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摩託車碟形剎車片使用的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14:59:41 2
專利名稱:配合摩託車碟形剎車片使用的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和摩託車之鎖具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用來與具有散熱孔之碟形剎車片配合對摩託車產生制動之鎖裝置。
眾所周知,目前摩託車騎士均使用一種可貫穿車輪輪框之U形杆鎖來對車輪產生摩託車制動,惟根據經驗顯示,該種U形杆鎖在實際使用上並不理想,例如使用者必須在車輪抵接於地面之狀況下將其扳動一角度,才能使該U形杆鎖順利地穿過輪框,相當費時費力,再者則是該種U形杆鎖之體積龐大,在未使用時,攜帶並不方便。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之鎖裝置,其可配合摩託車碟形剎車片上之任一散熱孔來使用而對摩託車車輪產生制動效果,在操作上相當省時省力。
本實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之鎖裝置,其體積小,在攜帶上非常方便。
緣是,為達成前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之鎖裝置包含有一本體具有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邊相鄰於該第一側邊,以及一槽道實質上垂直該第一側邊且往該本體延伸一預定長度;一鎖定栓以可於一第一及第二位置間位移之方式布置於該本體內,平常位於該第一位置,受外力作用時,其可由該第一位置移往第二位置用以封閉該槽道之開口端,該鎖定栓具有容許其穿通碟形剎車片散熱孔之外徑,該槽道之預定長度則須足以收容該碟形剎車片用以供該鎖定栓穿通其散熱孔,以及一鎖具配置於該本體內,具有一鎖心可配合該鎖具之開啟或閉鎖狀態而位於一第三或第四位置,該鎖心位置於該第三位置時,該鎖定栓位於該第一位置,當該鎖心由該第三位置移往該第四位置時,該鎖定栓將同步由該第一位置移至該第二位置;其特徵在於該鎖定栓之軸心方向是與該第一側邊平行,該鎖心是與該鎖定栓耦接且使二者之軸心位於同一方向上;藉此該鎖定栓將可受該鎖心之控制而與其同步動作貫穿碟形剎車片之一散熱孔而達成制動效果。
更具體的說,在本實用新型鎖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中是藉該槽道將該本體分割成一第一及第二部分,且使該第一部分之寬度大於該第二部分,於該第一部分設有一軸心與該第一側邊平行且將其貫穿之孔道,該第二部分設有一開口端與該槽道相鄰且位於該孔道軸心延長線上之鎖定孔,該鎖定栓系容置於該孔道之前段部,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其一端系自該孔道與該槽道相鄰之一埠往外伸出並橫貫該槽道而伸入該鎖定孔內,該鎖具則容置於該孔道之後段部用以使該鎖心可沿該孔道之軸心方向於該第三及第四位置間位移。
在本實用新型裝置之又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鎖具有一筒體固置於該孔道之後段部,該鎖心則系以可於該第三及第四位置間直線位移方式置設於該筒體內且使其長度較該筒體為長,當該鎖心位於該第三位置時,其一端系自該孔道之另一端往外伸,其另一端則與該鎖定栓抵接;另外則使該鎖定栓具有一栓身及一外徑較大之底座,該孔道與該槽道相鄰之埠內徑較該孔道前段部之內徑為小用以形成一第一肩部,一第一回位彈簧套穿該栓身且使其一端抵接於該第一肩部上,另一端則抵接於該底座之上緣面;藉此,當該鎖心位於第三位置時,該鎖定栓系受該第一回位彈簧之抵壓而維持於該第一位置,而當該鎖心由該第三位置被往內推壓至該第四位置時,該鎖定栓將被同步推抵至該第二位置,由於該鎖心位於該第四位置時系對應該鎖具之閉鎖狀態,因此,如無鎖匙開啟該鎖具,該鎖定栓即被拘束於該第二位置而產生鎖定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鎖裝置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系取用一以旋動其鎖心之方式來開啟及閉鎖之鎖具,另外更包含有一外套筒套覆該鎖具並使其可帶著該鎖具在一第三及第四位置軸向位移之方式容置該孔道之後段部內,該鎖定栓則系以可隨該鎖心旋動之方式與其耦接;一制動件以可於一釋放及制動位置移動之方式置設該孔道之前段部內,當該鎖定栓由第一位置移往第二位置時,該制動件系由該釋放位置移至該制動位置用以將該鎖定栓拘束於該第二位置而使該鎖裝置產生鎖定效果;而當該鎖心被鎖匙旋動而位於開啟狀態時,該制動件將由該制動位置移往該釋放位置,而使該鎖定栓由該第二位置回復至第一位置。
在前述之實施例中,亦可使該鎖定栓僅以可隨該鎖具直線位移之方式與其鎖心耦接,而該制動梢則以可隨該鎖心旋轉而於釋放及制動位置移動之方式置設於該本體之孔道內。
以下,茲舉出本實用新型之三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做進一步之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一之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一於
圖1中2-2方向之剖視圖,其中鎖定栓位於第一位置。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一於
圖1中2-2方向之剖視圖,其中鎖定栓第位於第二位置。
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二之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二與圖2相同方向之剖視圖,其中鎖定栓系位於第一位置。
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二與圖2相同方向之剖視圖,其中鎖定栓系位於圖2。
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三之分解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三與圖2相同方向之剖視圖,其鎖定栓系位於第一位置。
圖9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三與圖2相同方向之剖視圖,其鎖定栓系位於第二位置。
首先請參閱
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之鎖裝置10具有一矩形本體12,該本體12設有一第一側邊14,一第二側邊15相鄰於該第一側邊14之另一側且與該第二側邊15平行,一開口槽18垂直該第一側邊14且往該本體12延伸一預定長度。該開口槽18將該本體12分成一第一部分20以及一寬度較小之第二部分22。該第一部分20設有一軸心與該第一側邊14平行且貫穿該部分之孔道24,該第二部分22設有一開口端與該開口槽18相鄰且位於該孔道24軸心延長線上之鎖定孔26。該孔道24具有一內埠241與該開口槽18相鄰,一外埠242位於該本體12之第三側邊16,該外埠242之孔徑大於該內埠241,一前段部243與該內埠241相鄰,一後段部244位於該前段部243與該外埠242之間,該前段部243之孔徑略大於該內埠241,一第一肩部245位於該前段部243與該內埠241之交接處,該後段部244之孔徑系與該外埠242相同,一第一肩部246位於該前、後段242、244之交接處。
一鎖定栓28容置於該前段部243,具有一外徑略小於該內埠241之栓身281,一外徑較該栓身281為大之底座282,一第二回位彈簧30套穿該栓身281兩端分別承抵於該第一肩部24及該底座282之上緣面283,當未受外力時,該鎖定栓28系受該第一回位彈簧30之抵壓而位於如圖2所示之第一位置。當受外力推壓至如圖3所示之第二位置時,該栓身28系可自該內埠241往外伸出,橫貫該開口槽18而伸入該鎖定孔26內。
一鎖具32具有一筒體34藉一固定栓36固置於該後段244內,一鎖心38以可於一第三及第四位置軸向位移之方式設於該筒體34內,當該鎖具32位於開啟狀態時,該鎖心38系位於如圖2所示之第三位置,其一端自該外埠242往外伸出一預定長度,另一端則與該底座282抵接,在此狀態下,該鎖心38可往內抵推至如圖3所示之第四位置,此時,該鎖定栓28將受該鎖心38之頂抵由該第一位置移往該第二位置而封閉該開口槽18,在此同時,該鎖具32則處於閉鎖狀態,用以將該鎖定栓28拘束於該第二位置。
該鎖裝置10使用時,系使摩託車碟形剎車片1伸入該開口槽18內並使其中一散熱孔2對準該鎖定栓28,然後將該鎖心38由該第三位置往內按壓至該第四位置,該鎖定栓28即從其第一位置自該內埠241往外伸出並貫穿該散熱孔2而位移至使其栓身281伸入該鎖定裝置10即成鎖定狀態而吊固於該碟形剎車片1上對摩託車車輪產生制動作用。另外為清除可能積聚於該鎖定孔26內之汙物,該第二部分22設有一斜向穿孔261與該鎖定孔26連通,如此當該鎖定栓28伸入該鎖定孔26時可推擠該汙物而使其自該斜向穿孔261往外排出。
再請參閱圖4至圖6,在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鎖裝置40中,其鎖定栓42具有外徑依序漸大之一第一節栓身421,一第二節栓身422以及一底座423,該底座423之端面設有一往內延伸之凹孔424用以供一鎖具43之鎖心44嵌入其中,然後以一角度定位梢45以垂直二者軸心之方式將其固接在一起且具有一外伸端451。該鎖具43及該鎖定栓42之後段系塞固於一外套筒47內,該外套筒47系容置於孔道46之後段部461,其筒面設有一與軸心平行之滑槽471,該後段部461之相對部位則固設一可伸入該滑槽471內之固定梢472,藉此使該外套筒47可帶著該鎖具43於一第三及第四位置間軸向位移;另外,該外套筒47之筒壁上相對於該定位梢45之位置設有一橫向之角度限制槽472供該外伸端451伸入,藉此,該鎖心44即可在該角度限制槽472之弧度範圍內轉動。
該鎖裝置40更具有一制動梢48及一壓縮彈簧49自本體50之一穿孔51依序置於位在該孔道46前段部462之槽孔52內,該鎖定栓42之第二節栓身422設有一橫向切槽425,該鎖定栓42之第二節栓身422設有一橫向切槽425,當該鎖定栓42位於如圖6所示之第二位置時,該制動梢48可伸入該橫向切槽425內,對該鎖定栓42產生制動。而當該鎖定栓42轉動一預定角度時,該制動梢48即脫離該橫向切槽425而使該鎖定栓可被一套穿於該第二節栓身422且兩端分別抵接於一肩部463及該底座423上環緣426之第二回位彈簧53維持於如圖5所示之第一位置。由於該鎖具43之鎖心44系與該鎖定栓42固接在一起,由於該鎖具43之鎖心44系與該鎖定栓42固接在一起,而該鎖具43又與該外套筒47固接在一起,因此當該鎖定栓42被該第回位彈簧53維持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外套筒47將帶著該鎖具43位於如圖5所示之第三位置,如該圖所示,在第三位置時,該外套筒47與該鎖具43系自該孔道46之外埠464往外伸出一預定長度。
另外,該鎖裝置40之鎖具43在設計上,系使其鎖心44可被鎖匙轉動一預定角度,而欲將鎖匙取出時則須將該鎖心44轉回原位置。藉此,當該鎖裝置10位於開啟狀態時,該鎖定栓42與該鎖具43系分別於該第一及第三位置,而且該鎖定栓42之橫向切槽425系朝向該制動梢48,因此只要將該鎖具43及該外套筒47同時往內抵壓至該第四位置,該鎖定栓42即由該第一位置移往該第二位置,此時,該第一節栓身421之前端即自該內埠465往外伸出,貫穿置於開口槽54內之碟形剎車片之散熱孔而伸入鎖定孔55內,該制動梢48則受該壓縮彈簧49頂推而嵌入該橫向切槽425內將該鎖定栓42拘束於該第二位置,此時,該鎖裝置140即位於閉鎖狀態(如圖6所示)。當欲開鎖時,系以鎖匙轉動該鎖心44至該定位梢45之外伸端451靠抵於該角度限制槽472之一端,該鎖定栓42即隨該鎖心44轉動使其橫向切橫槽425脫離該制動梢48,於是該鎖定栓42即受該第二回位彈簧53之頂推而由該第二位置移往該第一位置,該鎖具43及該外套筒47則由該四位置回復該第三位置(如圖5所示),此時,該鎖裝置40則可與碟形剎車片分離,而由前述可知,在此狀態下,只要該鎖匙迴轉使該外伸端451靠抵於該角度限制槽472之另一端即可將其取下。
另外,再請參閱圖7至圖9,本實用新型之再一較佳實施例之鎖裝置70中,繫於一鎖定栓71之底座72設有一垂直貫孔73,一自底面軸嚮往內延伸與該貫孔73相通之通孔74;其鎖具75之鎖心76系使其前端之斷面呈半圓形且可伸入該通孔74內,該鎖定栓71與該鎖具75系以可軸向位移之方式容置於一藉一固定梢77固置在孔道78後段部781之外套筒79內,該鎖具75之筒體751上設有一與軸心平行之滑槽752,一定位梢80穿過該後段部781及該外套筒79而伸入該滑槽752內用以限制該鎖具75之運動行程,另外,該垂直貫孔73內系容置一制動梢82,該制動梢82之頂面設有一凹洞84,一壓縮彈簧86容置於該凹洞84內且使其一端貼抵於該外套筒79之內側壁面上,該制動梢82相對於該通孔74之部位設有一長度略大於該鎖心76前端之直徑之縱向切槽88,用以供該鎖心76前端之伸放,該後段部781於預定位置設有一凹入782,該外套筒79於相對位置設有一穿孔792,當該鎖定栓71位移至該貫孔73對準該凹入782及該穿孔792之位置時,該制動梢82將受該壓縮彈簧86之抵壓而經該貫孔792嵌入該凹入782內用以將該鎖定栓71拘束於該位置。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更取用一扭力彈簧90套穿該鎖心76並使其一端卡接在該鎖心76所設之一槽溝761內,另一端固接在該筒體751上,藉此,使該鎖心76於未受鎖匙轉動時,系以圓弧面朝下之方式伸入該制動梢82之切槽88內,而當該鎖心76被鎖匙轉動90度時,其半圓形部將以長軸與該切槽88長軸平行之方式位於該切槽88內,此時,該制動梢82將會被往上頂推而脫離該凹入782。
當該鎖裝置70位於開啟狀態時,如圖8所示,該鎖定栓71與該鎖具75系受一套穿在該鎖定栓71上之第三回位彈簧92之頂推而分別於如圖8所示之第一及第三位置,在此狀態下,該制動梢82系脫離該凹入782,該鎖心76之半圓形部系以圓弧面朝下之方式伸入該制動梢82之切槽88內。而當欲將該鎖具70閉鎖時,系將該鎖具75往內按壓至該定位梢80靠抵於該滑槽752之一端,該鎖具75與該鎖定栓71即由第一及第三位置位移至如圖9所示之第二及第四位置,此時,該鎖定栓71之栓身711系貫穿開口槽94而伸入鎖定孔96內,該制動梢82則隨該鎖定栓71移動至對準該穿孔792而嵌入該凹入782內,用以將該鎖定栓71拘束於該第二位置產生閉鎖作用。而當欲開鎖時,系以一鎖匙將該鎖心76旋動至使其長軸與該切槽88長軸平行用以將該制動梢82往上拉提至脫離該凹入782,於是該鎖定栓71及該鎖具75即受該第三回位彈簧92之頂推而分別由第二及第四位回復至第一及第三位置,如此,該鎖裝置70即可脫離機車之碟形剎車片,在此同時,該鎖心76將藉由該扭力彈簧90之張力而回復至圓弧朝下位置,供下一次之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配合摩託車碟形剎車片使用的鎖裝置,包括一本體具有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相鄰於該第一側邊,以及一槽道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側邊且往該本體延伸一預定長度;一鎖定栓(locking bolt)以可於一第一及第二位置間位移之方式布置於該本體內,平常位於該第一位置,受外力作用時,其可由該第一位置移往該第二位置用以封閉該槽道之開口端,該鎖定栓具有容許其穿通碟形剎車片其中一散熱孔之外徑,而該槽道之預定長度則須足以收容該碟形剎車片用以供該鎖定栓穿通其散熱孔;以及一鎖具配置於該本體內,具有一鎖心可配合該鎖具之開啟或閉鎖狀態而位於一第一或第四位置,位於第四位置時,系使該鎖定栓位於該第二位置;其特徵在於該鎖定栓之軸心方向系平行於該第一側邊,該鎖心之軸心方向系與該鎖定栓同向且與其耦接,用以使該鎖定栓受該鎖心之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鎖裝置,其特徵是,該槽道將本體分割成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之寬度大於該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設有一孔道,其軸心與該第一側邊平行且貫穿該第一部分,該第二部分設有一開口端與該槽道相鄰且位於該孔道軸心延長線上之鎖定孔,該鎖定栓系容置於該孔道內,當位於第二位置時,其一端可自該孔道與該槽道相鄰之前埠往外伸出並橫貫該槽道而伸入該鎖定孔內,該鎖具系容置於該鎖定栓後側之孔道內,用以使其位於該第四位置時可自該孔道之後埠往外伸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之鎖裝置,其特徵是該孔道具有一前段部,其孔徑較該前埠大,一後段部,其孔徑較該前段部大,該後埠之孔徑與該後段部相同,該前段部與該前埠間形成一第一肩部,該後段部與該前段部間形成一第二肩部,該鎖定栓系容置於該前段部內,該鎖具系容置於該後段部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之鎖裝置,其特徵是該鎖定栓具有一栓身其外徑略小於該孔道前埠,一底座位於栓身末端,其外徑大於該前段口小於該前段部,一第一回位彈簧套穿該栓身且使其兩端分別與該第一肩部及該底座上緣面抵接,用以將該鎖定栓於未受外力時維持於該第一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之鎖裝置,其特徵是該鎖具具有一筒體固置於該後段部,該鎖心系以可於該第三及第四位置間軸向位移之方式置設於該筒體內,該鎖具位於開啟狀態時,該鎖心之一端系自該後埠往外伸出而位於該第三位置,當將該鎖心往內按壓至該第四位置時,該鎖具系位於閉鎖狀態,而該鎖定栓則由該第一位置被推往該第二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之鎖裝置,其特徵是更包含有一外套筒以可在一預定距離往復軸向位移之方式配置於該孔道後段部,該鎖具容置於該外套筒內,該鎖心系以在開啟狀態時可轉動預定角度之方式樞設於該鎖具內,另外,更包含一制動件以可於一釋放及制動位置間位移之方式置設於該孔道前段部,當該鎖心被旋動預定角度後,該制動件系位於該釋放位置用以使該鎖定栓、該鎖具及該外套筒往該孔道之另一埠伸出,而分別位於該第一及該三位置,而當該鎖具在閉鎖狀態時,該鎖心則轉回原位置用以使該制動件可由該釋放位置移至該制動位置而將該鎖定栓及該鎖心分別拘束於該第二及第四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之鎖裝置,其特徵是該底座設有一自底面往內延伸之凹孔,該鎖心之開放端系伸入該凹孔內,一定位梢以垂直二者軸心之方式固設於該凹孔壁與該鎖心之開放端且具有一外伸端,該外套筒之筒壁於相對於該定位梢之位置設有一角度限制槽供該外伸端之伸入,用以使該鎖心僅可於該角度限制槽之槽長內旋動,該制動件具有一第一壓縮彈簧及一制動梢系依序置於該孔道前段部所設之一凹入內,該鎖定栓之栓身於相對於該凹入之部位設有一切槽,當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制動梢系受該壓縮彈簧之抵壓而嵌入該切槽內用以將其拘束於該位置。
8.根據要利要求6所述之鎖裝置,其特徵是該底座系伸入該外套筒內,其設有一垂直其軸心之貫孔,一自其底面往內伸入且與該貫札相通之穿孔,該制動件具有一制動梢容量置於該貫孔內,該制動梢之上端設有一凹孔,一第二壓縮彈簧承置於該凹孔內,並使其一端承接於該外套筒之內側壁面上,該孔道後段部設有一凹入,該外套筒於相對位置設有一穿孔,當該鎖定栓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制動梢之梢身設有一縱向切槽,該鎖心之開放端則使其長度略小於該縱向切槽之長度,用以使該鎖心旋動至其長度方向與該縱向切槽之長度方向平行時,該制動梢可被往上拉提脫離該凹入而位於該釋放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之鎖裝置,其特徵是更包含有一扭力彈簧,系套穿該鎖心之開放端且使其一端固接於該鎖具之外壁,另一端固接於該鎖心之開放端,用以使該鎖心被旋動預定角度後可藉該扭力彈簧之張力而回復至原位。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之鎖裝置,其特徵是該第二部分設有一斜向穿孔與該鎖定孔相通,用以供該鎖定栓在伸入該鎖定孔之同時將汙物自該斜向穿孔往外推出。
專利摘要一種制動鎖裝置,具有本體,帶有一與其一側邊垂直之開口槽,一鎖定栓以平行於該側邊且可於一第一及第二位置間位移方式布置於該本體內,當該鎖定栓位於第二位置時封閉該開口槽之埠,以及一鎖具置於該本體內,一鎖心配合鎖具之開啟或閉鎖而位於一第三或第四位置,該鎖心系與該鎖定栓耦接,且使二者之軸心位於同一方向上,用以使該鎖定栓可受鎖心之控制而與其同步動作在封閉該開口槽之時貫穿位於該開口槽內之碟形剎車片之一散熱孔而對車輪產生制動作用。
文檔編號B62L3/00GK2189579SQ94204730
公開日1995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1994年2月4日 優先權日1994年2月4日
發明者謝進仁 申請人:謝進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