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防霧口罩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0:51: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護及衛生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醫療防霧口罩。
背景技術:
在醫護、衛生等方面,口罩為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種防護用具,但是戴眼鏡的人員戴口罩有一個很大的不便:從口罩的上邊緣呼出的氣體上升容易導致眼鏡起霧,從而影響視線,這在需要細緻觀察時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手術過程中,如果醫生的眼鏡起霧,很容易影響醫生的視線、判斷以及操作,為患者增加較大的風險,影響手術成功率,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醫療事故,對醫生、患者及家屬都造成巨大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面描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解決以上問題中的任何一個的醫用防霧口罩。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提供能夠有效防止眼鏡起霧的醫用防霧口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醫用防霧口罩,所述醫用防霧口罩包括本體、鼻梁條和第一防霧膜,其中,所述鼻梁條設置在所述本體的第一邊部,所述第一防霧膜設置在所述本體的第一側,位於所述鼻梁條的下方、且與所述鼻梁條相鄰設置;所述第一防霧膜的上邊緣與所述本體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醫用防霧口罩還包括第二防霧膜,所述第二防霧膜設置在所述本體的第二側,位於所述鼻梁條的下方、且與所述鼻梁條相鄰設置;所述第二防霧膜的上邊緣與所述本體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防霧膜的長度與所述本體的長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防霧膜的長度與所述本體的長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防霧膜的寬度為1~2.5cm,所述第二防霧膜的寬度為1~2.5cm。
其中,所述本體包括過濾層和保護層,所述過濾層與所述保護層形狀相同、大小相等,所述過濾層的邊緣與所述保護層的邊緣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醫用防霧口罩還包括固定帶,所述固定帶與所述本體的角部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固定帶為封閉式彈性結構或者非彈性系帶結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醫用防霧口罩通過在鼻梁條的下方設置可掀起的防霧膜,使得在呼吸過程中防霧膜與皮膚貼合,避免呼出的氣體通過鼻側縫隙滲出而致使眼鏡起霧,有效確保在長時間戴口罩時仍有清晰的視線,提高手術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醫療事故的發生。
參照附圖來閱讀對於示例性實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徵和優點將變得清晰。
附圖說明
併入到說明書中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且與描述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這些附圖中,類似的附圖標記用於表示類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醫用防霧口罩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在鼻梁條下方設置一定寬度的可與皮膚貼合的薄膜,在呼氣的過程中使得薄膜與臉部皮膚貼合,從而避免眼鏡起霧,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下面結合附圖,對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醫用防霧口罩進行詳細描述。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醫用防霧口罩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1所示,該醫用防霧口罩100包括本體1、鼻梁條2和第一防霧膜3,其中,鼻梁條2設置在本體1的第一邊部,第一防霧膜3設置在本體1的第一側,位於鼻梁條2的下方、且與鼻梁條2相鄰設置;第一防霧膜3的上邊緣與本體1固定連接,且其下邊緣處於自由狀態、可被掀起。
在使用時,將第一防霧膜3在鼻梁條2的作用下貼近皮膚,長時間戴口罩後,在說話或做表情等面部活動使得皮膚與第一防霧膜3發生摩擦,產生靜電,在此作用下,第一防霧膜3與皮膚貼合;在呼氣時,呼出的氣體上升被第一防霧膜3阻擋,有效阻止氣體沿口罩與面部皮膚之間的縫隙漏出並上升至眼鏡表面而使得眼鏡起霧,確保眼鏡表層清潔,保證醫護人員的視線清晰,在做手術等重要場合提高安全係數,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
由於醫用口罩多為一次性用品,有些醫護人員喜歡一側朝外,有些醫護人員則喜歡另一側朝外戴,因此為了適應不同習慣的人員,本實用新型的醫用防霧口罩100還包括第二防霧膜(圖中未示出),位於第一防霧膜3的相對側。具體地,第二防霧膜設置在本體1的第二側,位於鼻梁條2的下方、且與鼻梁條2相鄰設置;第二防霧膜的上邊緣與本體1固定連接,且其下邊緣可被掀起。第二防霧膜的設置和使用原理與第一防霧膜3相同,只是為了適應於不同人的戴一次性口罩習慣而設置在本體1的不同面上。
為了充分發揮防止眼鏡起霧的功能,第一防霧膜3的長度與本體1的長度相同,避免由於第一防霧膜3的長度偏短而導致的呼出氣體滲出引起眼鏡起霧。相適應地,第二防霧膜的長度與本體1的長度也相同。
在一個典型的實施例中,第一防霧膜3的寬度可以選擇設置為1~2.5cm,第二防霧膜的寬度也可以選擇設置為1~2.5cm,既不會影響呼吸,又能夠確保對呼出氣體造成阻擋作用。
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醫用防霧口罩100中,其本體1可以包括過濾層和保護層,過濾層與保護層形狀相同、大小相等,過濾層的邊緣與保護層的邊緣固定連接。例如,第一防霧膜3可以設置在過濾層的外表面,則第二防霧膜設置在保護層的外表面。
另外,與普通的口罩相類似,本實用新型的醫用防霧口罩100還包括固定帶4,用於穿戴固定,固定帶4與本體1的角部固定連接。具體地,固定帶4為封閉式彈性結構或者非彈性系帶結構。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固定帶4為4個單獨的帶子,分別固定在口罩本體1的4個角部,在使用時僅需兩兩系在一起即可。
上面描述的內容可以單獨地或者以各種方式組合起來實施,而這些變型方式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僅僅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