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12:58:32 1
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鵝代謝實驗器具,尤其是一種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包括六面體的架體,固定在架體上的前圍欄、墊網板以及門;其中:所述架體後面設置有後圍欄,後圍欄固定在套筒Ⅰ上,套筒Ⅰ從前後移動導杆的後端穿設在前後移動導杆上,該前後移動導杆的前端固定在架體上;所述架體左右側面均設置有側面擋板,一塊側面擋板固定在架體一側;另一塊側面擋板固定在套筒Ⅱ上,套筒Ⅱ從左右移動導杆的一端穿設在左右移動導杆上,該左右移動導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架體上或固定在固定於架體上的側面擋板上。本實用新型由於所述結構而具有的優點是:提高了實驗精度、降低了實驗成本、適於不同日齡鵝和不同種類鵝進行代謝實驗。
【專利說明】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鵝代謝實驗器具,具體是一種提高實驗精度、降低實驗成本、適於不同日齡鵝和不同種類鵝的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
【背景技術】
[0002]我國養鵝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肉鵝產業成為我國農業中十分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鵝肉、鵝絨、鵝油分別是經濟價值極高的食品、羽絨品、化工原料。鵝肉及其加工產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安全、無殘留,深受我國消費者喜歡,市場需求與發展潛力巨大。
[0003]近幾年來,國內外相關的學者及企業家在鵝的良種繁育、飼養管理、種蛋孵化、飼料加工、疾病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相應的一些成果。但是,我國畜禽營養與飼料研究課題一直集中在豬、雞和奶牛等方面,而有關鵝的消化生理、營養、飼養及飼料配製技術的系統研究仍處於剛剛開始的狀態,尤其是鵝飼料營養標準的缺乏制約著養鵝業的發展。在鵝業的飼養過程中,國內和養殖戶企業配製肉鵝飼料主要根據傳統經驗配製,或者參考肉雞的飼養、肉鴨飼養標準以及參考國家標準進行飼喂,這種做法缺乏規範性、科學性,誤差很大,致使鵝的生產性能得不到充分發揮,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
[0004]進行鵝代謝試驗,通過精確計算其採食量和糞尿排出量,準確評定鵝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和飼料養分利用率是制定肉鵝飼養標準最為重要的基礎工作。因此,設計適宜的鵝代謝籠可以為鵝消化代謝的研究提供適宜的工具。目前鵝代謝籠是採用一個可打開的網狀籠體,然後在籠體下方放置收集板進行鵝代謝實驗。由於該結構的代謝籠製成之後就決定了籠內空間,只能適於一種體積或相同日齡的鵝作代謝實驗,無法調節籠內空間大小;在使用過程中,鵝很容易將排洩物排至代謝籠外,使得實驗精度較低;不同日齡或不同類型鵝只大小決定了料槽和水槽位置的差異,需要進行靈活調整;為了適應不同種類或不同日齡鵝作代謝實驗的需要,就需要適應不同種類或不同日齡鵝的代謝籠,使得實驗成本高。
[0005]綜上所述,現有技術的鵝代謝籠實驗精度低、實驗成本高、同一代謝籠無法適用於不同日齡鵝和不同種類鵝代謝實驗的需要。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實驗精度、降低實驗成本、適於不同日齡鵝和不同種類鵝的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
[0007]為實現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包括六面體的架體,固定在架體前面的前圍欄,固定在架體底部的墊網板,安裝在架體頂部的門,該門在外力作用下開啟或關閉;其中:
[0008]所述架體後面設置有後圍欄,後圍欄固定在套筒I上,套筒I從前後移動導杆的後端穿設在前後移動導杆上,該前後移動導杆的前端固定在架體上,在外力作用下後圍欄沿前後移動導杆前後移動;
[0009]所述架體左右側面均設置有側面擋板,一塊側面擋板固定在架體一側;另一塊側面擋板固定在套筒II上,套筒II從左右移動導杆的一端穿設在左右移動導杆上,該左右移動導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架體上或固定在固定於架體上的側面擋板上,在外力作用下固定在套筒II上的側面擋板沿左右移動導杆左右移動;
[0010]所述前圍欄上設置有至少兩排掛鈎;
[0011]所述墊網板的下方設置有用於排洩物收集的收集盤;
[0012]需要縮小架體內部空間時,首先推動固定在套筒II上的側面擋板沿左右移動導杆移動,使該側面擋板的一端落入後圍欄的欄杆空隙內,然後推動後圍欄沿前後移動導杆向前移動,達到縮小架體內部空間的目的;在已經縮小架體內部空間的基礎上需要擴大架體內部空間時,首先推動後圍欄沿前後移動導杆向後移動,使固定在套筒II上的側面擋板一端完全退出後圍欄的欄杆空隙,然後推動固定在套筒II上的側面擋板沿左右移動導杆移動,實現擴大架體內部空間的目的。
[0013]由於上述結構,使得代謝籠內部空間可調,同一個代謝籠可以適於不同日齡鵝和不同種類鵝進行代謝實驗,降低了實驗成本;同時由於設置的多排掛鈎,可以根據不同日齡鵝和不同種類鵝進行調節料槽和水槽的高度,滿足不同日齡鵝和不同種類鵝只的需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套筒I與前後移動導杆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套筒II與左右移動導杆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套筒與前圍欄的欄杆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架體;2、如圍欄;3、塾網板;4、門;5、後圍欄;6、套筒I ;7、如後移動導杆;8、側面擋板;9、套筒II ;10、左右移動導杆;11、掛鈎;12、門軸套;13、後擋板;14、把手;15、收集盤;16、支撐架;17、滾輪;18、連接橫杆。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參見附圖1至4,一種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包括六面體的架體1,固定在架體I前面的前圍欄2,固定在架體I底部的墊網板3,安裝在架體I頂部的門4,該門4在外力作用下開啟或關閉;其中:
[0022]所述架體I後面設置有後圍欄5,後圍欄5固定在套筒I 6上,套筒I 6從前後移動導杆7的後端穿設在前後移動導杆7上,該前後移動導杆7的前端固定在架體I上,在外力作用下後圍欄5沿前後移動導杆7前後移動;
[0023]所述架體I左右側面均設置有側面擋板8,一塊側面擋板8固定在架體I 一側;另一塊側面擋板8固定在套筒II 9上,套筒II 9從左右移動導杆10的一端穿設在左右移動導杆10上,該左右移動導杆10的另一端固定在架體I上或固定在固定於架體I上的側面擋板8上,在外力作用下固定在套筒II 9上的側面擋板8沿左右移動導杆10左右移動;
[0024]所述前圍欄2上設置有至少兩排掛鈎11 ;
[0025]所述墊網板3的下方設置有用於排洩物收集的收集盤15 ;[0026]需要縮小架體I內部空間時,首先推動固定在套筒II 9上的側面擋板8沿左右移動導杆10移動,使該側面擋板8的一端落入後圍欄5的欄杆空隙內,然後推動後圍欄5沿前後移動導杆7向前移動,達到縮小架體I內部空間的目的;在已經縮小架體I內部空間的基礎上需要擴大架體I內部空間時,首先推動後圍欄5沿前後移動導杆7向後移動,使固定在套筒II 9上的側面擋板8—端完全退出後圍欄5的欄杆空隙,然後推動固定在套筒II 9上的側面擋板8沿左右移動導杆10移動,實現擴大架體I內部空間的目的。在該實施例中,代謝籠內部空間可調,同一個代謝籠可以適於不同日齡鵝和不同種類鵝進行代謝實驗,降低了實驗成本;同時由於設置的多排掛鈎,可以滿足不同日齡鵝和不同種類鵝進行調節料槽和水槽的高度,適宜不同日齡和不同品種鵝只需要。掛鈎11是用於懸掛料槽和水槽的,便於適應不同高度的鵝只進行採食和飲水需要。
[0027]為便於門的開啟或關閉,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門4的門軸安裝在與門軸匹配的門軸套12內,該門軸套12固定在架體I頂部的邊框上。
[0028]為使得在代謝試驗中,鵝不將排洩物噴射出代謝籠外,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後圍欄5處的架體I上固定有後擋板13,該後擋板13位於後圍欄5的外側。
[0029]為便於推動側面擋板8,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固定在套筒II 9上的側面擋板8上固定有把手14。
[0030]為便於收集盤15與代謝籠一體搬運,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架體I底部固定在支撐架16上,收集盤15擱置在支撐架16上,該收集盤15位於支撐架16與墊網板3之間。
[0031]為使得整個代謝籠移動輕便,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支撐架16底部安裝有滾輪17。
[0032]為進一步調節料槽和水槽高度,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掛鈎11固定在連接橫杆18上,連接橫杆18固定在套筒上,該套筒穿入前圍欄2的欄杆後由螺杆固定在欄杆上。顯然,該螺杆固定結構也完全適用於套筒I與前後移動導杆和套筒II與左右移動導杆。
[0033]為防止鵝的排洩物漏出收集盤15,所述收集盤15的邊沿超出墊網板3的邊沿。當然,在該實施例中,收集盤15僅在長度方向超出墊網板3也是可以的。
[0034]顯然,上述描述的所有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疇。
[0035]綜上所述,本結構提高了實驗精度、降低了實驗成本、適於不同日齡鵝和不同種類鵝進行代謝實驗。
【權利要求】
1.一種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包括六面體的架體(1),固定在架體(I)前面的前圍欄(2),固定在架體(I)底部的墊網板(3 ),安裝在架體(I)頂部的門(4 ),該門(4 )在外力作用下開啟或關閉;其特徵在於:所述架體(I)後面設置有後圍欄(5),後圍欄(5)固定在套筒I (6)上,套筒I (6)從前後移動導杆(7)的後端穿設在前後移動導杆(7)上,該前後移動導杆(7)的前端固定在架體(I)上,在外力作用下後圍欄(5 )沿前後移動導杆(7 )前後移動; 所述架體(I)左右側面均設置有側面擋板(8),一塊側面擋板(8)固定在架體(I)一側;另一塊側面擋板(8)固定在套筒II (9)上,套筒II (9)從左右移動導杆(10)的一端穿設在左右移動導杆(10)上,該左右移動導杆(10)的另一端固定在架體(I)上或固定在固定於架體(I)上的側面擋板(8)上,在外力作用下固定在套筒II (9)上的側面擋板(8)沿左右移動導杆(10)左右移動; 所述前圍欄(2)上設置有至少兩排掛鈎(11); 所述墊網板(3)的下方設置有用於排洩物收集的收集盤(15);需要縮小架體(I)內部空間時,首先推動固定在套筒II (9)上的側面擋板(8)沿左右移動導杆(10)移動,使該側面擋板(8)的一端落入後圍欄(5)的欄杆空隙內,然後推動後圍欄(5)沿前後移動導杆(7)向前移動,達到縮小架體(I)內部空間的目的;在已經縮小架體(I)內部空間的基礎上需要擴大架體(I)內部空間時,首先推動後圍欄(5)沿前後移動導杆(7)向後移動,使固定在套筒II O)上的側面擋板(8) —端完全退出後圍欄(5)的欄杆空隙,然後推動固定在套筒II O)上的側面擋板(8)沿左右移動導杆(10)移動,實現擴大架體(I)內部空間的目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其特徵在於:所述門(4)的門軸安裝在與門軸匹配的門軸套(12)內,該門軸套(12)固定在架體(I)頂部的邊框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其特徵在於:所述後圍欄(5)處的架體(I)上固定有後擋板(13),該後擋板(13)位於後圍欄(5)的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在套筒II(9)上的側面擋板(8)上固定有把手(1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其特徵在於:所述架體(I)底部固定在支撐架(16)上,收集盤(15)擱置在支撐架(16)上,該收集盤(15)位於支撐架(16)與墊網板(3)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架(16)底部安裝有滾輪(17)。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其特徵在於:所述掛鈎(11)固定在連接橫杆(18)上,連接橫杆(18)固定在套筒上,該套筒穿入前圍欄(2)的欄杆後由螺杆固定在欄杆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鵝代謝實驗用代謝籠,其特徵在於:所述收集盤(15)的邊沿超出墊網板(3)的邊沿。
【文檔編號】A01K1/03GK203467382SQ201320542569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日
【發明者】謝友慧, 羅藝, 盧茵, 陳明君, 王海威, 彭祥偉, 李琴 申請人:重慶市畜牧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