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3:00:36 1
專利名稱: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工程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的支模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
背景技術:
地下混凝土構築物通常埋深為-4m _7m,有的甚至達_9m,如冶金工業地下電纜隧道、管廊等,這些地下構築物一般都設計有集水坑,以解決排水問題,集水坑深度在1200mm以上,大小約為2000x2000mm,因集水坑嵌套在底板基坑中,所以俗稱「坑中坑」。當地下構築物的基礎開挖到底板標高時,還需要開挖其中的集水坑,因為地下水流湧動,「坑中坑」施工難度比較大,在進行降水處理後,雖可以開挖到「坑中坑」的深度,但在降雨多發期,雨水量集中,基槽很快就泡在水裡,如果在砂質土層地區,更加造成流砂現象,護坡樁也易被衝倒,「坑中坑」灌滿流砂。採用傳統支模(或磚胎膜)方法必須等待水位降至設計標高以下,降水、清淤需要7 10天時間,模板支拆(或砌磚等)還需時日,如果期間擋不住流砂或遇暴雨,極易產生湧水造成二次施工,工期拖延會更長。中國專利CN100572686C於2008年3月13日公開了一種坑中坑支護體系的施工工藝,其中支護體系製作和架設採用沉井製作和架設,利用沉井筒壁作為坑中坑的支護體系兼作外側胎模。雖然這種施工方法有其節約模板用量等優點,但其仍屬於傳統支模範疇,依然存在繁瑣的施工工序和施工周期長的問題,更不適合地下水位較高、降水周期較長或者工程處於雨季且工期緊張,要求突擊搶工期的工程。因此已知的坑中坑支護體系的支模施工方法存在著上述種種不便和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簡化繁瑣施工工序,縮短降水周期,節約降水臺班費用的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適用於地下水位較高、降水周期較長或者工程處於雨季且工期緊張,要求突擊搶工期的工程的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a、預製「鋼板盒」
所述鋼板盒是一由四周側壁鋼板和底板鋼板垂直焊接成的敞口鋼構件,鋼板盒的長寬分別等於坑中坑的設計圖紙尺寸(淨長)加上2倍混泥土厚度(壁厚),高度等於坑中坑的深度加200mm左右的餘量,側壁鋼板和底板鋼板厚度為3mm ;
b、挖坑放置「鋼板盒」,包含以下步驟
(I)基坑降水、開挖至地下構築物的底板標高,放出坑中坑的定位控制線; (2)繼續深挖到坑中坑底板的底部標高,形成放置「鋼板盒」的坑;
(3)用施工機械把「鋼板盒」放進所挖好的坑中;
(4)在「鋼板盒」四周以及與構築物底板同時澆注墊層混凝土,使之封閉連成整體,避免泥水、流砂的湧入;
C、在「鋼板盒」內施工坑中坑的鋼筋和內模板,使之與地下構築物底板鋼筋綁紮成一體,同時澆注混凝土。本發明的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還可以採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鋼板盒的盒壁外側上下焊有兩道角鋼加強筋。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b (3)中,由於坑內很快會有滲水,水的浮力使「鋼板盒」漂浮,此時可在鋼板盒內壓入砂袋使其穩固。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的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具有以下優點
1、簡化繁瑣施工工序,縮短降水周期,可節約降水臺班費用;
2、特別適用於地下水位較高、降水周期較長或者工程處於雨季且工期緊張,要求突擊搶工期的工程。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鋼板盒的平面示意 圖2為圖1的A-A剖視 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圖中I鋼板盒長度,2鋼板盒寬度,3鋼板盒高度,4角鋼。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本發明的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包括以下步驟
現請看圖1 圖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鋼板盒的平面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1、預先製作「鋼板盒」,因「鋼板盒」是作為「坑中坑」的外模板,所以「鋼板盒」的長寬分別等於「坑中坑」的設計圖紙尺寸(淨長)加上2倍混泥土厚度(壁厚),高度等於「坑中坑」的深度加200mm左右的餘量(因地下構築物底板墊層厚度100mm,為防止打墊層時流入水泥砂漿還需另加高度餘量),如「坑中坑」長*寬*高為2000*2000*1000mm,牆板混凝土厚度為200mm,「鋼板盒」的長*寬*高(L*D*H)製作尺寸分別為2400*2400*1200mm。鋼板厚度3mm焊接成型,並在盒壁外側上下焊兩道角鋼加強筋,加強筋的作用有兩點
(1)薄壁板在焊接、運輸、吊裝等過程中易變形,甚至焊縫被拉裂,加強筋增加「鋼板盒」的整體剛度;
(2)因坑內集水的浮力使「鋼板盒」漂浮難以定位牢固,盒壁四周外側有了加強筋,可以與隨即封墊層的混凝土結合形成錨固力。
2、基坑降水、開挖至地下構築物的底板標高,然後放出「坑中坑」的定位控制線,繼續深挖到「坑中坑」底板的底部標高,隨即用吊車把「鋼板盒」放進所挖好的坑中。由於坑內很快會有滲水,水的浮力使「鋼板盒」漂浮,這時可在盒內壓入砂袋穩固,並迅速在「鋼板盒」四周以及與構築物底板同時澆注墊層混凝土,使之封閉連成整體,避免泥水、流砂的湧入。3、在「鋼板盒」內施工「坑中坑」的鋼筋和內模板,使之與地下構築物底板鋼筋綁紮成一體、同時澆注混凝土。本發明的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在河北唐山遷鋼二冷軋取向矽鋼項目,建設場地屬西沙河階地,砂土、粉砂地質狀況。地下水類型為潛水,含水層主要為砂層,土方開挖正處降雨多發期,且雨水量集中,地下電纜隧道底板標高-4. 7m -5. 9m,集水坑底板標高-6. 9m -7. 2m。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挖至-4. 7m出現滲水,安排降水施工,同時對產生的明水進行開槽外導,引導至基槽外一較深集水坑,並用水泵及時外引到廠區下水管道外排。對集水坑採取先降水再開挖的原則進行施工。降水初顯效果後,再進行的第二次開挖中,還未能挖到設計標高就出現流沙,且開挖過程中,所挖基坑截面積在流沙的作用下越來越大。增加水泵進行明排水,局部流沙現象加劇,護坡樁被衝倒,開挖完的基槽一片狼藉。採用本發明的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製作了 「鋼板盒」,經現場使用效果非常好,解決瓶頸問題,搶回工期。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明之用,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於本發明的範疇,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a、預製「鋼板盒」 所述鋼板盒是一由四周側壁鋼板和底板鋼板垂直焊接成的敞口鋼構件,鋼板盒的長寬分別等於坑中坑的設計圖紙尺寸加上2倍混泥土厚度,高度等於坑中坑的深度加200mm的餘量,側壁鋼板和底板鋼板厚度為3mm ; b、挖坑放置「鋼板盒」,包含以下步驟 (1)基坑降水、開挖至地下構築物的底板標高,放出坑中坑的定位控制線; (2)繼續深挖到坑中坑底板的底部標高,形成放置「鋼板盒」的坑; (3)用施工機械把「鋼板盒」放進所挖好的坑中; (4)在「鋼板盒」四周以及與構築物底板同時澆注墊層混凝土,使之封閉連成整體,避免泥水、流砂的湧入; c、在「鋼板盒」內施工坑中坑的鋼筋和內模板,使之與地下構築物底板鋼筋綁紮成一體,同時澆注混凝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鋼板盒的盒壁外側上下焊有兩道角鋼加強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b (3)中,可在鋼板盒內壓入砂袋使其穩固。
全文摘要
一種地下混凝土構築物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預製「鋼板盒」,b挖坑放置「鋼板盒」,包含以下步驟(1)基坑降水、開挖至地下構築物的底板標高,放出坑中坑的定位控制線;(2)繼續深挖到坑中坑底板的底部標高,形成放置「鋼板盒」的坑;(3)用施工機械把「鋼板盒」放進所挖好的坑中;(4)在「鋼板盒」四周以及與構築物底板同時澆注墊層混凝土,使之封閉連成整體,避免泥水、流砂的湧入,c在「鋼板盒」內施工坑中坑的鋼筋和內模板,使之與地下構築物底板鋼筋綁紮成一體,同時澆注混凝土。本發明的基礎底板中的坑中坑快速支模法具有簡化施工工序,適用於地下水位較高、降水周期較長工程的優點。
文檔編號E02D29/045GK103015456SQ20111028084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1日
發明者王亮, 王治軍, 蘇元洪, 周煜源 申請人:五冶集團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