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及應用與流程
2023-11-30 23:13:56 2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炎症是機體最基本的抗損傷反應,任何能夠引起組織損傷的因素都可成為炎症的原因。其臨床特徵為紅、腫、熱、痛,是致炎因子刺激具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對局部損傷的反應。炎症有三個不同時相:第一時相為急性或炎症早期,該時期血管受到刺激,血管內皮間隙擴大,血管壁通透性增強,白細胞和蛋白質等滲出到組織間隙,造成組織腫脹,因此,腫脹是炎症早期的重要指標;第二時相為炎症中期,以血小板黏附及白細胞遊走為特點,與免疫反應緊密相關;第三時相為慢性炎症或炎症的後期,該時期內皮細胞、纖維母細胞和實質細胞等增生,形成肉芽組織增生,以纖維組織增生、肉芽腫形成為特點。目前普遍使用的抗炎藥大多為西藥,而西藥使用後有一定的副作用,對身體造成慢性傷害。
赬桐為馬鞭草科大青屬植物赬桐 Clerodendrum japonicum(Thunb.)Sweet.,又名紅龍船、荷苞花、抽須紅、木通蓮、珍珠梧桐、「個朋被」(廣西壯族語),為廣西常用壯藥,藥用部位為根,《中華本草》、《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記載其味甘,性涼,全株均可入藥,其花可安神、止血,主治心悸失眠、痔瘡出血;葉具有祛風散瘀、解毒消腫等功效,主治偏頭痛、跌打瘀腫、癰腫瘡毒;根、莖可清肺熱、利小便、涼血止血,臨床用於肺熱咳嗽、熱淋、小便不利、咳血、尿血、痔瘡出血、風溼骨痛的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赬桐根作為廣西的民間壯藥材,雖然在壯族民間有一定的應用,但至今仍沒有進行很好地開發利用,目前對赬桐研究的公開報導較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及應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赬桐根粉碎,8倍量的8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h,溫度70℃,過濾,合併濾液,濾液置旋轉蒸發儀減壓回收乙醇,濃縮液置水浴上揮盡乙醇溶液,乾燥得赬桐根乙醇總提取物;
(2)將赬桐根乙醇總提取物浸膏,加水溶解後,用等體積的正丁醇萃取5次,合併各次萃取液,回收溶劑後,得到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
上述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在製備抗炎症藥物中的應用。
上述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在製備抗急性炎症藥物的應用。
上述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在製備抗慢性炎症藥物中的應用
有益效果:本發明提取的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能對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組織腫脹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本發明的實施能為深入抗炎藥物的開發提供原材料。將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用於製備抗炎症藥物,可以為炎症病人提供了新的治療藥物,能降低目前使用抗炎藥物出現的各種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的實施過程中,使用到而未提及的技術均為現有技術。
實施例
(1)受試藥物的製備
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的製備,步驟如下:
赬桐根乙醇總提取物的製備:赬桐根5880g,粉碎,8倍量的8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h,溫度70℃,過濾,合併濾液,濾液置旋轉蒸發儀減壓回收乙醇,濃縮液置水浴上揮盡乙醇溶液,乾燥得赬桐根乙醇總提取物838.7g。
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的製備:將上述赬桐根乙醇總提取物浸膏,加水溶解後,用等體積的正丁醇萃取5次,分別合併各次萃取液,回收溶劑後,得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115.5g。
分別稱取注射用青黴素鈉0.48g和注射用硫酸鏈黴素0.8g混勻用蒸餾水溶解至80ml即得雙抗供試液,搖勻,-20℃保存。
(2)小鼠棉球肉芽腫
取健康昆明種小鼠96隻,雄性,稱重,隨機分為8組,每組12隻,分別為空白對照組,陽性對照組(地塞米松,0.006g/ kg),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高、中、低劑量組(80、40、20g/ kg)。動物麻醉後,將2個已高壓滅菌且滴加0.1ml雙抗供試液的10mg棉球分別植入小鼠兩側腋下,縫合切口後外塗碘酒抗感染。次日各組小鼠分別灌胃給予相應的藥物,空白組給相應體積的蒸餾水。1次/d,連續7d,末次給藥12h後處死小鼠,剝離肉芽組織的棉球,精密稱取棉球溼重,60℃烘烤至恆重,精密稱重,計算肉芽質量。
肉芽重量=帶肉芽組織的棉球重量-棉球原始重量
(3)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腫脹
昆明小鼠96隻,稱重,分組及給藥劑量同(2),每組按給藥體積20ml/kg灌胃給藥,1次/d,連續7d。末次給藥後,在每隻小鼠後足同高處用標記筆標標記後,用足趾腫脹容積測量儀測量足趾正常容積,並記錄。在小鼠足趾皮下注射1%角叉菜膠0.02ml,於致炎後0.5、1.5、3.5、4.5、5.5h測量足趾腫脹容積,計算腫脹率。
抑制率%=(致炎後V2-致炎前V1)/致炎前V1×100%
(4)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及腫脹抑制率的影響
選體重18~22g 的健康昆明種小鼠,雄性,隨機分組,每組10 只,分為空白對照組、陽性對照組(地塞米松)、赬桐正丁醇提取物高、中、低劑量組,灌胃(ig) 給藥,每天1 次,連續6 d。末次給藥後,將二甲苯均勻塗於小鼠右耳兩面致腫,左耳作對照。脫頸椎處死小鼠,沿耳廓基線剪下兩耳,用打孔器分別在兩耳同一部位打下圓耳片,稱重,以同一小鼠兩耳片重量之差表示腫脹度,並計算腫脹抑制率。
抑制率=(模型對照組腫脹度—實驗組腫脹度)/模型對照組腫脹度×100%
(5)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實驗
小鼠60 只,隨機分為模型組、地塞米松組(0.0045 g/kg)、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高、中、低劑量組(40,20,10 g/kg),每組12 只。灌胃給藥,給藥容積20 ml/kg,模型組灌胃等體積蒸餾水。每日給藥1 次,連續7 d。末次給藥45 min 後,各鼠尾靜脈注射0.25%伊文思藍溶液0.1 ml/10 g,同時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每隻0.2 ml。15 min 後脫頸椎處死動物,腹腔注射生理鹽水6 ml 衝洗腹腔,輕揉腹部1 min,剪開腹腔收集腹腔液,離心(1 000 rpm/min)10 min,取上清液於723 分光光度計590 nm 處測定吸光度。
(6)結果
a 對小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
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各劑量組小鼠的棉球肉芽腫重量較模型組均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P<0.001),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高劑量組對小鼠棉球肉芽腫乾重抑制率最顯著,達33.13%,見表1。
表1 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對小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
註:與模型組比較,***P<0.001。
b對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腫脹的影響
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中、高劑量組(20,40g/kg)小鼠足腫脹的腫脹度較模型組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P<0.01),其中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高劑量組對小鼠足腫脹抑制率最顯著,高達39.19%。結果見表2。
表2 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對角叉菜膠致小鼠腳腫脹的影響。
註:與模型組比較,***P<0.001,**P<0.01。
c 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
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各劑量組與模型組比較,小鼠耳腫脹腫脹度均顯著降低,差異有顯著性(P<0.01或P<0.05)。其中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低劑量組對小鼠耳腫脹抑制率最顯著,高達57.14%。結果見表3。
表3 赬桐正丁醇提取物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
註:與模型組比較,***P<0.001,**P<0.01,*P<0.05。
d對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
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中、高劑量組(20,40g/kg)與模型組比較,顯著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差異有顯著性(P<0.01或P<0.05)。提示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對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透通性增加有顯著抑制作用,結果見表4。
表4 赬桐正丁醇提取物對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
註:與模型組比較,***P<0.001,**P<0.01,*P<0.05。
結果表明,實施例中所製備的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均能對炎症早期的組織腫脹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具有抗炎作用,赬桐根正丁醇提取物可用於製備抗炎症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