚴重影響了其高產潛力的發揮。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水稻種植方法中秧苗無序生長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
水稻定向生長的種植方法,該種植方法可以實現水稻分櫱和葉片的定向生長。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包括種子定向定位播種育秧階段和定向定位移栽插秧階段,在種子定向定位播種育秧階段,是將種子按同一方向"_"形態定位播種於秧盤成苗,再在定向定位移栽插秧階段,將秧苗有序定向定位移栽於大田中,實現水稻定向生長。 所述的在定向定位移栽插秧階段是採用"寬行窄株"的種植方式,使水稻葉片和分櫱生長方向與種植行向垂直,成"十"字形,秧苗移栽後水稻分櫱和葉片能夠有序定向生長。
所述的移栽插秧採用機插秧的操作方式,利用機插秧的"寬行窄株"的種植方式的行距為30cm,株距範圍12-22cm,通過實現水稻分櫱和葉片有序定向生長,使早期形成的葉片和分櫱朝向一致,提早封行,緩解株間競爭,改善田間水稻群體結構,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是可以採用機插秧的操作方式,通過秧盤中種子定位定向播種,使種子有序定向排列育秧;成苗後進行定向移栽,使秧苗在大田定向排列,實現水稻分櫱和葉片的定向生長。使用該種植方法利於控制早期水稻分櫱和葉片朝向一致,有利於提早封行,緩解株間競爭,提高水稻與雜草的競爭力,改善田間水稻群體結構,充分提高光能利用率,實現水稻的增產增收。
圖1是定向定位播種的種子在育秧盤中排列形式。
圖2是秧苗在育秧盤中生長形態的橫剖圖。
圖3是插秧機取秧及秧苗生長形態縱剖圖。
圖4是插秧後秧苗在田間的生長形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種子定向定位播種育秧階段和定向定位移栽插秧階段,在種子定向定位播種育秧階段,是將種子按同一方向"-"形態定位播種於秧盤,如圖2所示,利用水稻生長特性,種子出苗後秧苗在秧盤中生長方向具有一致性。秧苗生長到12-20cm,將成毯秧苗置於插秧機固定的取秧秧箱位置,再在定向定位移栽插秧階段,如圖3
所示,將秧苗有序定向定位移栽於大田中。移栽利用機插秧的"寬行窄株"的種植方式,種植行距為30cm,株距範圍12-22cm,將秧苗有序定向定位移栽於大田中,實現水稻定向生長,
使水稻葉片和分櫱生長方向與種植行向垂直,成"十"字形,秧苗移栽後水稻分櫱和葉片能夠有序定向生長,如圖4所示。 機插前大田,平整和沉實,插秧時土壤淺水層,保證秧苗生長一致性。機插秧根據水稻葉片和分櫱生長特性,可實現水稻早期分櫱和對應葉片有序定向生長。使用該種植方法利於控制早期水稻的植株形態,使分櫱和葉片朝向一致,有利於提早封行,緩解株間競爭,提高水稻與雜草的競爭力,充分提高光能利用率,實現水稻的增產增收。
權利要求
一種水稻定向生長的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種子定向定位播種育秧階段和定向定位移栽插秧階段,在種子定向定位播種育秧階段,是將種子按同一方向「-」形態定位播種於秧盤成苗,再在定向定位移栽插秧階段,將秧苗有序定向定位移栽於大田中,實現水稻定向生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定向生長的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在定向 定位移栽插秧階段是採用"寬行窄株"的種植方式,使水稻葉片和分櫱生長方向與種植行向 垂直,成"十"字形,秧苗移栽後水稻分櫱和葉片能夠有序定向生長。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水稻定向生長的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移栽插秧採用機插秧的操作方式,利用機插秧的"寬行窄株"的種植方式的行距為30cm,株距範圍 12-22cm,通過實現水稻分櫱和葉片有序定向生長,使早期形成的葉片和分櫱朝向一致,提 早封行,緩解株間競爭,改善田間水稻群體結構,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稻定向生長的種植方法。包括種子定向定位播種育秧階段和定向定位移栽插秧階段,在種子定向定位播種育秧階段,是將種子按同一方向「-」形態定位播種於秧盤成苗,再在定向定位移栽插秧階段,將秧苗有序定向定位移栽於大田中,實現水稻定向生長。本發明是可以採用機插秧的操作方式,通過秧盤中種子定位定向播種,使種子有序定向排列育秧;成苗後進行定向移栽,使秧苗在大田定向排列,實現水稻分櫱和葉片的定向生長。使用該種植方法利於控制早期水稻分櫱和葉片朝向一致,有利於提早封行,緩解株間競爭,提高水稻與雜草的競爭力,改善田間水稻群體結構,充分提高光能利用率,實現水稻的增產增收。
文檔編號A01G16/00GK101720645SQ20101010638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2日
發明者劉曉娜, 徐一成, 朱德峰, 陳惠哲 申請人:中國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