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電網現場作業指導的可穿戴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6:16:36 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穿戴智能裝備,具體講涉及一種用於電網現場作業指導的可穿戴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電網作業流程(基建安裝、巡視檢修、配網搶修)包括作業前制定詳細計劃,執行過程中嚴格按照計劃執行這樣的過程,要求作業人員具有較高的作業水平,遇到突發問題具有較強的處理能力,並具有較長的持續作業能力。隨著智能硬體技術發展,電網作業人員將採用附加智能硬體方式進行信息採集、傳輸、處理,遇到疑難問題可接收專家遠程協助。但現場作業信息種類眾多且關係複雜,作業人員將面臨海量數據,需要根據所處位置以及任務在準確的時間準確的地點提供準確的作業輔助信息,降低用戶信息獲取的複雜性,目前,現有的可穿戴式智能產品一般只是與手機無線連接為用戶提供新消息,並只能滿足接收郵件和播放音、視頻等應用,只能僅僅作為一種娛樂互動產品。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能集成現場傳感信息、可滿足現場作業需要並對現場作業提供有針對性指導的可穿戴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滿足電網現場作業工作的需要,實現基於電網現場作業的傳感信息獲取針對性指導信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電網現場作業指導的可穿戴設備。
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電網現場作業指導的可穿戴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設備包括處理裝置、電池、觸摸控制裝置、RFID感應模塊、九軸感應模塊、視頻採集模塊、衛星定位模塊、存儲器和顯示模塊;
所述處理裝置分別與觸摸控制裝置、RFID感應模塊、九軸感應模塊、視頻採集模塊、衛星定位模塊、存儲器和顯示模塊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九軸感應模塊包括用於獲取穿戴人員的位置、移動軌跡、加速度和磁場信息的三軸陀螺儀、三軸加速度計和三軸磁場感應計。
進一步的,所述電池為可穿戴設備提供電能,所述RFID感應模塊獲取作業現場設備的RFID信息,所述RFID信息來源於現場電網設備貼的RFID標籤,通過該標籤獲取該設備信息,所述信息包括位置、圖紙、設備參數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視頻採集模塊用於獲取作業現場的視頻信息,所述衛星定位模塊用於獲取作業現場的室外位置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處理裝置融合RFID信息、穿戴人員的位置、穿戴人員移動軌跡、穿戴人員加速度、磁場信息、現場視頻信息,並與處理裝置內的情景模式庫進行模式匹配,搜索當前用戶所需的現場作業指導信息,所述顯示模塊顯示作業指導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處理裝置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和雲服務端交互更新情景模式庫,以適應不同現場情景指導需要。
與最接近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設備使用方便,佩戴可穿戴設備後,可根據電網現場傳感信息,獲取電網作業指導信息,可有效提高現場工作效率,減低安全風險,支撐電力現場作業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方框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於電網現場作業指導的可穿戴設備,其特徵是,包括處理裝置、電池、觸摸控制裝置、RFID感應模塊、九軸感應模塊、視頻採集模塊、衛星定位模塊、存儲器、顯示模塊。處理裝置分別與觸摸控制裝置、RFID感應模塊、九軸感應模塊、視頻採集模塊、衛星定位模塊、存儲器、顯示模塊連接。各個步驟完成的內容如下:
電池電池為可穿戴設備提供電能,本設備裝備2塊電池,提供電池在線更換功能,作業人員發現電池電量不足提示後可在線更換電池。
RFID感應模塊獲取作業現場的RFID信息,該RFID信息來源於現場電網設備貼的RFID標籤,通過該標籤可獲取該設備信息,包括位置、圖紙、設備參數信息。
九軸感應模塊包括三軸陀螺儀,三軸加速度計,三軸磁場感應計,通過三軸陀螺儀可獲取穿戴人員的位置和移動軌跡,通過三軸加速度計可獲取穿戴人員的加速度,通過三軸磁場感應計可獲取穿戴人員的磁場信息。
視頻採集模塊獲取作業現場的視頻信息,可獲取作業人員現場環境信息,通過視頻與處理裝置情景模式庫進行模式匹配,可獲取作業室內位置信息。
衛星定位模塊提供GPS和北鬥定位,定位更加準確,可獲取作業人員的室外位置信息。
處理裝置獲取RFID信息、穿戴人員的位置、穿戴人員移動軌跡、穿戴人員加速度、現場磁場信息、現場視頻信息,與處理裝置內的情景模式庫進行模式匹配,獲取當前用戶所在室內外位置、方向、當前需要開展的作業任務以及現場設備運行情況,搜索當前用戶所需的現場作業指導信息,顯示模塊按照用戶指定格式顯示作業指導信息。
處理裝置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和雲服務端交互更新情景模式庫,以適應不同現場情景指導需要。
處理裝置採用MT6595集成晶片,該晶片採用四核Cortex-A17以及四核Cortex-A7的大小核方案,並支持超高清H.265視頻編解碼規格,支持FDD/TDD LTE網絡。
本設備存儲器負責存儲加密及壓縮後的數據,數據可更新,不可明文讀出。觸摸控制裝置用於輸入交互信息以及控制設備運行模式。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申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閱讀本申請後依然可對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種種變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換,但這些變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在申請特批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