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5:42:46 1
專利名稱: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用於煤礦巷道安全支護中的回收形塑料錨杆的技術領 域,具體的講涉及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
背景技術:
粘接式可回收塑料錨杆,是煤礦中為防止巷道塌方而廣泛使用的安全支 護錨杆。這種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的結構,包括有託盤、金屬杆體、用於 連接該金屬杆體的套頭以及套管。套頭和套管嵌接在一起,套頭包括圓柱部 分和圓錐部分,該粘接式可回收塑料錨杆使用時,不利於樹脂的攪拌和錨固。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利於樹脂的攪拌和錨固、樹脂 密實的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所採用 的技術方案為包括託盤、金屬杆體、用於固定該金屬杆體的套頭以及套管, 所述的套頭包括兩對應側帶有平行套頭切削平面的圓柱截割體狀的套頭尾部 和圓錐狀的套頭頭部,所述的套頭尾部與套管嵌接在一起。其附加技術特徵為在所述的套頭尾部的側面設置有右旋螺旋凹槽;在 所述的套頭頭部的外壁面設置有右旋螺旋凸環;在所述的套管外壁面兩端分 別設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環,在該兩段左旋螺旋凸環之間的套管外壁面設置 有緊固突起,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環和緊固突起上設置有與所述套頭切削平面在同一平面的第一凸環切削平面,該第一凸環切削平面與套管外壁面相切;所述的緊固突起為繞套管的環形突起;所述的緊固突起為柱狀突起;在所述 的左旋螺旋凸環上設置有與第一凸環切削平面垂直且與套管外壁面相切的第 二凸環切削平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同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
優點其一,由於所述的套頭包括兩對應側帶有平行套頭切削平面的圓柱狀 截割體狀的套頭尾部和圓錐狀的套頭頭部,所述的套頭尾部與套管嵌接在一 起,套頭在轉動時,套頭頭部將樹脂袋扎破,套頭切削平面的邊緣擠壓樹脂, 能提高攪拌效果,將樹脂擠壓密實。其二,由於在套頭尾部的惻面設置有右 旋螺旋凹槽,在套頭轉動時,樹脂可以沿該右旋螺旋凹槽向後退,進入套管 外側,將套管通過樹脂固定在錨孔上;其三,由於在所述的套管外壁面兩端 分別設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環,在該兩段左旋螺旋凸環之間的套管外壁面設 置有緊固突起,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環和緊固突起上設置有與所述套頭切削 平面在同一平面的第一凸環切削平面,該第一凸環切削平面與套管外壁面相 切;在套管轉動時,位於套管頭部的左旋螺旋凸環對樹脂向前進行擠壓,使 得樹脂更加密實,為了減少錨杆行進阻力,樹脂沿第一凸環切削平面後移, 再經位於套管尾部的左旋螺旋凸環向前擠壓,使套管與錨孔中間的樹脂擠壓 密實且攪拌均勻。
圖1為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套管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的結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包括託盤1、金屬杆體 2,以及套於金屬杆體2外側的由塑料材料製成的套管3,在套管3的頂端嵌 接有由金屬材料製成的套頭4,套頭4通過內螺紋與金屬杆體2螺紋連接, 套頭4包括套頭尾部41和套頭頭部42,套頭尾部41的形狀為兩個平行的平 面沿軸向截圓柱體所得到圓柱截割體,兩側平面為切削麵43,套頭頭部42 為圓錐形。套頭尾部41與套管3嵌接在一起。為了使得樹脂能夠沿套頭4的徑向後移,在套頭尾部41的側面設置有右 旋螺旋凹槽44。為了增大攪拌效果,在套頭頭部42的外壁面設置有右旋螺旋凸環45。在套管3外壁面的前部分和後部分分別設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環31 、32, 在該左旋螺旋凸環31、 32之間的套管外壁面設置有緊固突起33,在套管3 外側面設置有與套頭切削平面43在同-平面的第一凸環切削平面34,該第 一凸環切削平面34與套管3外壁面相切。為了進一步減小樹脂後退阻力,在 左旋螺旋凸環31、 32上設置有與第一凸環切削平面34垂直的第二凸環切削 平面35,且第二凸環切削平面35與套管3外壁面相切。緊固突起33可以為繞套管的環形突起,也可以為柱狀突起,當然也可以 為如圓錐狀、臺狀或稜錐狀的突起(圖中未畫出)。當使用時,金屬杆體2通過內螺紋與套頭4連接,轉動錨杆,套頭頭部 42將置於錨孔頂端的樹脂袋扎破,套頭切削平面43的邊緣擠壓樹脂,並對 樹脂進行攪拌,將樹脂擠壓密實。樹脂沿套頭尾部41側面的右旋螺旋凹槽 44向後退,進入套管3與錨孔之間。當套管3右旋轉動時,位於前端和後端 的左旋螺旋凸環31、 32對樹脂產生向錨孔內部的推力,將樹脂擠壓密實。且 部分樹脂沿第一凸環切削平面34和第二凸環切削平面35後退,減少套管3 前進的阻力。使樹脂均勻密實的分布在套管與錨孔之間。
權利要求1、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包括託盤、金屬杆體、用於固定該金屬杆體的套頭以及套管,其特徵為所述的套頭包括兩對應側帶有平行套頭切削平面的圓柱狀截割體狀套頭尾部和圓錐狀的套頭頭部,所述的套頭尾部與套管嵌接在一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其特徵為在所述的 套頭尾部的側面設置有右旋螺旋凹槽。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其特徵為在所 述的套頭頭部的外壁面設置有右旋螺旋凸環。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其特徵為在所 述的套管外壁面兩端分別設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環,在該兩段左旋螺旋凸環 之間的套管外壁面設置有緊固突起,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環和緊固突起上設 置有與所述套頭切削平面在同一平面的第一凸環切削平面,該第一凸環切削 平面與套管外壁面相切。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其特徵為所述的緊 固突起為繞套管的環形突起。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其特徵為所述的緊 固突起為柱狀突起。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其特徵為在所述的 左旋螺旋凸環上設置有與第一凸環切削平面垂直且與套管外壁面相切的第二 凸環切削平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煤礦巷道安全支護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涉及塑料複合式可回收錨杆。其主要技術特徵為包括託盤、金屬杆體、用於固定該金屬杆體的套頭以及套管,所述的套頭包括兩對應側帶有平行套頭切削平面的圓柱狀截割體狀套頭尾部和圓錐狀的套頭頭部,所述的套頭尾部與套管嵌接在一起,套頭在轉動時,套頭頭部將樹脂袋扎破,套頭切削平面的邊緣擠壓樹脂,能提高攪拌效果,將樹脂擠壓密實並且攪拌均勻。該錨杆可廣泛應用於各種煤礦以及隧道的安全支護。
文檔編號E21D21/00GK201025048SQ20072010110
公開日2008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8日
發明者劉金莊, 英金樂 申請人:劉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