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a大功率直流接觸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17:16:47 1
專利名稱:400a大功率直流接觸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配件技術領域,具體的來說涉及一種可以控制直流電動機通斷的大功率直流接觸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大功率接觸器,主要是由磁路部分、傳動部分和接觸分部構成,傳動部分的導向距離過長,金屬之間的接觸面積大,傳動部分運動需要克服較大阻力,產品功耗大。且接觸部分易產生電弧,安全性能和絕緣性能大大降低,工作不可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質量可靠、動作靈活、負載電流大、不產生電弧的大功率直流接觸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400A大功率直流接觸器,包括兩個並排設置的靜觸頭,靜觸頭下方設置有可與靜觸頭觸接的動觸頭,靜觸頭和動觸頭設置在一密封陶瓷腔體內,動觸頭下方連接一往復驅動機構。往復驅動機構包括一可上下活動的軸,動觸頭安裝在軸上,軸上套有靜鐵芯和動鐵心,靜鐵芯設置在動鐵心上方,靜鐵芯上方的軸上套有壓縮彈簧,動鐵心位置的軸上設置有復位彈簧,靜鐵芯和動鐵外側設置有導向管,導向管外側設置有線圈,線圈連接一節能控制板。陶瓷腔體內充有氫氣。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接觸器可承載400A,320VDC電流的通斷,外形小,陶瓷密封觸點倉,內部充入氫氣,大負載通斷時不易產生電弧,強磁滅弧,帶節能板,線圈溫升極低,觸點倉與線圈及其它塑料件充分隔離,使得觸點倉內無汙染氣體源。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400A大功率直流接觸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看圖1,外殼1內頂部設置有兩個靜觸頭19,兩個靜觸頭19並排設置,靜觸頭19 頸部設置有焊接圈18,靜觸頭下方為動觸頭17,動觸頭17可以上下運動來接觸靜觸頭19, 靜觸頭19和動觸頭17設置在一個陶瓷腔體2內,在陶瓷腔體2內充有氫氣,可以有效防止電弧的產生。[0013]動觸頭17連接一軸15,軸15套有靜鐵芯14和動鐵心12,靜鐵芯14設置在動鐵心12上方,靜鐵芯14上方的軸上套有壓縮彈簧16,動鐵心12位置的軸上設置有復位彈簧 13,靜鐵芯和動鐵外側設置有導向管11,導向管11外側設置有線圈6。線圈6纏繞在骨架7 上,線圈6和軸15的底部設置有一線路板罩8,線路板罩8下方設置有一節能PCB板9,節能PCB板9下方填充有環氧樹脂層10,節能PCB板9為節能控制板,可以在短時間內供給線圈一個較大的啟動功率使其接觸吸合,然後給線圈提供一個較小的功率來保持,從而實現節能的作用。在陶瓷腔體2下方設置有連接圈3,用於連接下方部件。連接圈3連接一固定板 4,固定板4設置在線圈上方。在線圈的最外側為軛鐵5,用於固定結構。外殼1則罩在所有部件的最外側。圖1中所示的為線圈不通電時的原始狀態,當線圈通電後,動鐵芯17往上運動帶動動觸頭往上運動,與兩靜觸頭19接觸,從而使得兩靜觸頭接通。當線圈斷電後,此時復位彈簧13將動鐵芯頂下來,使得動觸頭與靜觸頭斷開。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1.400A大功率直流接觸器,包括兩個並排設置的靜觸頭,靜觸頭下方設置有可與靜觸頭觸接的動觸頭,其特徵在於,靜觸頭和動觸頭設置在一密封陶瓷腔體內,動觸頭下方連接一往復驅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400A大功率直流接觸器,其特徵在於,往復驅動機構包括一可上下活動的軸,動觸頭安裝在軸上,軸上套有靜鐵芯和動鐵心,靜鐵芯設置在動鐵心上方,靜鐵芯上方的軸上套有壓縮彈簧,動鐵心位置的軸上設置有復位彈簧,靜鐵芯和動鐵外側設置有導向管,導向管外側設置有線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400A大功率直流接觸器,其特徵在於,陶瓷腔體內充有氫氣。
專利摘要400A大功率直流接觸器,包括兩個並排設置的靜觸頭,靜觸頭下方設置有可與靜觸頭觸接的動觸頭,靜觸頭和動觸頭設置在一密封陶瓷腔體內,動觸頭下方連接一往復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接觸器可承載400A,320VDC電流的通斷,外形小,陶瓷密封觸點倉,內部充入氫氣,大負載通斷時不易產生電弧,強磁滅弧,帶節能板,線圈溫升極低,觸點倉與線圈及其它塑料件充分隔離,使得觸點倉內無汙染氣體源。
文檔編號H01H50/54GK202268309SQ20112041428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6日
發明者丁贇, 周軍, 曾祥明, 陳旭東 申請人:上海西艾愛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