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20:00:52 3
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能夠擱放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的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它是在上下2個相同環形圈的周圍,經焊接固定4或3根擱放架立柱杆,擱放架立柱杆的下端向外彎曲成八字形狀,上端各有1顆固定螺釘。本實用新型的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使用簡便,壽命長,能夠使收捕籠發揮出它應有的功能。使之十分省心省事,大大地減輕了人工飼養蜜蜂的工作量。
【專利說明】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養蜂用具,尤其是能夠擱放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的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
【背景技術】
[0002]當蜜蜂群體強壯時,它們的自然生活習性需要分為2群或多群,特別是在每一年的春季,蜜蜂群體普遍會自然分蜂(離巢飛逃)。另外,當有某種病蟲害或某種敵害威脅著蜜蜂群體時,蜜蜂群體也會離巢飛逃。由於蜜蜂群體出現自然分蜂和群體離巢飛逃時,沒有先兆,瞬間即可發生,通常,蜜蜂群體會在I?3分鐘的時間內即刻離巢,另尋新居,人為將無法預測和無法控制這種局面的發生,苦不堪言,損失巨大。本公司發明的《蜜蜂蜂王和群體飛逃收捕籠》(中國專利號:201410282448.7,201420336131.2),解決了以上的技術難題。但是,在現有的人工養蜂用具中,卻沒有能夠擱放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的擱放架,造成收捕籠無法安放,使收捕工作難於進行,不利於蜜蜂養殖業健康、快速地發展。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的養蜂用具中,沒有能夠擱放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的擱放架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該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能夠擱放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使用鋼筋或金屬管材,按照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的形狀和大小,選用直徑適當的鋼筋或管徑、壁厚適當的金屬管材,製成4或3根擱放架立柱杆,擱放架立柱杆的上端各有I顆固定螺釘,用於固定收捕籠,下端彎曲成八字形狀,便於擱放平穩。使用與擱放架立柱杆相同的金屬材料,製作2個環形圈,環形圈的形狀為圓形、多角形或方形,用於連接擱放架立柱杆。在上下2個相同環形圈的周圍,經焊接固定4或3根擱放架立柱杆,擱放架立柱杆的下端向外彎曲成八字形狀,上端各有I顆固定螺釘,達到能夠擱放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的目的。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時,將收捕籠擱放在擱放架的上面,適度擰緊每根擱放架立柱杆上端的固定螺釘,使球形底的收捕籠能夠平穩地擱放,這樣,就能夠使收捕籠發揮出它應有的功能,以避免因蜜蜂離巢飛逃所造成的巨大損失,有利於蜜蜂養殖業健康、快速地發展,使蜜蜂更好地為農作物和果樹授粉,以及蜜蜂為人們提供更多的蜂產品。本實用新型的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使用簡便,壽命長,使之十分省心省事,大大地減輕了人工飼養蜜蜂的工作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演示圖。
[0009]圖中,1.擱放架立柱杆,2.固定螺釘,3.環形圈,4.收捕籠。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在圖1所示實施例中,在上下2個相同環形圈(3)的周圍,經焊接固定4或3根擱放架立柱杆(I),擱放架立柱杆(I)的下端向外彎曲成八字形狀,上端各有I顆固定螺釘
(2),達到能夠擱放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的目的。
[0011]在圖2所示的演示圖中,使用時,將收捕籠擱放在擱放架的上面,適度擰緊每根擱放架立柱杆(I)上端的固定螺釘(2),使球形底的收捕籠能夠平穩地擱放,這樣,就能夠使收捕籠發揮出它應有的功能,以避免因蜜蜂離巢飛逃所造成的巨大損失。
【權利要求】
1.一種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由鋼筋或金屬管材製成,其特徵是:在上下2個相同環形圈的周圍,經焊接固定4或3根擱放架立柱杆,擱放架立柱杆的下端向外彎曲成八字形狀,上端各有I顆固定螺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群體飛逃收捕籠擱放架,其特徵是:環形圈的形狀為圓形、多角形或方形。
【文檔編號】A01K55/00GK203985545SQ201420355546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張 誠, 張克思, 張友富 申請人:成都誠克兄弟蜂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