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統用地輥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8:40:51 4
專利名稱:一種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統用地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統用地輥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承、導向用裝置,特別是公開一種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 統用地輥。
背景技術:
[0002]地輥是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統中的支承、導向裝置,承擔著牽引鋼絲繩的支承 和導向作用。[0003]傳統的礦用地輥一般均採用無縫鋼管材質製作而成,為節省材料費、降低成 本,也有使用焊管做外殼,若焊接時管體外部留有焊渣則會對鋼絲繩造成損傷。金屬鋼 絲繩與以金屬為外殼的地輥都具有易生鏽,不耐酸、鹼、等化工物質腐蝕的缺憾,磨耗 較高,一般使用壽命只要1 2年,兩三個月就進行更換的也時有發生。一旦地輥表面 損壞造成拉痕,則會出現鋼絲繩在重力牽引下就會沿著拉痕的軌跡方向運動,則上遊的 鋼絲繩就會出現互絞現象,從而使運輸設備發生偏向;更有甚者是將鋼絲繩拉斷。給生 產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發明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實現局 部更換、便於安裝和維護的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統用地輥。[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統用地輥,包括地輥管 體、穿過地輥管體中心的軸,所述軸通過地輥管體兩端的軸承座與地輥管體相連,其特 徵在於所述地輥管體的外表面套有2 5塊環形分體塊組成的圓柱形筒體,所述分體塊 被所述地輥管體兩端的軸承座固定在地輥管體上。所述圓柱形筒體與地輥管體共同組成 了地輥主體。[0006]所述軸承座上設有凹槽,具體為軸承座與地輥管體兩端、分體塊組成的圓柱形 筒體的兩端的連接處設置凹槽,所述地輥管體的兩端、分體塊組成的圓柱形筒體的兩端 嵌入凹槽中。[0007]所述分體塊的每塊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環形分體塊組成圓柱形體結構套在地輥管體上, 並由軸承座固定,方便拆裝和更換,地輥分體塊之間可以互換位置;這種結構的設計便 於地輥局部磨損後局部更換,解決了地輥局部磨損需更換新地輥的問題。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0010]圖2為圖1的左視圖。[0011]圖3為圖2的A — A方向剖面圖。[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外部結構示意圖。[0013]圖5為本實用新型軸承座與地輥主體的結構示意圖。[0014]其中1、地輥管體;2、軸;3、軸承座;4、分體塊;5、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根據圖1 圖5,本實用新型包括地輥管體1、穿過地輥管體1中心的軸2,所 述軸2通過地輥管體1兩端的軸承座3與地輥管體1相連,所述地輥管體1的外表面套 有2 5塊環形分體塊4組成的圓柱形筒體,分體塊4的數量優選3塊,所述分體塊4被 所述地輥管體1兩端的軸承座3固定在地輥管體1上。所述由分體塊4組成的圓柱形筒 體與地輥管體1共同組成了本實用新型的地輥主體。所述軸承座3上設有凹槽5,具體 為軸承座3與地輥管體1兩端、分體塊4組成的圓柱形筒體的兩端的連接處設置凹槽5, 所述地輥管體1的兩端、分體塊4組成的圓柱形筒體的兩端嵌入凹槽5中。所述分體塊 4的每塊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使得分體塊與分體塊之間能相互更換位置,也便於安裝和 維護。在需要更換分體塊4時只要將地輥管體1一端的軸承座3卸下,然後取出分體塊 4,換新後重新安裝軸承座3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統用地輥,包括地輥管體、穿過地輥管體中心的軸,所 述軸通過地輥管體兩端的軸承座與地輥管體相連,其特徵在於所述地輥管體的外表面 套有2 5塊環形分體塊組成的圓柱形筒體,所述分體塊被所述地輥管體兩端的軸承座固 定在地輥管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統用地輥,其特徵在於所述軸 承座上設有凹槽,所述分體塊組成的圓柱形筒體的兩端嵌入凹槽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統用地輥,其特徵在於所述分 體塊的每塊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礦井斜巷軌道運輸系統用地輥。它包括地輥管體、穿過地輥管體中心的軸,所述軸通過地輥管體兩端的軸承座與地輥管體相連,所述地輥管體的外表面套有2~5塊環形分體塊組成的圓柱形筒體,所述分體塊被所述地輥管體兩端的軸承座固定在地輥管體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使用壽命長、實現地輥局部更換、便於安裝和維護。
文檔編號E21F13/04GK201810343SQ201020570798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1日
發明者張居華 申請人:上海科華聚氨酯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