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塗料廠房裡的吸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8:57:3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風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在塗料廠房裡的吸風裝置。
背景技術:
塗料的生產要經過原料計量、前練、砂磨分散、檢測、調色等幾個工序。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為了保證塗料廠房裡的清潔,在塗料廠房上方設置有吸風裝置,用以清除廠房裡的粉塵。吸風裝置一般包括吸風口、風道以及風機幾部分。
但在使用中,粉塵會和蒸汽相混合粘結在吸風口、風道的內壁上,逐漸掩蓋吸風口、堵塞風道,進而影響通風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一般選擇用水衝洗吸風口、風道或者更換風道,吸風口的衝洗較為容易,但風道長度較長且結構多變,用水衝洗時風道內存在許多無法被清理的死角,清理不徹底,處於死角的凝固粉塵依然會影響風道的通風效果,而更換風道不經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在塗料廠房裡的吸風裝置,它具有容易清理徹底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用在塗料廠房裡的吸風裝置,包括風機以及若干吸風口,所述吸風裝置還包括風道,所述吸風口設置在風道上,所述風道上間隔設置有若干用於衝洗風道內部的衝洗口,所述衝洗口上設置有用於封閉或開啟所述衝洗口的封板。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風機工作時,先將塗料廠房內的粉塵引導至吸風口處,再經吸風口吸入風道,最後通過風機排出。當吸風口、風道中積累粉塵較多時,通過用高壓水進行衝洗。吸風口位於外側,直接用高壓水進行衝洗。風道較長且內部結構相對多變,所以在衝洗時,要先移除封板,打開衝洗口,然後使用高壓水對相應部分的風道進行衝洗,從風道上各處的衝洗口處對其相應部分的風道進行衝洗,進而完成整個風道的衝洗。這樣設置相當於縮短了高壓水衝洗源頭和風道中所需衝洗部分的距離,同時避免了風道本身結構對衝洗造成的阻礙,兩方面的改進使得工作人員能用高壓水衝洗到風道的死角,方便且較為徹底的清洗風道。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封板與所述衝洗口卡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卡接的結構方便封板配合開啟或封閉衝洗口,進而使得工作人員能更加方便的衝洗風道。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衝洗口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擋條,兩條擋條形成能卡住封板的卡口。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擋條和衝洗口形成能卡住封板的卡口,利用了封板本身的結構實現封板和衝洗口的卡接,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風道上對應衝洗口的下方一體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與封板底部外形適配的卡槽,所述封板的下邊沿卡入所述卡槽中。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封板打開或關閉時會和擋條發生磨損,為了避免磨損過度後,擋條和衝洗口失去對封板的卡緊能力,使得封板容易脫離衝洗口,失去對衝洗口的封閉作用,在衝洗口下方一體設置支撐板。同時支撐板上開設卡槽,封板的下邊沿剛好能卡入卡槽中。 這樣即使擋條和封板磨損嚴重,支撐板依然能夠防止封板脫離衝洗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封板的上邊沿與風道的頂壁平齊,封板的上邊沿通過螺釘連接到所述衝洗口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風道在使用過程中存在震動,震動會使封板和衝洗口不能完好的封閉,降低吸風裝置清理粉塵的有效性。通過螺釘和卡槽的配合能使封板始終有效的貼合在衝洗口上,保證封板對衝洗口的封閉作用,進而保證吸風裝置清理粉塵的有效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擋條背離風道的側邊連接有向衝洗口內側延伸的滑條,所述封板上開設有兩條與所述滑條配合的滑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滑條與滑槽的配合相當於延長了風道內部空氣和風道外部空氣進行交流的路徑,增強了封板對衝洗口的密封能力,保證吸風裝置清理粉塵的有效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風道從衝洗口處分割形成若干個通風單元,若干通風單元採用卡接組件依次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粉塵與風道內壁的粘結性較強或者在廠房內溫度較低不宜用水衝洗風道時,可以將風道拆成若干通風單元。這樣工作人員可以使用拖把等大體積工具從通風單元的兩個開口處對其內部進行清理,清理更加方便、徹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接組件包括能伸入通風單元開口中的U形卡座、開設在U形卡座外側長度方向上的嵌槽、設置在通風單元開有衝洗口一端內側與所述嵌槽配合的嵌臺,所述U形卡座設置於通風單元背離衝洗口的一側。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風單元一端設置嵌臺,另一端設置U形卡座,相鄰兩個通風單元通過嵌臺和U形卡座的配合相連接。這樣既方便了整個風道的安裝拆卸,同時這樣的設置相當於延長了風道內部空氣和風道外部空氣進行交流的路徑,增強了封板對衝洗口的密封能力,保證吸風裝置清理粉塵的有效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吸風裝置還包括用於懸掛所述風道的若干懸掛組件。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相比使用立柱來支撐風道,使用懸掛組件來固定風道能節約風道對廠房的佔地面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懸掛組件包括懸掛在廠房頂壁上的吊杆、連接吊杆且開口向下的U形卡口以及可拆卸連接於U形卡口兩端的擋板。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U形卡口和擋板能形成卡套於風道外壁上的環形結構,通過其兩者的配合來對風道進行固定,然後通過吊杆將風道吊掛在廠房頂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當吸風口、風道中積累粉塵較多時,通過用高壓水進行衝洗。吸風口位於外側,直接用高壓水進行衝洗。風道較長且內部結構相對多變,所以在衝洗時,要先移除封板,打開衝洗口,然後使用高壓水對相應部分的風道進行衝洗,從風道上各處的衝洗口處對其相應部分的風道進行衝洗,進而完成整個風道的衝洗。這樣設置相當於縮短了高壓水衝洗源頭和風道中所需衝洗部分的距離,同時避免了風道本身結構對衝洗造成的阻礙,兩方面的改進使得工作人員能用高壓水衝洗到風道的死角,方便且較為徹底的清洗風道。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中為了顯示風道底部的吸風口而省去塗料廠房和攪拌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1中為了顯示封板和衝洗口的配合結構所做的風道的局部爆炸圖;
圖4為實施例1中圖3的A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實施例1中為了顯示相鄰兩個通風單元通過卡接組件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1中懸掛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塗料廠房;2、風機;3、風道;4、吸風口;5、懸掛組件;500、吊杆;501、U形卡口;502、擋板;503、螺栓;6、攪拌桶;7、衝洗口;8、封板;9、擋條;10、支撐板;11、卡槽;12、螺釘;13、滑條;14、滑槽;15、通風單元;16、卡接組件;160、U形卡座;161、嵌槽;162、嵌臺。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用在塗料廠房1裡的吸風裝置,參照圖1、圖2所示,包括設置在塗料廠房1頂部的風機2、一端連接風機2的風道3以及設置在風道3底部的若干吸風口4。風道3通過懸掛組件5懸掛在廠房頂部,吸風口4位於塗料生產設備的上方。塗料的生產要經過原料計量、前練、砂磨分散、檢測、調色等幾個工序,這裡只畫出塗料砂磨分散時的攪拌桶6代指塗料廠房1內的設備。
參照圖2、圖3,風道3的側面間隔設置有若干用於衝洗風道3內部的衝洗口7,在衝洗口7上還設置有用於封閉或開啟所述衝洗口7的封板8。
參照圖3、圖4,為了方便封板8和衝洗口7的配合使用,封板8和衝洗口7卡接,衝洗口7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擋條9,兩個擋條9、衝洗口7共同形成卡住封板8的卡口,封板8和卡口過盈配合,製造時只要保證卡口能卡住封板8就可以了,卡口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影響封板8的安裝、拆卸。
參照圖3,風道3上對應衝洗口7的下方一體設置有支撐板10,支撐板10上設置有與封板8底部外形適配的卡槽11,所述封板8的下邊沿能卡入所述卡槽11中。當封板8封閉衝洗口7時,封板8的上邊沿與風道3的頂壁平齊,使用螺釘12將封板8的上邊沿連接到衝洗口7上。這裡儘量使用直徑較小的螺釘12,保證螺釘12的直徑小於風道3的壁厚。當風道3壁厚較小,無法安裝螺釘12,使用透明膠帶將封板8和風道3連接在一起。這裡是為了防止封板8和擋條9磨損嚴重,風道3震動時,封板8的底部可能會脫離卡槽11,影響風道3通風性能,使用透明膠帶就可以對封板8起到限位作用。要打開封板8時,只需要劃破透明膠帶,就能抽取封板8,使用較為方便。
參照圖3、圖4,擋條9背離風道3的側邊連接有向衝洗口7內側延伸的滑條13,封板8上開設有兩條與所述滑條13配合的滑槽14。滑條13與滑槽14的配合相當於延長了風道3內部空氣和風道3外部空氣進行交流的路徑,增強了封板8對衝洗口7的密封能力。
參照圖5,風道3從衝洗口7處沿寬度方向分割形成若干個通風單元15,若干通風單元15採用卡接組件16依次連接。這裡的卡接組件16包括能伸入通風單元15開口中的U形卡座160、開設在U形卡座160外側長度方向上的嵌槽161、設置在通風單元15開有衝洗口7一端內側與所述嵌槽161配合的嵌臺162。通風單元15一端一體設置嵌臺162,另一端一體設置U形卡座160。相鄰兩個通風單元15通過嵌臺162和U形卡座160的配合相連接。這樣既方便了整個風道3的安裝拆卸,同時這樣的設置相當於延長了風道3內部空氣和風道3外部空氣進行交流的路徑,增強了封板8對衝洗口7的密封能力,保證吸風裝置清理粉塵的有效性。
懸掛組件5包括懸掛在廠房頂壁上的吊杆500、連接吊杆500且開口向下的U形卡口501以及可拆卸連接於U形卡口501兩端的擋板502,這裡通過螺栓503實現擋板502和U形卡口501的連接。
相比使用立柱來支撐風道3,使用懸掛組件5來固定風道3能節約風道3對廠房的佔地面積。U形卡口501和擋板502能形成卡套於風道3外壁上的環形結構,通過其兩者的配合來對風道3進行固定,然後通過吊杆500將風道3吊掛在廠房頂部。
本實施例的具體使用方法是,風機2開始工作產生負壓,吸風口4對塗料廠房1內的粉塵進行引導,粉塵經吸風口4、風道3,最後通過風機2排出。
當需要清理吸風口4、風道3中積累的粉塵時,如果環境溫度適宜,水不會發生結冰現象,採用高壓水進行衝洗。這裡的高壓水使用潛水泵增壓過後的乾淨水就可以了,為了加快清洗速度,可以在水中添加清洗劑。
吸風口4位於風道3底部,可以直接用高壓水進行噴洗。風道3衝洗時,要先移除封板8,打開衝洗口7,然後使用高壓水對相應部分的風道3進行衝洗。風道3接近吸風口4的位置積累的粉塵較多,可以專門對這些地方進行專門衝洗,初步達到風道3的清理目的。衝洗時,從風道3的最高點開始衝洗,使用過後的水會順著風道3從吸風口4流出,這樣的衝洗順序能避免汙水對風道3的再次汙染。
當風道3中存在與風道3內壁連接較為緊密的頑固粉塵時或者環境溫度較低不適宜用水衝洗風道3時,先打開封板8,然後將風道3拆分成通風單元15,然後使用拖把蘸取清潔劑,從通風單元15的兩側開口處對通風單元15內部進行清理。
這樣設置相當於縮短了高壓水衝洗源頭和風道3中所需衝洗部分的距離,同時避免了風道3本身結構對衝洗造成的阻礙,兩方面的改進使得工作人員能用高壓水衝洗到風道3的死角,方便且較為徹底的清洗風道3。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