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溫試劑盒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9:23:05 1

本實用新型屬於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恆溫試劑盒。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及應用越來越深入和普及,試劑盒是用於盛放檢測化學成分、藥物殘留、病毒種類等化學試劑的盒子,為了節約時間、方便使用、越來越多的實驗步驟與檢測方法被系統化和規範化,開發成為帶有各種功能的試劑盒,一般試劑盒中大多包含各種各樣的試劑等組分,如完整的ELISA試劑盒包括下述內容物:(1)已包被抗原或抗體的固相載體(免疫吸附劑);(2)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結合物);(3)酶的底物;(4)陰性對照品和陽性對照品(定性測定中),參考標準品和控制血清(定量測定中);(5)結合物及標本的稀釋液;(6)洗滌液,在板式ELISA中,常用的稀釋液為含0.05%吐溫20磷酸緩衝鹽水;(7)酶反應終止液。現有技術的試劑盒為簡單的盒子,將各種物質放置在盒子內,但是這種試劑盒往往因為保存或運輸中的問題,對內容物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最終檢測結果,如外界環境的影響、溫度的影響、操作過程中汙染物的帶入、粉塵雜質的進入、在操作過程中誤碰觸等,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嚴重影響,各個環節的質量保證才能充分發揮其方法學的優點。這樣就需要較多的設備和較嚴密的環境下進行工作,使得攜帶並隨時使用較為不便。
現有技術中試劑盒大多不具有控溫功能,或者即便有控溫功能,要麼結構複雜、要麼控溫裝置大部分安設在底部,造成存儲倉內溫度不均勻,影響生物製劑的存放等問題。並且,現有技術中試劑盒內存放試劑要麼是設有固定的放置槽,要麼是試劑瓶直接放置在試劑盒內,設有固定的放置槽的,往往只能用於一種系列的試劑存放,適用範圍窄,而且如果希望超出放置槽的範圍放置其它試劑,則無法固定導致使用不便;試劑瓶直接放置在試劑盒內的,雖然存放量大,但是試劑瓶之間容易發生碰撞,造成試劑的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試劑盒不具有控溫功能,或者即便有控溫功能,要麼結構複雜、要麼控溫不均勻、不設置放置槽的試劑瓶不固定,容易碰撞損壞,設置放置槽的,又不能靈活使用等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設計科學合理的恆溫試劑盒。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恆溫試劑盒,包括外套殼、恆溫層、上控溫盒、下控溫盒、儲物倉、置物槽、水管、水泵、電源;所述恆溫層位於外套殼內,包括上保溫蓋和下保溫體,上保溫蓋和下保溫體扣合連接;上保溫蓋為由上保溫內壁、上保溫外壁、網狀支撐片、上保溫插口組合形成的中空結構,上保溫蓋下部為上保溫插口,上保溫插口呈倒置的梯形,下保溫體為由下保溫內壁、下保溫外壁、網狀支撐片組合形成的中空結構,上保溫插口插入下保溫體內;所述水泵和電源連接,水管與水泵連接,所述水管包括下豎管、上豎管、橫管、連通管,所述上豎管和橫管為一體結構,固定在上保溫蓋內,下豎管與連通管固定連接,固定在下保溫體的中空結構中,在上保溫蓋和下保溫體扣合的情況下,上豎管插入連通管中;所述下保溫體內側壁與上保溫蓋內側壁不在同一平面內,下保溫體內側壁之間寬度小於上保溫蓋內側壁之間寬度,下保溫體內側壁與上保溫蓋內側壁成凸臺;上控溫盒盒體寬度小於下保溫體內側壁之間的寬度,上控溫盒上沿寬度大於下保溫體內側壁之間的寬度小於上保溫蓋內側壁之間寬度,使得上控溫盒上沿卡在凸臺上,上控溫盒懸空位於恆溫層形成的空腔內;下控溫盒寬度小於下保溫體內側壁之間的寬度,位於下保溫體內;上控溫盒、下控溫盒、下保溫體之間形成的空腔為儲物倉;所述置物槽為帶有凹槽的片狀體,鋪設在儲物倉內下控溫盒之上;所述凹槽為上部寬下部窄的階梯狀凹槽。
所述上保溫蓋和下保溫體之間設有密封墊;所述外套殼包括上套殼和下套殼,上套殼與下套殼之間的接縫處高於密封墊高度。
所述外套殼包括外殼層、保溫層、防水內層;所述保溫層位於外殼層和防水內層之間。
所述電源可以是電池,也可以是外接電源或二者的組合方式。
所述凹槽為兩層以上的階梯,優選2-4層。
所述置物槽為片狀,包括底片和位於底片上的凸起的臺階狀凹槽所述底片相對側邊緣帶有凸片或凹片,使得底片與底片能夠插接連接。
還包括限位環、彈性限位鏈;所述限位環固定在儲物倉的側壁上,限位環兩個為一組,位於儲物倉兩側側壁上,相對設置;彈性限位鏈包括彈性孔、連接鏈、掛鈎,所述彈性孔為複數個,彈性孔通過連接鏈串聯,掛鈎位於彈性孔和連接鏈形成的條形結構兩側,掛鈎與限位環鉤掛連接。
還包括控溫組件,控溫組件位於上控溫盒和下控溫盒內。
所述控溫組件可以是冰袋,也可以是暖寶、暖水袋等降溫或加溫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1.本實用新型通過上控溫盒和下控溫盒進行上下同時控溫,使得儲物倉內溫度均勻,不會發生因為溫度差導致試劑或生物樣品發生部分因為控溫較好保存完好,另一部分因為控溫較差保存不完善的問題;而且,通過利用水泵將水流輸送到上保溫蓋內,讓水循環流動,可以使空間內的溫度迅速變溫至所需溫度,使得控溫效率高,溫度均勻,而且,水流的存在還起到密封的作用,更好的保溫和防止汙染;本實用新型通過結構簡單的控溫盒和可以輕鬆取放的控溫組件,可以任意達到低溫保存或者高溫保存的目的。
2.本實用新型通過帶有高度差的接縫處和密封墊的結構,使得試劑盒達到更好的密封作用,不但更有利於保溫,而且有利於密封,避免灰塵、細菌等汙染物的進入,更好的保持了試劑盒內的潔淨。
3.本實用新型置物槽設置了階梯狀的凹槽,可以適合不同尺寸試劑瓶的設置,設置更方便牢固。所述置物槽底片的不同側面帶有凸片或凹片,使得置物槽與置物槽可以拼接在一起,這樣可以很靈活方便的調整置物槽的位置和數量,方便試劑和不同內容物的擺放。
4.通過彈性限位鏈可以有效固定試劑瓶的上部,避免在運輸或取放過程中試劑瓶倒伏碰撞。
5.本實用新型設計科學、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適宜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2置物槽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1-4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見圖1本實施例恆溫試劑盒結構示意圖:
一種恆溫試劑盒,包括外套殼1、恆溫層2、上控溫盒3、下控溫盒4、儲物倉9、置物槽5、水管6、水泵7、電源8;所述恆溫層2位於外套殼1內,包括上保溫蓋10和下保溫體11,上保溫蓋10和下保溫體11扣合連接;上保溫蓋10為由上保溫內壁12、上保溫外壁13、網狀支撐片14、上保溫插口15組合形成的中空結構,上保溫蓋10下部為上保溫插口15,上保溫插口15呈倒置的梯形,下保溫體11為由下保溫內壁16、下保溫外壁17、網狀支撐片14組合形成的中空結構,上保溫插口15插入下保溫體11內;所述水泵7和電源8連接,水管6與水泵7連接,所述水管6包括下豎管18、上豎管19、橫管20、連通管21,所述上豎管19和橫管20為一體結構,固定在上保溫蓋10內,下豎管18與連通管21固定連接,固定在下保溫體11的中空結構中,在上保溫蓋10和下保溫體11扣合的情況下,上豎管19插入連通管21中;所述下保溫體11內側壁與上保溫蓋10內側壁不在同一平面內,下保溫體11內側壁之間寬度小於上保溫蓋10內側壁之間寬度,下保溫體11內側壁與上保溫蓋10內側壁成凸臺;上控溫盒3盒體寬度小於下保溫體11內側壁之間的寬度,上控溫盒3上沿寬度大於下保溫體11內側壁之間的寬度小於上保溫蓋10內側壁之間寬度,使得上控溫盒3上沿卡在凸臺上,上控溫盒3懸空位於恆溫層2內;下控溫盒4寬度小於下保溫體11內側壁之間的寬度,位於下保溫體11內;上控溫盒3、下控溫盒4、下保溫體11之間形成的空腔為儲物倉9;所述置物槽5為帶有凹槽的片狀體,鋪設在儲物倉9內下控溫盒4之上;所述凹槽為上部寬下部窄的階梯狀凹槽。
所述外套殼1包括外殼層23、保溫層24、防水內層25;所述保溫層24位於外殼層23和防水內層25之間。
所述電源8是電池。
所述凹槽為兩層以上的階梯,優選2-4層。
所述置物槽5為片狀,包括底片和位於底片上的凸起的臺階狀凹槽所述底片相對側邊緣帶有凸片或凹片,使得底片與底片能夠插接連接。
還包括限位環26、彈性限位鏈27;所述限位環26固定在儲物倉9的側壁上,限位環26兩個為一組,位於儲物倉9兩側側壁上,相對設置;彈性限位鏈27包括彈性孔28、連接鏈29、掛鈎30,所述彈性孔28為複數個,彈性孔28通過連接鏈29串聯,掛鈎30位於彈性孔28和連接鏈29形成的條形結構兩側,掛鈎與限位環26鉤掛連接。
還包括控溫組件,控溫組件位於上控溫盒3和下控溫盒4內。
所述控溫組件31可以是冰袋,也可以是暖寶、暖水袋等降溫或加溫設備。
實施例2:
參見圖2所述置物槽5為片狀,包括底片和位於底片上的凸起的臺階狀凹槽,每一底片和其上的凹槽構成一個置物槽5,所述底片相對側邊緣帶有凸片或凹片,使得底片與底片能夠插接連接,使得置物槽5和置物槽5能夠穩固的連接在一起,這樣就可以隨意選擇置物槽5所在的位置、數量、組合排布形狀,從而隨意分配儲物倉9內的位置,以便更好的進行物品的排列。其餘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參見圖3,基於實施例1的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所述電源8為外接電源,其餘同實施例1。
當然,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