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水淨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3:48:46 1
專利名稱:礦井水淨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礦井水淨化裝置,屬於飲用水淨化設備。
據查證,目前國內外用於淨化處理飲用水的裝置,大部分是用來淨化處理江河、湖水和自來水的,利用煤礦井下水源淨化處理為飲用水,一般採用多級大型沉澱池,經過混凝、澄清、過濾、消毒等工藝進行處理;由於,這套工藝複雜,且需設備多,佔地面積大,只適用於專業自來水廠。因此,長期以來,煤礦井下作業工人的飲水是靠自帶或由專人送到井下,不但給礦工帶來不便,而且浪費一定的人力、物力。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適用於煤礦井下,能直接淨化處理煤礦井下水源,向礦工提供飲用水的水淨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用不鏽鋼薄板組成內、外兩層過濾園筒,將混凝、澄清、過濾、吸附、分離、殺菌、消毒等水淨化處理工序綜合在一個水淨化處理裝置中完成的。本實用新型上部設有活動式上蓋,中部設有淨水出水閥門和洩汙口,下部設有三條支腿,內筒濾層由泡沫塑料、石英砂、卵石、煤焦等組成,內筒上部設有防止濾層錯亂的上篦板和尼龍濾網。外筒濾層由活性炭和適量次氯酸鈉組成,其中次氯酸鈉處於外筒濾層底部。外筒中部設有環形中篦網。內、外筒底部設有下篦板和尼龍濾網,下蓋底部設有半園球狀衝洗噴頭。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淨化處理水能力強,適應煤礦井下水源煤塵多,濁度高,細菌偏多的特點。
2、不耗能,無環境汙染。
3、具有衝洗濾層系統,定期衝洗,清除汙垢,可延長使用壽命,提高水質。
4、結構合理,工藝簡單,體積小,重量小,移動使用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附圖為礦井水淨化裝置的模式圖,圖中1——上蓋2——泡沫塑層3——上篦板4——尼龍網5——洩汙口6——內筒濾層7——衝洗噴頭8——支腿9——外筒體10——內筒體11——出水閥門
12——中篦網13——外筒濾層14——尼龍網15——下篦板16——下蓋在附圖所示實例中,採用上述方案,打開本裝置上蓋(1),加入煤礦井下水源,經內筒泡沫塑料層(2),上篦板(3)尼龍網(4),濾去水源中帶進的較大顆粒雜質,經內筒濾層(6),截留,吸附水中懸浮物、雜質和細菌,並降低水的濁度;再經下篦板(15),尼龍網(14),由喇叭形下蓋(16)空間,將水反壓到外筒濾層(13),後經中篦網(12),由出水閥門(11),流出符合要求的飲用水。根據水源和出水質量,由本裝置衝洗噴頭(7),加進淨水,反壓衝洗內筒濾層(6)和外筒濾層(13),可以將汙垢由內筒(10)上部和外筒(9)洩汙口(5)排出。
權利要求一種由內、外雙層園型濾筒組成的礦井水淨化裝置,其特徵在於內筒濾層由泡沫塑料、石英砂、卵石和煤焦組成,外筒濾層由活性炭和次氯酸鈉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可淨化處理煤礦井下水源,以做飲用水的裝置。本裝置由內、外雙層濾筒,分裝多種過濾,消毒材料組成,具有過濾、殺菌之功能,經本裝置淨化處理後的水,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規定要求,本裝置結構合理,工藝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移動使用方便,是解決煤礦井下工人飲用水的理想裝置。
文檔編號C02F1/50GK2102290SQ9120616
公開日1992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1991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1991年4月19日
發明者李安, 侯向保, 劉永義, 陳文忠, 雲登生, 廖慎遠, 程小喜 申請人:焦作礦務局機電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