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船舶艦艇用電線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0:54:51
本實用新型屬於航拍攝像領域,特別是一種船舶艦艇用電線電纜。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幾年國內外船舶工業的發展,船舶市場需求呈現大噸位、多功能的趨勢,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目前,世界造船中心正在加速向中國轉移;我國的長三角地區,依靠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交匯的地緣優勢,已成為世界級造船業投資轉移的集聚區;
受我國海洋開發戰略的影響以及「一帶一路」牽引,國內船舶工業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面對各種新型船舶艦艇種類的增加以適應不同的地域環境、工作需求,船舶艦艇所裝載的設備種類亦將多元化;為滿足各種設備的工作需求及各設備間的連接順暢、信號傳送穩定等同樣提出更高的要求;需根據不同的用途,設計不同需求的電線電纜,以滿足船舶艦艇中各種設備的裝配。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船舶艦艇用電線電纜,採用多級屏蔽層保護內芯導體,保證信號傳輸過程中對周圍設備產生幹擾的問題;同時,通過多股導體包覆內芯導體,兩股導體同時工作解決了高頻、低頻信號同步傳輸不穩定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船舶艦艇用電線電纜,其組成包括:內芯導體,所述的內芯導體外設置一層填充層,所述的填充層外依次包覆雙層屏蔽層一、雙層屏蔽層二、內芯絕緣層,所述的內芯絕緣層分別將內芯導體、雙層屏蔽層一、雙層屏蔽層二包覆在其內部,所述的絕緣層周圍具有一組多股導體,所述的多股導體將所述的內芯絕緣層包覆在其合圍的內部空間,所述的多股導體外端包覆有導體絕緣層,所述的一組多股導體外端整體包覆有繞包層,所述的繞包層分別將所述的內芯導體、所述的填充層所述的雙層屏蔽層一和所述的雙層屏蔽層及所述的外部多股導體包覆在其內部,所述的繞包層外部具有繞包絕緣層,所述的繞包絕緣層外部包覆屏蔽層,所述的屏蔽層外部設置有屏蔽絕緣層和護套層。
優選的,所述的內芯導體為銅合金內芯導體。
優選的,所述的填充層為聚乙烯填充層,所述的聚乙烯填充層的厚度為2.4~2.5mm。
優選的,所述的雙層屏蔽層一、雙層屏蔽層二採用鋁箔和鍍錫銅網覆蓋,所述的鋁箔的包覆重疊率為30%以上。
優選的,所述的外部導體銅合金導體,所述的銅合金導體含銀量為0.8%。
優選的,所述的導體絕緣層、所述的內芯絕緣層、所述的繞包絕緣層分別為低煙無滷絕緣層。
優選的,所述的繞包層為滌綸繞包層。
優選的,所述的繞包層外的所述的屏蔽層為鍍鋅銅網屏蔽層。
優選的,所述的屏蔽層外部的所述的屏蔽絕緣層為的PVC絕緣層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船舶艦艇控制艙室設備所需電線電纜的空白,保證了設備的有效運行;採用多級屏蔽層保護內芯導體,保證信號傳輸過程中對周圍設備產生幹擾的問題;同時,通過多股導體包覆內芯導體,兩股導體同時工作解決了高頻、低頻信號同步傳輸不穩定的問題,同時具有結構緊湊節約了敷設安裝所需的空間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中:1-內芯導體,2-雙層屏蔽層一,3-雙層屏蔽層二,4-填充層,5-導體絕緣層,6-多股導體,7-內芯絕緣層,8-繞包層,9-繞包絕緣層,10-屏蔽層,11-屏蔽絕緣層,12-護套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一種船舶艦艇用電線電纜,其組成包括:內芯導體1,所述的內芯導體1外設置一層填充層4,所述的填充層4外依次包覆雙層屏蔽層一2、雙層屏蔽層二3、內芯絕緣層7,所述的內芯絕緣層7分別將內芯導體1、雙層屏蔽層一2、雙層屏蔽層二3包覆在其內部,所述的絕緣層7周圍具有一組多股導體6,所述的多股導體6將所述的內芯絕緣層7包覆在其合圍的內部空間,所述的多股導體6外端包覆有導體絕緣層5,所述的一組多股導體6外端整體包覆有繞包層8,所述的繞包層8分別將所述的內芯導體1、所述的填充層4所述的雙層屏蔽層一2和所述的雙層屏蔽層3及所述的外部多股導體6包覆在其內部,所述的繞包層8外部具有繞包絕緣層9,所述的繞包絕緣層9外部包覆屏蔽層10,所述的屏蔽層10外部設置有屏蔽絕緣層11和護套層12。
進一步的,所述的內芯導體1為銅合金內芯導體。
進一步的,所述的填充層4為聚乙烯填充層,所述的聚乙烯填充層的厚度為2.4~2.5mm。
進一步的,所述的雙層屏蔽層一2、雙層屏蔽層二3採用鋁箔和鍍錫銅網覆蓋,所述的鋁箔的包覆重疊率為30%以上。
進一步的,所述的外部導體6銅合金導體,所述的銅合金導體含銀量為0.8%。
進一步的,所述的導體絕緣層5、所述的內芯絕緣層7、所述的繞包絕緣層分別為低煙無滷絕緣層。
進一步的,所述的繞包層8為滌綸繞包層。
進一步的,所述的繞包層8外的所述的屏蔽層10為鍍鋅銅網屏蔽層。
進一步的,所述的屏蔽層10外部的所述的屏蔽絕緣層11為的PVC絕緣層。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所述的左、右的方位詞,只為了方便說明描述,是根據附圖來做出的,對於把本實用新型上的左、右方位上的部件對調反裝的,理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闡述,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