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祖忽必烈簡介 忽必烈是怎麼死的?
2023-11-06 12:23:57 2
人物檔案
中文名:孛兒只斤·忽必烈
外文名:Хубилай хаан
別名:薛禪可汗
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廟號:世祖
國籍:大蒙古國/元朝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漠北草原
出生時間:公元1215年
去世時間:公元1294年
祖父:鐵木真(成吉思汗)
父親:拖雷
母親:唆魯禾帖尼
職業:可汗,皇帝
信仰:藏傳佛教
主要成就:建立元朝;消滅南宋大理;統一全國改革政體;首創行省制度定都大都;開鑿大運河
繼承者: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
陵寢:密藏無考
元成祖忽必烈,全名孛兒只斤·忽必烈,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成吉思汗的孫子,監國託雷的第四個兒子,元憲宗蒙哥的同母弟弟,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後代中極其出名的一個,他不僅僅是大蒙古國的末代大汗,同時也是一位效仿漢制,一手建立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同時也是元成祖。
忽必烈生於公元1294年,也許是因為年少的他僅僅只是蒙古貴族的其中一個,並不顯眼,所以少年時代的忽必烈到底是什麼模樣,已經沒有詳盡的史料記載。忽必烈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在於他的哥哥蒙哥繼承大汗之位後。
「思大有為於天下」,是忽必烈青年時代的志向,長兄蒙哥當上大汗之後,忽必烈被封王爵。因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長且賢」,蒙哥即位後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負責總領漠南漢地事務。
忽必烈早期是一位極其尊崇儒學漢學的蒙古人,這一點可以從他後來效仿漢制建立元朝就可以看出。在這段時間,他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如劉秉忠、許衡、姚樞、郝經、張文謙、竇默、趙璧等等,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
公元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徵討大理,大軍從陝西出發,最早忽必烈要求大理國投降歸附,大理國先是拒絕的,後來忽必烈命令軍隊強攻,於公元1254年攻克大理國,大理國王段智興投降,大理併入蒙古國版圖。
公元1260年,蒙哥去世,當時蒙哥異母弟弟告知了忽必烈這個消息,並請求他返回北方繼承汗位。忽必烈此時正在進攻南宋,想著一定要將南宋攻破,才好有功而返。後來忽必烈的幼子徵集士兵,密謀登頂,當日即調轉北伐,最終於開平即汗位。公元1271年,改「大蒙古」國號為元,1272年遷都元大都。
忽必烈在前期實行了漢朝所推崇的仁政,使得中國得到了修養聲息,後來因為漢族人叛亂,對漢朝人失去信任,於是開始實行「四個等級」的種族制度,以色目人取代漢人,那個時期種族歧視極為嚴重。
公元1281 年,忽必烈的愛妻察必去世,公元1286年忽必烈親自選定的繼承人真金也英年早逝。親人的去世,給忽必烈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打擊,他此後酗酒暴食,體重迅速增加,越來越肥胖,後來終於在公元1294年2月18日,因為這些而引起的疾病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