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火車輪對進出檢測工位的推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09:56:1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車輛檢修設備的自動進出檢測工位的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用於鐵路車輛段內輪對檢測時使用的推送裝置,尤其適用於鐵路貨車輪對進出的檢測。
背景技術:
我國鐵路車輛段內的輪對檢測工位多,檢測部位多,需要將輪對停止在固定位置才可以進行檢測,多數採用人工檢測,少量採用專業設備檢測廠段沒有自動進輪出輪裝置,或者其進出輪裝置設計不合理,其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1、現有的檢測設備,需要有專人扶持推動輪對,另外需要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對人員的操作要求較高。需要檢測的輪對總體質量大,數量多,在出現意外情況下不易撤離現場,存在安全隱患。
2、現有的檢測設備,需要通過設備的檢測部分來限制輪對通過,檢測部分需要承擔很大的衝擊動能,有可能損壞該部位的傳感器,且耗時長、工作量大。
3、不需要檢測的輪對不能快速通過,必須人為進行幹預,啟動設備,生產效率低下,能源消耗高,影響前後檢測工作的配合。
4、如果採用傳統的裝置,結構複雜,機構多,會帶來設備重量、體積的增加,有些液壓系統的滲漏會帶來操作工位的汙染,出現故障維修不方便,給人員帶來額外的工作。
綜上所述,現有的檢測手段存在效率低,人為因素大,檢測過程需要大強度的人工勞動,對人員的人身安全缺少保障,操作過程與人員素質和工作經驗密切相關,操作不當會對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造成極大影響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檢測手段存在效率低,人為因素大,檢測過程需要大強度的人工勞動,對人員的人身安全缺少保障,操作過程與人員素質和工作經驗密切相關,操作不當會對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造成極大影響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火車輪對進出檢測工位的推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火車輪對進出檢測工位的推送裝置包括總體框架、輪對接收組件、輪對推送組件和非檢測輪對快速通過組件;其中,總體框架的中部設有定位凹槽,輪對推送組件和輪對接收組件由左至右依次安裝在總體框架上,非檢測輪對快速通過組件安裝在輪對推送組件和輪對接收組件之間的總體框架上的定位凹槽內;所述輪對接收組件,用於接收輪對,協助輪對停入軌道凹槽;所述輪對推送組件,用於檢測完成後,推送輪對駛出凹槽;所述非檢測輪對快速通過組件,用於無檢測要求的輪對平順快速的通過。
進一步地,總體框架包括矩形軌道架、底部槽鋼架和兩條縱向軌道,兩條縱向軌道安裝在矩形軌道架上,底部槽鋼架安裝在矩形軌道架的下部。
進一步地,兩條縱向軌道安裝在矩形軌道架的相對的兩條長邊上,定位凹槽開設在矩形軌道架的相對的兩條長邊上。
進一步地,輪對接收組件包括兩組接收阻擋單元和兩個回彈擋鐵,兩個回彈擋鐵可回彈安裝在定位凹槽左側的縱向軌道上,兩組接收阻擋單元分別安裝在定位凹槽右側的矩形軌道架相對的兩條長邊的內側。
進一步地,每組接收阻擋單元包括接收氣缸、阻擋滾輪和接收連接臂,接收氣缸的一端可轉動安裝在矩形軌道架上,接收連接臂的一端可轉動安裝在矩形軌道架上,接收氣缸的另一端與接收連接臂的另一端可轉動連接,阻擋滾輪可轉動安裝在接收氣缸的另一端與接收連接臂的另一端的連接軸上。
進一步地,阻擋滾輪與縱向軌道的內側壁之間留有間隙。
進一步地,輪對推送組件包括兩組推送單元,兩組推送單元分別安裝在矩形軌道架的內側壁上。
進一步地,每組推送單元均包括推送氣缸、推送滾輪和推送連接臂,推送氣缸的一端可轉動安裝在矩形軌道架上,推送連接臂的一端可轉動安裝在矩形軌道架上,推送氣缸的另一端和推送連接臂的另一端可轉動連接,推送滾輪可轉動安裝在推送氣缸的另一端和推送連接臂的另一端的連接軸上。
進一步地,推送滾輪與縱向軌道的內側壁之間留有間隙。
進一步地,非檢測輪對快速通過組件包括兩個墊鐵,每個定位凹槽內可拆卸安裝有一個墊鐵。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實用新型是為鐵路各型號輪對檢測維修設備設計的搭載裝置。它能夠實現輪對的進入檢測工位,轉出檢測工位,緩衝輪對運動帶來的衝擊動能,保護設備,防止衝撞帶來的輪對回彈,不需要檢測的輪對能夠快速的通過檢測工位,不影響其他檢修工作,檢測效率提高60-70%,不但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還避免了檢測過程中存在的人為因素的問題,提高檢測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使用方便,安全性高。
3、本實用新型的進出輪緩衝裝置安裝在檢測工位,通過系統主機控制電磁閥動作,是緩衝氣缸活塞動作,帶動連接臂和滾輪繞固定端轉動,緩衝進輪衝擊,使輪對平穩進入檢測工位,檢測完成後移出檢測工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階段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階段的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快速通過階段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快速通過階段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包括總體框架10、輪對接收組件、輪對推送組件和非檢測輪對快速通過組件;其中,總體框架10的中部設有定位凹槽4,輪對推送組件和輪對接收組件由左至右依次安裝在總體框架10上,非檢測輪對快速通過組件安裝在輪對推送組件和輪對接收組件之間的總體框架10上的定位凹槽4內;所述輪對接收組件,用於接收輪對,協助輪對停入軌道凹槽;所述輪對推送組件,用於檢測完成後,推送輪對駛出凹槽;所述非檢測輪對快速通過組件,用於無檢測要求的輪對平順快速的通過。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總體框架10包括矩形軌道架12、底部槽鋼架13和兩條縱向軌道5,兩條縱向軌道5安裝在矩形軌道架12上,底部槽鋼架13安裝在矩形軌道架12的下部。如此設置,便於為火車輪對的工位檢測提供支撐架體。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本實施方式的總體框架10及縱向軌道5由左至右帶有10-30°的坡度,便於火車輪對的停止。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兩條縱向軌道5安裝在矩形軌道架12的相對的兩條長邊上,定位凹槽4開設在矩形軌道架12的相對的兩條長邊上。如此設置,便於為火車輪對提供一個相對比較長和穩定的滑動距離。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輪對接收組件包括兩組接收阻擋單元11和兩個回彈擋鐵3,兩個回彈擋鐵3可回彈安裝在定位凹槽4左側的縱向軌道5上,兩組接收阻擋單元11分別安裝在定位凹槽4右側的矩形軌道架12相對的兩條長邊的內側。如此設置,定位凹槽4用於輪對準確停止在檢測位置;接收阻擋單元11,用於緩衝輪對衝擊動能,降低輪對運動速度直至進入軌道凹槽;回彈擋鐵,用於防止輪對衝擊反向回彈與人和待檢輪對造成事故。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每組接收阻擋單元11包括接收氣缸7、阻擋滾輪6和接收連接臂14,接收氣缸7的一端可轉動安裝在矩形軌道架12上,接收連接臂14的一端可轉動安裝在矩形軌道架12上,接收氣缸7的另一端與接收連接臂14的另一端可轉動連接,阻擋滾輪6可轉動安裝在接收氣缸7的另一端與接收連接臂14的另一端的連接軸上。如此設置,便於實現阻擋滾輪6的向上抬起和下降,操作簡單,運行安穩。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本實施方式的接收氣缸7為緩衝缸,進氣口由減壓閥調節。
具體實施方式六: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阻擋滾輪6與縱向軌道5的內側壁之間留有間隙。如此設置,便於阻擋滾輪6在向上抬起時能夠與輪對相接觸,實際使用時,阻擋滾輪6與縱向軌道5的內側壁之間留有1-5mm的間隙,防止阻擋滾輪6與縱向軌道5產生摩擦。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七: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輪對推送組件包括兩組推送單元15,兩組推送單元15分別安裝在矩形軌道架12的內側壁上。如此設置,便於保證檢測完畢後火車的啟動運行,為火車提供動力。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八: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每組推送單元15均包括推送氣缸1、推送滾輪2和推送連接臂16,推送氣缸1的一端可轉動安裝在矩形軌道架12上,推送連接臂16的一端可轉動安裝在矩形軌道架12上,推送氣缸1的另一端和推送連接臂16的另一端可轉動連接,推送滾輪2可轉動安裝在推送氣缸1的另一端和推送連接臂16的另一端的連接軸上。如此設置,推送氣缸1和推送滾輪2,用於檢測完成後對輪對施加力,使其駛出軌道凹槽。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九: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推送滾輪2與縱向軌道5的內側壁之間留有1-5mm的間隙。如此設置,便於與火車輪對相接觸,起到推送的作用。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十: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非檢測輪對快速通過組件包括兩個墊鐵8,每個定位凹槽4內可拆卸安裝有一個墊鐵8。如此設置,用於非檢測輪對通過時,與軌道凹槽配合,形成平順軌道。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結合圖1-3,本實用新型的不退卸軸承故障檢測系統的進出輪緩衝裝置,輪對進入時,接收氣缸7活塞推動阻擋滾輪6上升,設定延時時間,在阻擋滾輪6的輪緣即將接觸時,接收氣缸7的活塞收回,緩衝輪對的動能使輪對進入定位凹槽4。所述回彈擋鐵3在進輪時被壓入軌道槽中,輪對通過後通過自身重力復位,同時阻擋輪對衝擊過大反向彈回。檢測完成,推送氣缸1動作,帶動推送滾輪2推動輪對移出軌道凹槽後復位。
同時結合圖4-5,本實用新型的輪對通過墊鐵8置於定位凹槽4中,將縱嚮導軌5形成平順的軌道,氣動系統關閉,推送氣缸1和接收氣缸7不動作,能使不需要檢測的輪對快速通過。
雖然本實用新型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內做其他變化,以及應用到本實用新型未提及的領域中,當然,這些依據本實用新型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