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消音電機車用V型減震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7:50: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震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消音電機車用V型減震器。
背景技術:
減震器主要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後反彈時的震蕩及來自路面的衝擊,在經過不平路面時,雖然吸震彈簧可以過濾路面的震動,但彈簧自身會進行往復運動,減震器就是用來抑制這種彈簧跳躍的設備,當減震器太軟時,車身就會上下跳躍,當減震器太硬時,便會影響彈簧的伸縮,減震器並不是用來支持車身的重量,而是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後反彈時的震蕩和吸收路面衝擊的能量。
現有的一部分減震器在長時間使用後,減震器自身的反彈性能便會減弱,對外力的減震和吸收效果便會降低,減震效果有限,同時,現有的一部分減震器基本不具備緩衝功能,在高強度環境下,減震器自身極易損壞,嚴重影響了減震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消音電機車用V型減震器,解決了減震效果有限和緩衝性能低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消音電機車用V型減震器,包括減震底座,所述減震底座外側面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個相對稱的固定塊,每個所述固定塊的頂部均開設有第一凹槽,每個所述第一凹槽的內底壁上均固定連接有呈圓環狀的彈簧底座,每個所述第一凹槽的內底壁上均固定連接有第一減震杆。
所述第一減震杆的頂部開設有空腔,所述空腔頂端的內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呈圓環狀的密封圈,所述空腔的內側壁上開設有兩個相對稱的滑槽,所述空腔的內底壁上固定連接有緩衝彈簧,所述空腔的內部放置有第二減震杆。
所述第二減震杆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緩衝塊,且緩衝塊的底部和緩衝彈簧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緩衝塊的外側面固定連接有與滑槽相適配的滑塊,且滑塊卡接在滑槽內,所述第二減震杆的頂端貫穿密封圈並與限位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限位塊的底部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內頂壁上固定連接有呈圓環狀的彈簧頂座。
所述彈簧頂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強力彈簧,所述強力彈簧的底部和彈簧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且強力彈簧套接在第一減震杆和第二減震杆上,所述減震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螺杆,所述減震底座的中部開設有容置腔,且容置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等距離排列的扭轉彈簧,所述減震底座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等距離排列的減震橡膠柱。
優選的,所述第一減震杆呈傾斜狀,且第一減震杆和減震底座的傾斜角度為四十五度。
優選的,所述第一減震杆位於彈簧底座的內部,且第一減震杆底端的外表面和彈簧底座的內圈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減震杆的頂端延伸至第二凹槽內並與第二凹槽的內頂壁固定連接,且第二減震杆頂端的外表面和彈簧頂座的內圈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空腔的深度值大於第二減震杆的豎直高度值,所述彈簧底座和彈簧頂座的大小相等。
優選的,所述扭轉彈簧的數量至少為三個,所述減震橡膠柱的數量至少為五個。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消音電機車用V型減震器,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消音電機車用V型減震器,通過設置有減震底座和減震橡膠柱,能夠對第一減震杆和第二減震杆進行有效的支撐,能夠對外力進行有效的緩衝,保證了該V型減震器的穩定性,通過設置有扭轉彈簧,能夠對第一減震杆所承受的外力進行有效的緩釋,有效的避免了減震器的損壞,有效的保證了減震器的使用壽命,緩衝性能高。
(2)該消音電機車用V型減震器,通過設置有彈簧頂座和彈簧底座,保證了強力彈簧的穩定性,強力彈簧能夠隨著第二減震杆進行同步伸縮,通過設置有滑槽、滑塊、緩衝塊和緩衝彈簧,保證了第二減震杆的靈活性,有效的避免了減震器自身反彈性能的下降,減震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圖的局部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減震杆剖視圖。
圖中:1減震底座、2容置腔、3減震橡膠柱、4固定塊、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彈簧頂座、8限位塊、9扭轉彈簧、10螺杆、11第一減震杆、12強力彈簧、13第二減震杆、14彈簧底座、15密封圈、16緩衝塊、17空腔、18滑槽、19滑塊、20緩衝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消音電機車用V型減震器,包括減震底座1,減震底座1外側面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個相對稱的固定塊4,保證了固定塊4的穩定性,能夠對第一減震杆11和第二減震杆13進行有效的支撐,每個固定塊4的頂部均開設有第一凹槽5,每個第一凹槽5的內底壁上均固定連接有呈圓環狀的彈簧底座14,能夠對強力彈簧12的底部進行有效的固定,每個第一凹槽5的內底壁上均固定連接有第一減震杆11,第一減震杆11呈傾斜狀,且第一減震杆11和減震底座1的傾斜角度為四十五度,保證了該V型減震器的穩定性。
第一減震杆11的頂部開設有空腔17,空腔17頂端的內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呈圓環狀的密封圈15,能夠對灰塵進行有效的阻擋,空腔17的內側壁上開設有兩個相對稱的滑槽18,空腔17的內底壁上固定連接有緩衝彈簧20,能夠對外力進行有效的緩釋,緩衝效果好,空腔17的內部放置有第二減震杆13。
第二減震杆1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緩衝塊16,且緩衝塊16的底部和緩衝彈簧20的頂部固定連接,緩衝塊16的外側面固定連接有與滑槽18相適配的滑塊19,且滑塊19卡接在滑槽18內,保證了緩衝塊16的靈活性,第二減震杆13的頂端貫穿密封圈15並與限位塊8的底部固定連接,限位塊8的底部開設有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的內頂壁上固定連接有呈圓環狀的彈簧頂座7,第二減震杆13的頂端延伸至第二凹槽6內並與第二凹槽6的內頂壁固定連接,且第二減震杆13頂端的外表面和彈簧頂座7的內圈固定連接,保證了第二減震杆13的相對穩定性。
彈簧頂座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強力彈簧12,強力彈簧12的底部和彈簧底座14的頂部固定連接,且強力彈簧12套接在第一減震杆11和第二減震杆13上,第一減震杆11位於彈簧底座14的內部,且第一減震杆11底端的外表面和彈簧底座14的內圈固定連接,空腔17的深度值大於第二減震杆13的豎直高度值,彈簧底座14和彈簧頂座7的大小相等,減震底座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螺杆10,減震底座1的中部開設有容置腔2,且容置腔2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等距離排列的扭轉彈簧9,減震底座1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等距離排列的減震橡膠柱3,扭轉彈簧9的數量至少為三個,減震橡膠柱3的數量至少為五個,能夠對外力進行有效的緩衝,能夠對第一減震杆11所承受的外力進行有效的緩釋,有效的避免了減震器的損壞,有效的保證了減震器的使用壽命,緩衝性能高,保證了第二減震杆13的靈活性,有效的避免了減震器自身反彈性能的下降,減震效果更好。
工作原理:通過螺杆10對減震底座1進行安裝固定,並對兩個限位塊8進行安裝固定,當限位塊8承受外力時,在滑槽18和滑塊19的作用下,第二減震杆13推動緩衝塊16下移,此時,強力彈簧12和緩衝彈簧20進行收縮,當外力消失時,在緩衝彈簧20和強力彈簧12的反彈作用下,第二減震杆13和緩衝塊16進行復位,扭轉彈簧9和減震橡膠柱3對第一減震杆11的壓力進行緩衝,減震效果好,緩衝性能高。
綜上所述,該消音電機車用V型減震器,通過設置有減震底座1和減震橡膠柱3,能夠對第一減震杆11和第二減震杆13進行有效的支撐,能夠對外力進行有效的緩衝,保證了該V型減震器的穩定性,通過設置有扭轉彈簧9,能夠對第一減震杆11所承受的外力進行有效的緩釋,有效的避免了減震器的損壞,有效的保證了減震器的使用壽命,緩衝性能高,通過設置有彈簧頂座7和彈簧底座14,保證了強力彈簧12的穩定性,強力彈簧12能夠隨著第二減震杆13進行同步伸縮,通過設置有滑槽18、滑塊19、緩衝塊16和緩衝彈簧20,保證了第二減震杆13的靈活性,有效的避免了減震器自身反彈性能的下降,減震效果更好。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該文中出現的電器元件均與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電電連接,並且主控器可為計算機等起到控制的常規已知設備。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