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劉義隆是怎麼當上皇帝的?他為什麼會被兒子殺死?
2023-12-07 02:14:11 1
宋文帝的宋是劉家的宋,不是趙家的宋。一般說起宋朝,大家想起的都是由趙匡胤開創的宋朝,畢竟他是歷史上一個統一的王朝。本文所講的宋文帝劉義隆的這個宋,則是南北朝時期的宋國。雖然這個宋國在歷史上沒有宋朝那般強大出名,但是在南北朝時期也算是一個大國。開國之君劉裕開創宋國,更是代表南朝的開啟。
劉義隆是宋武帝劉裕的第三個兒子,生於公元407年,424年的時候繼承皇位,在位三十年,去世於公元453年。宋文帝是南北朝劉宋王朝的第三個皇帝,年號「元嘉」,諡號「文皇帝」,廟號「太祖」。
在位期間,貫徹落實宋武帝劉裕在位時的治國方略,清理戶籍,減免賦稅,實行了勸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生產有所發展,經濟文化日趨繁榮。
他執政的時候,也像自己的先輩一樣,打壓豪強世家,緩解了社會矛盾,使得百姓的生活日益繁榮。
歷史評價劉義隆:「三十年間,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於歲賦。晨出暮歸,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無苟得。家給人足,即事雖難,轉死溝渠,於時可免。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
劉裕打下基礎,在劉義隆這裡發揚光大,最終創造了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元嘉之治」。儘管劉義隆在劉宋王朝創造了「元嘉之治」,但是許多人在評價這個皇帝的時候,有許多都下意識的忽略了他的貢獻。
一些人只看到了他在軍事方面的失敗,而忽略了他在文政上的成功。他在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師北伐,但都無功而返,特別是450年的北伐失敗導致北魏長驅直入長江岸的瓜步,威脅建康,造成劉宋國力的損耗。
在北伐戰爭上面的失敗,使得劉義隆被後世批判。甚至有些人還拿劉義隆的身世說事,許多人認為他就不應該繼位為帝。
劉義隆是劉裕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劉裕的妾室胡婕妤。在劉義隆之前,還有一位名正言順的太子劉義符。事實上在劉裕去世之後,也的確是這位太子繼承了劉裕的皇位。
那麼問題來了,一位妾生的兒子,是如何在嫡子已經繼承皇位的情況下登位的呢?是因為劉義符死了嗎?要知道劉義隆既然排行第三,那麼久說明劉裕可不僅僅只有劉義隆和劉義符兩個兒子。就算是劉義符去世了,也輪不到劉義隆!
事實上,劉義隆登基並不是在劉義符去世之後。他是在劉義符活著的時候登基為帝的,用的方法也不是篡位。
劉義符在劉裕去世之後,名正言順的登基,歷史上將他稱為宋少帝。劉義符登基之後,遊戲無度,沉迷享樂,不顧國政。所以最後被輔政的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於公元424年五月廢黜。後來這些輔政大臣還先後殺害了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幹大臣才到荊州將劉義隆接來登上皇位。
劉義隆是個聰明人,同時也不是甘於大臣擺弄之人。雖然他最後能成功登基,的確是這些大臣的擁戴,但是他絕對接受不了有大臣能對皇帝隨意廢除。所以到了後來,他直接將這起事件中的大臣問罪殺了。
雖然劉義隆沒有像宋少帝那樣被大臣廢黜殺害,但是結局也不好,他直接被自己的兒子,也就是當時的太子劉劭殺了。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結果,根本原因還在於權利和人的欲望。
皇家無情,特別適用於劉宋王朝。從劉義隆開始,皇族內部自相殘殺,基本成為常態,而他殺了自己的兄弟,自己也被兒子殺害。
劉義隆長子劉劭與次子劉浚因事遭劉義隆責罵,劉劭遂唆使女巫嚴道育刻一劉義隆的玉石雕像埋入宮中含章殿前,詛咒劉義隆早死。此事被劉義隆發現後,想要將劉劭廢除。劉劭卻先得到了這個消息,於是搶先下手,把劉義隆殺害,自己登上了皇位。不過隨後不久,他就被劉駿帶兵趕下了皇位。
權勢和欲望就是如此可怕,他可以讓父子相害,兄弟相殘,而枉顧骨肉血脈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