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三怪遊記作文
2023-11-03 06:49:07
作為美食之鄉的鎮江,以淮揚菜係為特色,兼收南北風味。鎮江美食有「三魚、三怪」之稱。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鎮江三怪遊記作文吧!
鎮江三怪遊記作文篇一:
在我的江蘇老家,有個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在古代叫作京口,它在長江南岸,與揚州一水之隔。
這裡不僅是「甘露寺劉備招親」、「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等傳說的發源地,也是《夢溪筆談》等巨著的誕生地。歷代文人墨客在鎮江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傳誦。有:王安石的「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有辛棄疾的「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舉不勝舉。
最聞名遐邇的是鎮江三怪。一是:「香醋放不壞」,二是:「餚肉不當菜」,三是:「面鍋裡面煮鍋蓋」。
第一怪就是鎮江香醋,傳說是杜康的兒子黑塔造出來的。在杜康發明酒的那一年,發現長江中下遊水質好,就全家來到鎮江。一天,黑塔搭了兩擔龍窩水到酒槽,過了二十一日,竟滿屋飄香,就這樣做成了醋。鎮江香醋其色、香、酸、醇、濃俱全。嘗一口,酸而味鮮,香而微甜,不澀,存放愈久,味道愈醇,而且不會變質。它以獨特的口味譽滿中外。
第二怪是餚肉。傳說三百多年前,一家酒店買了四斤肉,準備用鹽來醃製,卻誤把做鞭炮的硝當做了精鹽,後來為了去味,經過漂洗,加入作料燜煮。卻散發出意想不到的香味,恰巧八仙中的張果老路過此地,被香味所吸引,竟忘記去蟠桃大會。以前,鎮江人吃餚肉有個習慣,清早上館子,泡壺茶,放碟薑絲,將餚肉蘸著香醋薑絲吃。所以有「不當菜」之說。
據說鎮江以前煮麵是不用鍋蓋的,一次,一家小麵店張嫂不小心把湯罐蓋放入面鍋中,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的面不軟又不硬,後來沿用至今。這就是第三怪——「面鍋裡面煮鍋蓋」。傳說乾隆下江南時就非常喜歡吃鎮江的「鍋蓋面」。
「鎮江三怪」是鎮江獨有的特色美食,海內外的食客都慕名而來,只有吃過才知道它的獨特,你們有機會也來嘗一嘗吧!
鎮江三怪遊記作文篇二:
鎮江的三怪,想必大家都知道。作為鎮江的小「城民」,我就為大家介紹介紹。
俗話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煮鍋蓋。」生為香醋之首的是香醋,說起它,可有許多知識!
香醋不僅可以去腥解膩,還可以解酒。被古人稱為「食總管。」而且,它有著2600多年的歷史。連宋代的大散文家蘇東坡都讚美過它。「芽姜紫醋炙銀魚,雪碗擎來二尺餘。」它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而味鮮。是我們開門下來七件事之一。
「風光無限數金焦,更愛京江肉食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餚。」你猜,是什麼?對了,它就是久負盛名的水晶餚肉。它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因為它香,嫩,鮮,不寒牙,讓品嘗的人十分喜愛。餚肉共有三層。第一層是肉粒豐滿的鮮肉,第二層是似水晶般的凍,第三層是透明的肉皮。看看它的樣子,就讓人垂涎欲滴。
鍋蓋面,是十分好吃的食麵,又稱跳面,當放上作料時味道特別鮮美,香味撲鼻。具說這正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做的;又說是一位姐姐為自己生病在床的弟弟做的……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對我們鎮江的「三怪」有了一些了解吧!俗話說得好:「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嘗『三怪』太遺憾!」誠請大家來我們鎮江嘗一嘗著名的「三怪」哦!
鎮江三怪遊記作文篇三:
早就聽說鎮江有三怪:面鍋裡煮鍋蓋、餚肉不算菜、香醋擺不壞。這個春節假期,我就去鎮江體驗了這三怪。
到了大名鼎鼎的鎮南麵館,我點了一碗紅燒牛肉麵和一份水晶餚肉。在座位上,我心裡暗想:面鍋裡真有一個鍋蓋嗎?於是,我走到廚房的窗前,掂起腳往裡一看,哈!白花花的麵湯中真有一個小鍋蓋。不一會兒,我的紅燒牛肉麵端上來了。只見麵條上灑著綠色的蒜花、香菜,輕輕一聞,啊!香氣撲鼻,令我垂涎三尺,真是我吃過最好、最香的面。不怪人說:鎮江鍋蓋面,皇帝吃的面,這回我也當了次皇帝。
這時,餚肉也來了,那一層薄薄的肉皮襯著肥瘦相間的肉,沾上香醋,再配上黃燦燦的薑絲,細細品味,肉皮韌勁十足,滿嘴香噴噴的,真是美味無比。
鎮江三怪,怪怪有驚喜,相信你每一次品嘗都會有對美味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