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雙重抗震性能的鋼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20:34:06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雙重抗震性能的鋼結構。
背景技術:
鋼結構是由鋼製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築結構類型之一。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製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採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於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
鋼結構的優點較多,但是在抗震性能方面,存在著不足之處。當地震災害發生時,鋼結構中的受壓杆件易受壓屈曲,導致鋼結構的承載能力下降,難以修復。因此,在進行鋼結構的設計時,還需要添加上優良的抗震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雙重抗震性能的鋼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雙重抗震性能的鋼結構,包括兩塊水平鋼板和兩塊豎直鋼板,所述水平鋼板和豎直鋼板組成一個框體,框體內部設有第一減震裝置,第一減震裝置包括上安裝座、減震墊和下安裝座,所述減震墊內設有若干減震彈簧;所述框體的內側直角處均固定安裝有支撐板,支撐板由三塊互相垂直的安裝塊組成,所述上安裝座和下安裝座上均安裝有第二減震裝置,支撐板通過連接杆與第二減震裝置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安裝座、減震墊和下安裝座與豎直鋼板為非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板與框體的內側直角相貼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板與水平鋼板和豎直鋼板通過螺栓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減震裝置為阻尼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水平鋼板或豎直鋼板受到衝擊力時,對支撐板進行力的作用,能量通過連接杆傳導到第二減震裝置上,第二減震裝置將能量吸收,起到了第一重減震的效果;減震墊和減震彈簧對第二減震裝置起到繼續減震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減震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夠同時起到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減震效果,抗震方向覆蓋齊全,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框體、2-上安裝座、3-減震墊、4-下安裝座、5-減震彈簧、6-支撐板、7-連接杆、8-第二減震裝置、101-水平鋼板、102-豎直鋼板、601-安裝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具有雙重抗震性能的鋼結構,包括兩塊水平鋼板101和兩塊豎直鋼板102,所述水平鋼板101和豎直鋼板102組成一個框體1,框體1內部設有第一減震裝置,第一減震裝置包括上安裝座2、減震墊3和下安裝座4,所述減震墊3內設有若干減震彈簧5,減震墊3和減震彈簧5起到減震作用;
所述框體1的內側直角處均固定安裝有支撐板6,支撐板6由三塊互相垂直的安裝塊組成601,所述上安裝座2和下安裝座4上均安裝有第二減震裝置8,支撐板6通過連接杆7與第二減震裝置8相連接,所述第二減震裝置8為阻尼器,當水平鋼板101或豎直鋼板102受到衝擊力時,對支撐板6進行力的作用,能量通過連接杆7傳導到第二減震裝置8上,第二減震裝置8將能量吸收,起到了減震的效果。
所述上安裝座2、減震墊3和下安裝座4與豎直鋼板102為非固定連接。
所述支撐板6與框體1的內側直角相貼合。
所述支撐板6與水平鋼板101和豎直鋼板102通過螺栓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當水平鋼板101或豎直鋼板102受到衝擊力時,對支撐板6進行力的作用,能量通過連接杆7傳導到第二減震裝置8上,第二減震裝置8將能量吸收,起到了第一重減震的效果;減震墊2和減震彈簧5對第二減震裝置8起到繼續減震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減震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夠同時起到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減震效果,抗震方向覆蓋齊全,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