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巖研磨鑽頭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05:48:48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石油開採、礦山、地質鑽探領域中使用的硬巖研磨鑽頭。
背景技術:
現有的牙輪鑽頭由牙輪、牙掌組成,牙輪安裝在牙掌下端的軸頸上,牙掌上部連接有一個鑽體,鑽井時鑽頭高速旋轉,牙輪交替與井底研磨,產生的碎渣被牙輪攜帶鑽體上端,排屑效率低,嚴重影響鑽井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硬巖研磨鑽頭,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硬巖研磨鑽頭,包括頂部設置有鑽體的牙掌和轉動設置在所述牙掌下端的牙輪,所述牙輪表面設置多個牙齒,所述牙掌內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由下至上逐漸收縮,所述空腔內表面和所述牙掌外側表面分別設置有螺紋狀的內排屑槽和外排屑槽,所述牙掌上部開設有與所述空腔相通的排屑口。
為了方便鑽井泥漿的注入,在所述鑽體與所述牙掌的中心軸向設置與所述空腔相通的通孔。
考慮到提高該鑽頭的排屑能力,所述內排屑槽與所述外排屑槽的旋向相同且與鑽頭旋轉方向相反,這樣在鑽頭旋轉時,內排屑槽與所述外排屑槽起到類似螺紋鑽頭般的效果,大大增強了排屑能力。
作為進一步強化排屑能力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空腔內最大內徑與最小內徑之比為1:0.6~0.4。
為了方便內部空腔中的碎屑排出,所述排屑口傾斜向下設置,其內壁與軸向的夾角為45°~90°。
在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鑽頭時,可選擇多種型號,所述內排屑槽與所述外排屑槽的寬度為20-200mm,可以用來針對不同地質條件的情況。
進一步優化方案是在所述內排屑槽與所述外排屑槽的刃部設置耐磨金屬塊。防止在鑽頭高速旋轉時迅速磨損排屑槽,延長其使用壽命。
綜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其具有的內外排屑槽,能夠將鑽頭底部的碎屑迅速攜帶至鑽頭上方並進一步排出,從而增加了鑽井效率和速度,非常實用且製造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半剖圖;
其中,1鑽體、2牙掌、3牙輪、4牙齒、5通孔、6外排屑槽、7內排屑槽、8排屑口、9耐磨塊。
具體實施方式
現通過附圖進一步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法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該硬巖研磨鑽頭包括在頂部設置有鑽體1的牙掌2和轉動設置在所述牙掌2下端的牙輪3,所述牙輪3表面設置多個牙齒4,所述牙掌3內具有空腔,所述鑽體1與所述牙掌2的中心軸向設置與所述空腔相通的通孔5,所述空腔由下至上逐漸收縮,其內最大內徑與最小內徑之比為1:0.5,所述空腔內表面和所述牙掌2外側表面分別設置有螺紋狀的內排屑槽7和外排屑槽6,所述內排屑槽7與所述外排屑槽6的旋向相同且與鑽頭旋轉方向相反,所述內排屑槽7與所述外排屑槽6的寬度為100mm,所述牙掌2上部開設有與所述空腔相通的排屑口8,所述排屑口8傾斜向下45°設置。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個案,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包括但不限於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符合本發明權利要求書且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