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0:59:56 1
本發明屬於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青少年,青春期後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癒。它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臨床表現以好發於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一般多見於青少年面部及背部,嚴重的痤瘡的危害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常採用抗生素、性激素、維甲酸類等來治療痤瘡,雖有一定的效果,但治標不治本,並且用這些化學藥物治療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採用抗生素藥物及激素類藥物治療痤瘡存在副作用大、治標不治本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配伍科學、療效顯著、作用可靠、無副作用的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桑白皮5-15份,枙子5-15份,生地10-20份,生大黃5-15份,連翹 10-20份,茵陳10-20份,牡丹皮5-15份,生薏苡仁20-40份,雲苓20-40份,白朮10-30份,桂枝10-30份,當歸10-30份,丹皮10-30份,黃連10-30份,升麻5-15份,金銀花10-20份,小麥10-30份,大棗10-30份,薄荷5-15份,生甘草5-15份。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中藥原料及重量g配比為:桑白皮10份,枙子10份,生地15份,生大黃10份,連翹 15份,茵陳15份,牡丹皮10份,生薏苡仁30份,雲苓30份,白朮20份,桂枝20份,當歸20份,丹皮20份,黃連20份,升麻10份,金銀花15份,小麥20份,大棗20份,薄荷10份,生甘草10份。
痤瘡因血熱存在,血中之毒是由五臟蘊熱,注入血脈;另外,經絡中血氣不和,外來溼邪,熱邪損傷人體血液,導致痤瘡。因此治療痤瘡應以清熱解毒、活血祛溼為治則。
本發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配伍科學,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製取藥劑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總有效率90%,治癒率達7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桑白皮10g,枙子10g,生地15g,生大黃10g,連翹 15g,茵陳15g,牡丹皮10g,生薏苡仁30g,雲苓30g,白朮20g,桂枝20g,當歸20g,丹皮20g,黃連20g,升麻10g,金銀花15g,小麥20g,大棗20g,薄荷10g,生甘草10g。
實施例2
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桑白皮15份,枙子5份,生地20份,生大黃5份,連翹 20份,茵陳10份,牡丹皮15份,生薏苡仁20份,雲苓40份,白朮10份,桂枝30份,當歸10份,丹皮30份,黃連10份,升麻15份,金銀花10份,小麥30份,大棗10份,薄荷15份,生甘草5份。
實施例3
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桑白皮5g,枙子15g,生地10g,生大黃15g,連翹 10g,茵陳20g,牡丹皮5g,生薏苡仁40g,雲苓20g,白朮30g,桂枝10g,當歸30g,丹皮10g,黃連30g,升麻5g,金銀花20g,小麥10g,大棗30g,薄荷5g,生甘草15g。
下面結合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在本人所處醫院進行臨床療效實驗如下:
1、臨床病例選擇:挑選58例痤瘡患者,年齡15-35歲。
2、臨床症狀:多發於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初起在毛囊口,呈現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亦可演變為膿皰;此後可形成硬結樣白頭粉刺或黑頭粉刺,嚴重病例可形成硬結性囊腫;以上症狀可認定為痤瘡。
3、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將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按照傳統水煎法煎煮兩遍取汁約400ml,分早、晚兩次溫熱服用,一天一劑,七天一療程。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4、療效標準:
(1)、治癒:臨床症狀消失;
(2)、有效:臨床症狀明顯減輕;
(3)、無效:臨床症狀無改善。
5、實驗結果:
中藥治療效果:治療2-4個療程,治癒42例,有效10例,無效6例。經不良反應(ADR)安全性評價,治療期間未發生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