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倫封神集錦(小孟攜狗子回歸)
2023-11-08 00:46:45 2
經歷了大草原一天的競爭,張鶴倫隊從「毫無懸念」到「一波三折」最終「險勝」,「德雲鬥笑社」這幫「規則破壞者」們真是把綜藝給「玩壞了」!反正大家就是圖一個樂,笑得開心就行。前兩天,看到一些文章聊起綜藝環節,說什麼「飯圈」,什麼「甩臉」的,確實,流量大,人氣高的演員自然會得到更多的機會,有粉絲「捧角兒」,也不是什麼壞事。至於比賽中一些人過於看重結果,在我看來,無非真實,這其實本身也就是我們喜歡這幫相聲演員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緣由。
鑑於這一期採用了本季以來最「不靠譜」的「提成券」獲取方式——抱羊!張鶴倫「漫不經心」地隨手一抱,可以說已經為競演的結果埋下了伏筆!因為作為各自「隊伍」中的最強戰力,兩位隊長基本上都是全隊得分的重點,而在最終成績提成券上提成比例的巨大差異,使得除非像三期前那種單人得票過200的「壓倒性」優勢,張鶴倫隊的失利,可以說從「小白」拿到「3成提成券」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只是可惜尚九熙,好不容易贏得了首發的機會,卻因為隊長的「大意」,而遺憾地「回歸」冷板凳。
既然說到九熙,那索性就從他和王九龍合作的這一段作品聊起。如果單就本段作品的前半段來說,就是到模仿完「三哥」、「壯壯」和「小白」之後,我覺得應該是本期競演環節中最為「出彩」的段落。尚九熙對三位師哥惟妙惟肖的模仿,充分地展現出了「斷頭臺」出色的肢體表演與模仿能力!雖說在這期間老郭和于謙都提出了「燥」和「趕」的問題,但這或許也是老郭對與徒弟的高標準、嚴要求,以我的看法,在本段作品的前半段,九熙的表現還是非常精彩的!
問題出現在後半段,就是從張鶴倫的「巴拉巴拉」裙子包袱沒有「響」之後,九熙明顯對於這個設計好的環節沒有達到預期,而缺乏心理準備,再加上觀眾席中突如其來「搭茬兒」,以及九龍過於積極以至於都顯得有點「攪和」的擦汗打斷,讓九熙的節奏感徹底混亂了起來!直到騰格爾版「隱形的翅膀」,才算勉強拉回來點,但整體已經基本垮下來了,連續幾個「小眾」的包袱都沒有「響」徹底,從他們下場時九熙的表情看得出來,他明顯對於自己本場的表現也並不滿意!九龍似乎也意識到了他的一些動作影響了九熙的狀態,下了臺有意找補。雖然應該也確實是無意為之,但不得不說,本場九熙的「虎頭蛇尾」,作為捧哏的王九龍還是有相當大的責任的。
就整個作品來說,我個人感覺還是比較反映九熙現階段的特點與能力的。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豐富的表情,以及出眾的模仿能力都是他實力的體現。同時,臨場發揮、控場能力以及對於作品的編排,內容的取捨和節奏感的把控仍然是他最大的短板。還有,開場過多的鋪墊和過於密集的包袱堆積,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九熙的自信心還是有些欠缺。雖說要比上一季有所進步,但苦於發揮的機會太少,一些平日裡在小劇場演出養成的習慣,還是需要師父多加點撥和「掰持」才行!至於最後打分,個人覺得九熙的分有些偏低了。
看過上一期的朋友應該都有印象,在準備競演的時候,嶽雲鵬曾經建議孟鶴堂繼續使用第四期作品中的「男主角」——「狗子」。但或許出於自身考慮,小孟並沒有接受這個建議。而經歷了上一場被老郭的「訓徒」,孟鶴堂終於聽取了嶽雲鵬的建議,把「狗子」重新拉回了舞臺。其實,能在作品中有一個相對固定,且已經設定成功並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第三者」人物,還真是一件事倍功半的好事兒!再加推敲打磨,「狗子系列」完全可以成為孟鶴堂的又一個,或者說又一批代表作!
如果以我個人的觀點而言,孟鶴堂與閻鶴祥的這個作品,從內容上並不算太出色。相比較,前半段「狗子」偷貢品的包袱,甚至還要比後半段「姥爺」的高潮更加有趣。要說這個作品能達到比較好的現場效果的話,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有孟鶴堂超強的個人舞臺表現能力做依託。雖然依舊採用的是略顯有些「審美疲勞」的使「大像」,但不得不說,這種方式和技巧,對於現場的觀眾來說,一定是更容易感受到快樂的!這點,從臺下前仰後合的景象就看得非常清楚。相聲嘛,讓觀眾由衷地發笑,總是件好事!
又想說回到九熙。其實,尚九熙在某些方面還真與孟鶴堂有幾分相似之處,一樣喜歡使像,一樣喜歡用誇張的肢體語言來刻畫人物形象。但就像郭、於二位所說,孟鶴堂屬於已經開竅了,他已經掌握了在舞臺上的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感覺對了,就什麼都對了!這一點,就現在德雲社小一輩的演員中,恐怕也就是嶽雲鵬、郭麒麟、欒雲平等寥寥數人能夠達到,小孟自然也在其中。而這個近兩年大火的師兄,無疑是尚九熙現階段最應該學習的榜樣。
接著說看開場的秦霄賢和楊九郎組合。說句真心話,我是越來越欣賞秦霄賢這個年輕人了。雖然說他的相聲水平確實在「鬥笑社」中的眾多師兄弟中可算是最「弱」的一個,但是換個角度而言,他所能進步的空間也是最大的。而且,可喜的是,從第二季開播以來到現在的第六期,我認為秦霄賢一直處於一個平穩上升的趨勢。對於他這樣一個師傅、大爺口中「還沒學會就紅了」的「網紅表演藝術家」,可算得上是難能可貴!
就本次競演的開場節目,秦霄賢所展現出來的「競技」狀態非常之好。在他原有的「傻子」人設之上,還時不時流露出了那麼一絲「從容」,這可是極其難得的。同時,楊九郎在本場的表現也屬上乘,讓我不禁感想,如果「二爺」遲遲回歸不了小劇場的話,有這樣一個師哥給老秦來託著,說不定會讓他的進步更快!當然了,九華也不錯了,只是和現在的九郎比起來,還是稍微欠些火候。再說回這段作品本身,拋開秦霄賢個人能力所導致的結構略顯鬆散不提,單就整個作品的構架和內容來說,以我的觀點看,這段作品或許可以說是當天競演環節中最「紮實」的作品。尤其是完整版,我是覺得還真的有些看頭。
最後攢底的,是「小白」張鶴倫與「瘋狗」張九南的組合!我們也看到了期待已久的站在「桌子裡」的九南。其實這兩位的組合,如果能有更多磨合期的話,完全可以攢出來一個很優質的「子母哏」作品。可惜,「鬥笑社」的賽程,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兩人組合的化學反應,所以也只能在之後的節目中期待了。
這段作品,之所以成為了當天現場效果最好的一段,就是因為張鶴倫採用了一個最「討喜」的方式——學唱 互動!相聲舞臺上素來有「一柳三火」的說法,想想,去年春晚的嶽雲鵬與孫越,也是以這種模式把「最親的人」一舉火遍大江南北,連我6歲的女兒都會唱了。張鶴倫用這樣一段自己非常擅長和熟悉的「柳活」和老包袱,也砸出來當天最「炸」的現場!就作品本身而言,其實也沒有太多可評價的地方,但張鶴倫在改編歌曲上面的功底,又一次「不經意」地展現了出來!當場評分最高也絕對是實至名歸,可惜的是,那「該死」的三成提成券......
歷經了上一期的「低潮」,本期的四段作品從內容到效果都有明顯的提升!大家的狀態也越來越好,繼續期待吧!
只是,可惜了尚九熙......
#德雲鬥笑社##德雲社##尚九熙##孟鶴堂#@尚九熙@張鶴倫@德雲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