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房屋地下基礎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5:49:56 1
專利名稱:一種房屋地下基礎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房屋地下基礎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房屋建築的地下基礎和地上建築一般都是聯成一體的,即地下的基礎的鋼筋混凝土與地上的建築沒有隔斷,同時地下中具有地下水,會對地下基礎結構進行破壞,這樣當地面發生較大震動時,會導致建築物坍塌,現有的方法是增加地下基礎結構本身的重量或者在地下基礎結構中打入長樁,這兩種方法的缺點一是增加了製造成本,二是工期也較長,因此需要對此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而提供一種承載力和抗震緩衝性好,造價成本低的房屋地下基礎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房屋地下基礎結構,包括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之間設置有承載抗震層,所述的承載抗震層包括承載梁柱以及設置在承載梁柱上的承載翼板。這裡承載抗震層作為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的受力緩衝,承載翼板可以增加承載梁柱的承載能力和抗震能力。為優化上述方案採取的措施具體包括在上述的一種房屋地下基礎結構中,所述的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的側部之間還設置有緩衝層,所述的緩衝層為石棉或者浙青等材料構成。這裡緩衝層將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分開,防止受到地下基礎層形變的影響。在上述的一種房屋地下基礎結構中,所述的承載翼板橫向地設置在承載梁柱的一側或者兩側。這樣增加了承載梁柱的承載能力。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通過承載抗震層作為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的受力緩衝,承載翼板可以增加承載梁柱的承載能力和抗震能力,同時緩衝層將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分開,防止受到地下基礎層形變的影響。
圖I是本房屋地下基礎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圖I中承載抗震層結構示意圖。圖中,外部建築物I ;地下基礎層2 ;承載抗震層3 ;承載梁柱4 ;承載翼板5 ;緩衝層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如圖I和圖2所示,本房屋地下基礎結構,包括外部建築物I和地下基礎層2,外部建築物I和地下基礎層2之間設置有承載抗震層3,承載抗震層3包括承載梁柱4以及設置在承載梁柱4上的承載翼板5,這裡承載翼板5橫向地設置在承載梁柱4的一側或者兩側,這樣增加了承載梁柱4的承載能力,承載翼板5為混凝土或剛性材料構成。外部建築物I和地下基礎層2的側部之間還設置有緩衝層6 ,所述的緩衝層6為石棉或者浙青等材料構成,這裡緩衝層6將外部建築物I和地下基礎層2分開,防止受到地下基礎層2形變的影響。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定義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房屋地下基礎結構,包括外部建築物(I)和地下基礎層(2),其特徵是所述的外部建築物(I)和地下基礎層(2)之間設置有承載抗震層(3),所述的承載抗震層(3)包括承載梁柱(4)以及設置在承載梁柱(4)上的承載翼板(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房屋地下基礎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外部建築物(I)和地下基礎層(2)的側部之間還設置有緩衝層¢),所述的緩衝層(6)為石棉或者浙青等材料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房屋地下基礎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承載翼板(5)橫向地設置在承載梁柱(4)的一側或者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房屋地下基礎結構,包括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之間設置有承載抗震層,所述的承載抗震層包括承載梁柱以及設置在承載梁柱上的承載翼板,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的側部之間還設置有緩衝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通過承載抗震層作為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的受力緩衝,承載翼板可以增加承載梁柱的承載能力和抗震能力,同時緩衝層將外部建築物和地下基礎層分開,防止受到地下基礎層形變的影響。
文檔編號E02D31/08GK202559398SQ201220206739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5日
發明者陳土有 申請人:陳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