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輪動噴塗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19:32:4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流體噴塗設備,具體的說,涉及了一種可攜式輪動噴塗器。
背景技術:
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噴塗設備大多為空氣壓縮機作為動力源驅動的噴槍,具有省料、噴塗均勻、噴塗效果好的優點,但是由於空氣壓縮機的存在,導致其造價成本較高,民用價值不高,採購方通常為專業的裝修團隊,個人通常通過租賃的方式使用,而且,大多數氣動的噴塗槍所採用的氣泵及空氣壓縮機的體積都較大,需要交流電供電才能夠使用,在野外或封閉空間等不容易到達或無電的區域無法使用,一種體積小巧、能夠適應移動工作的噴槍設備急需開發。
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理想的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設計科學、結構簡單小巧、乾料溼料均可噴塗、成本低廉、清洗方便、適用於移動工作的可攜式輪動噴塗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攜式輪動噴塗器,包括槍體、毛刷輪、輸料管、輸料機構和動力機構,所述槍體前端開口,所述毛刷輪安裝在所述槍體內部並對應所述開口設置,所述動力機構驅動所述毛刷輪轉動,所述毛刷輪的轉動方向朝向開口方向,所述開口的上端高於所述毛刷輪的上端,所述開口的下端高於所述毛刷輪的軸心,所述輸料管的出口設於所述毛刷輪的上方,所述輸料管的進口連通輸料機構,所述動力機構設置在所述槍體內部。
基上所述,所述動力機構包括直流電機和蓄電池,所述直流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毛刷輪的轉軸,所述直流電機為薄型電機,所述直流電機和所述毛刷輪之間安裝隔板,所述直流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隔板設置,所述蓄電池為直流電機供電。
基上所述,所述動力機構包括直流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蓄電池,所述直流電機傳動所述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從動齒輪嚙合,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毛刷輪同軸轉動,所述蓄電池為直流電機供電。
基上所述,所述輸料機構包括底部為錐形結構且上端開口的容器、料口、固定螺栓和限流閥,所述容器的一側設置把手,所述容器的底部開口,所述料口開設於所述槍體上端,所述容器通過固定螺栓安裝在所述料口,所述容器底部的開口連通所述輸料管,所述輸料管上安裝所述限流閥,所述容器的底部開口處還安裝有連通所述輸料管的外接管接口,所述直流電機的控制開關安裝在所述把手上。
基上所述,它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容器內的乾粉混流裝置,所述乾粉混流裝置包括沿容器中心豎向設置的安裝軸、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中部的葉片、設置在所述葉片下方的攪拌室、設置在所述攪拌室內的攪拌槳葉和連通所述攪拌室的進水管,所述葉片對應所述容器的錐形結構部分設置,所述輸料管的進口連通所述攪拌室,所述攪拌槳葉和所述葉片同軸安裝並由同一攪拌電機驅動,所述攪拌電機安裝在所述容器的上端。
基上所述,所述安裝軸的下端與所述容器的下端通過快裝結構連接。
基上所述,所述輸料機構包括一組隔膜泵,各隔膜泵的輸出端均連通所述輸料管,所述輸料管上安裝限流閥。
基上所述,所述進水管上安裝電磁閥,所述電磁閥開關與所述攪拌電機的開關關聯以便實現同啟同閉。
基上所述,所述輸料管的出口端可前後移動,所述料口包括鉸接在槍體上的轉動支架,所述容器安裝在所述轉動支架上,槍體上對應轉動支架設置定位銷。
基上所述,所述毛刷輪的內側設置一擋料板,所述擋料板呈弧形,所述限流閥具有限流開關,所述限流開關安裝在所述料口處。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毛刷輪的轉動,將輸料管內流出的塗料打散,塗料在毛刷輪轉動的離心力的作用下從槍體前端的開口處飛出,落在作用物體的表面,完成噴塗工作,毛刷輪由於採用小型的直流電機驅動,直流電機可由蓄電池供電,具有較好的移動工作能力,在複雜環境下工作起來更加方便。
2、由於體積小巧,攜帶方便,比較適合在空間較小的區域內使用,而且輸料路程短,清洗十分方便,費水量較少。
3、動力機構可以選用電機直接驅動、電機通過齒輪配合驅動以及手動驅動,驅動形式多樣化,在不同場合採用不同的方案。
4、輸料機構採用底部錐形開口的容器供料,加料和出料都十分方便,增加乾粉混流裝置,乾粉在葉片的擾動下進入攪拌室,在攪拌室內混入清水,進行攪拌,攪拌至濃稠狀後再從輸料管排出,開始噴塗,適用於石灰、石膏等容易凝結的粉料噴塗,適用範圍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可攜式輪動噴塗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可攜式輪動噴塗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中可攜式輪動噴塗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槍體;2.毛刷輪;3.直流電機;4.輸料管;6.容器;7.開口;8.把手;9.控制開關;10.主動齒輪;11.從動齒輪;12.安裝軸;13.卷龍旋葉;14.攪拌室;15.攪拌槳葉;17.流量調節開關;18.進水管;19.攪拌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可攜式輪動噴塗器,包括槍體1、毛刷輪2、輸料管4、輸料機構和動力機構,所述槍體1前端開口,所述毛刷輪2安裝在所述槍體1內部並對應所述開口7設置,所述開口7的上端高於所述毛刷輪2的上端,所述開口7的下端高於所述毛刷輪2的軸心,以便毛刷輪2轉動過程中,能夠將刷毛上攜帶的塗料漿液甩出去,所述毛刷輪2的內側設置一擋料板,所述擋料板呈弧形,毛刷殘留的液體不會進入槍體內部,以防影響到排線,或導致難以清理的問題,所述動力機構驅動所述毛刷輪2轉動,所述毛刷輪2的轉動方向朝向開口7方向,所述輸料管4的出口設於所述毛刷輪2的上方,所述輸料管4的進口連通輸料機構,塗料從輸料管4的出口流出,與毛刷輪2上的毛刷接觸並隨毛刷輪轉動,毛刷輪2高速轉動的過程中,通過離心力將塗料甩出,塗料進一步從槍體的開口處飛出,所述動力機構設置在所述槍體1內部,整個槍體及重要部件一體設置,結構小巧統一。
所述動力機構包括直流電機3和蓄電池,所述直流電機3的輸出軸連接所述毛刷輪2的轉軸,所述直流電機3為薄型電機,所述蓄電池為直流電機3供電。結構極簡化,直流電機3所能夠達到的轉速已經足夠高,足以將塗料打散並甩出足夠遠的距離,採用薄型電機的目的是增強槍體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無凸出的部分。
所述輸料機構包括底部為錐形結構、上端開口的容器6、料口、固定螺栓和限流閥,所述容器的一側設置把手8,所述容器6的底部開口,所述料口開設於所述槍體1上端,所述容器8通過固定螺栓安裝在所述料口,所述容器8底部的開口連通所述輸料管4,所述輸料管4上安裝所述限流閥,所述直流電機的控制開關安裝在所述把手8上。所述限流閥具有限流開關,所述限流開關安裝在所述料口處。
具體使用時,將塗料從容器6上端的開口處倒入,打開限流閥,允許塗料流出,然後開啟直流電機3,毛刷輪2在直流電機3的帶動下轉動,將塗料打散,從槍體1前端的開口處飛出,完成噴塗的目的;關閉時,現將限流閥關閉,再將直流電機3關閉,避免塗料的浪費。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輸料管的出口端可前後移動,以調整塗料落下的位置,從毛刷輪軸心的正上方落下時,從落下到飛出的路程較短,離心力較小,適合噴塗範圍小時使用,將輸料管的出口端後移,塗料落下的位置偏後時,從落下到飛出的路程變長,離心力較大,適合噴塗目標範圍較大時使用。
所述料口包括鉸接在槍體上的轉動支架,所述容器安裝在所述轉動支架上,槍體上對應轉動支架設置定位銷,以便調整槍體的噴射角度時,容器可以保持水平。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所述動力機構包括直流電機3、主動齒輪10、從動齒輪11和蓄電池,所述直流電機3傳動所述主動齒輪10,所述主動齒輪10與所述從動齒輪11嚙合,所述從動齒輪11與所述毛刷輪2同軸轉動,所述蓄電池為直流電機3供電。
其目的主要有兩點:①合理布置槍體空間結構,直流電機3和主動齒輪10與毛刷輪2及從動齒輪11軸心平行的安裝在槍體1內,即便不採用薄型電機,也能夠達到槍體一致性好的目的,不會造成需要電機外置的問題;②採用不同的齒輪組配合,可以達到要求的轉速,轉速的調整範圍更大,適用的範圍更廣,不論加速還是減速都可以通過齒輪組的配合簡單完成,而不需要更換電機。
實施例3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它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容器內的乾粉混流裝置,所述乾粉混流裝置包括沿容器中心豎向布置的安裝軸12、設置在安裝軸12中部的葉片13、設置在所述葉片13下方的攪拌室14、設置在所述攪拌室14內的攪拌槳葉15和連通所述攪拌室14的進水管18,所述輸料管4的進口連通所述攪拌室14,所述葉片13對應所述容器7的錐形部分設置,所述攪拌槳葉15和所述葉片13同軸安裝並由同一攪拌電機19驅動,所述攪拌電機19安裝在所述容器7的上端,葉片13的數量不需要很多,通常兩到三個即可,其直徑範圍較攪拌漿葉15更大,最好與容器7的側壁接近。
本方案主要目的是解決乾粉噴塗,比如石灰、石膏等材質,靜置很小一段時間就會固化,豎向布置的葉片13可以解決難以下沉的問題,通過葉片13將其輸送進入攪拌室14內,注水攪拌,稀釋,然後通過輸料管4輸送進入噴槍,開始噴塗。
所述葉片13和所述攪拌漿葉15的安裝軸12的下端與所述容器7的下端通過快裝結構連接,比如安裝軸12的底部為半球狀,容器7底端對應設置凹坑,兩者配合實現轉動,也可以採用快裝軸承實現,目的在於實現乾粉混流裝置的裝卸,不裝時用於流體塗料的噴塗,裝上後實現乾粉材料的噴塗,兩用。
所述進水管18上安裝電磁閥,所述電磁閥開關與所述攪拌電機19的開關關聯以便實現同啟同閉,簡化控制鏈。
實施例4
本實施例與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區別在於:所述輸料機構包括一組隔膜泵,各隔膜泵的輸出端均連通所述輸料管,所述輸料管上安裝限流閥。該噴槍也可以應用於傳統的隔膜泵輸料機構上,適配能力較強,應用範圍較廣泛。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