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囊鼻腔手術引置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22:08:57 1
專利名稱:淚囊鼻腔手術引置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淚囊鼻腔手術器械,具體的說,是一種淚囊鼻腔手術引 置器,主要應用於淚囊鼻腔吻合術。
背景技術:
鼻淚管可能因先天或慢性炎症而堵塞,其有效治療方法為手術,通過手
術開通鼻腔到眼部的通道,手術失敗率約3%-15%,無論採用外切口或鼻內鏡 下手術,其手術區均需止血與支撐物填塞,以避免手術區通道堵塞。目前填 塞物主要採用醫用碘紡、油紗條或單項引流管等。碘紡或油紗條能起到止血、 支撐作用,但不利於衝洗與引流,維持時間短,且取出時有粘連性出血。其 它單項引流管及引流支撐物,有較好的引流、支撐作用,但止血、固定作用 差,不能上下貫通,新生成的腔道不規則光滑。以上填塞物之不足是造成手 術通道瘢痕粘連、閉塞、不通的主要因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克服上述不足,支撐、引流和止血效果均較 好的淚囊鼻腔手術引置器。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淚囊鼻腔手術引置器,由上引渡管、下引流 管和空心矽膠囊體構成,上引渡管、下引流管分別與囊體連通,囊體壁上設 置多個引流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囊體為兩端圓中部直的藥物膠囊形狀。 本發明的優點是1、軟體結構,於人體內無不良反應,易於導引與放置, 不會因導引與取出時造成新的損傷。2、囊體空心結構,易於術後衝洗及淚液正常流通。3、囊體壁上的通孔起到引流術區滲出物作用,避免血痂、血凝塊 形成。4、藥物膠囊狀的囊體起到連接、支撐、止血、固定之橋梁作用,待粘 膜完全癒合後取出,可有效避免瘢痕粘連、通道閉塞。5、規則光滑的引置器 上下貫通,佔據手術通道及上下兩個開口處,可長時間放置,不影響正常功 能,避免了癒合中新生黏膜瘢痕形成,對上下通道口的阻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應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上引渡管,2、下引流管,3、囊體,4、引流孔,5、淚囊。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所示,本發明由中空的囊體3、上引渡管l、下引流管2三部分構成, 囊體3為中部直兩端圓的藥物膠囊形狀,其側壁上設有多個引流孔4。本發明 是連接眼部、淚囊5、鼻腔的整體,使用時,囊體3起到連接、支撐、止血、 固定之橋梁作用,囊體3壁上的引流孔4起到引流術區滲出物作用,上引渡 管1探出眼部,便於固定與衝洗,下引流管2置於鼻腔內,起引流作用。
根據應用範圍和手術方式,本發明可分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種類型,囊 體3尺寸長在5mm 8腿之間,直徑在4mm 6mm之間。臨床上無論採用外切口 或鼻內鏡下手術均可適用,彌補了現有技術手術區填塞物用品之不足。以下 結合手術應用做具體描述。
外切口手術應用待切開淚囊5和鼻黏膜後,I 、用0. 5MM尼龍線或7# 釣魚線從淚小點穿通於暴露的手術區;II、用牙託水對接固定上引渡管1斷面與尼龍線斷面,回拉尼龍線將上引渡管l上端從淚小點引出並固定;III、將引 置器下引流管2縫合固定於術區暴露的鼻腔填塞紗條上,從鼻腔引出;IV、將 引置器囊體3置於淚囊5鼻腔手術區,剪除淚小點及鼻腔端多餘的上引渡管1 及下引流管2部分。V、術後可通過上引渡管1開口處注入衝洗液衝洗,待其 炎症反應消退,黏膜再生、新建的管腔形成,約6--7天即可撥出引置器,對 穩固新建立的通道、恢復導淚功能、提高手術療效,起著關鍵性作用。由於 矽膠囊體3具有彈性,易於從鼻腔取出,不留新的創傷。
鼻內窺鏡下手術應用待打通淚囊5清理完術區後,1、用尼龍線從淚小 點穿通於手術區並導引至鼻腔外;II、用牙託水固定上引渡管1上端與尼龍線 端,導引回拉尼龍線,將上引渡管l上端從淚小點引出,引置器囊體3置於 手術區。
權利要求
1、一種淚囊鼻腔手術引置器,其特徵在於由上引渡管(1)、下引流管(2)和空心矽膠囊體(3)構成,上引渡管(1)、下引流管(2)分別與囊體(3)連通,囊體(3)壁上設置多個引流孔(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淚囊鼻腔手術引置器,其特徵在於該囊體(3) 為兩端圓中部直的藥物膠囊形狀。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淚囊鼻腔手術引置器,由上引渡管(1)、下引流管(2)和空心矽膠囊體(3)構成,上引渡管(1)、下引流管(2)分別與囊體(3)連通,囊體(3)壁上設置多個引流孔(4)。本發明應用於淚囊鼻腔手術中,上下貫通的放置於手術部位,起連接、固定、支撐、引流之橋梁作用,具有支撐、引流和止血效果均較好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F9/00GK101623223SQ20081013825
公開日2010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10日
發明者劉廷貴, 呂聖軍, 華 楊, 畢宏生, 黃慶山 申請人:黃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