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5:22:06 2
專利名稱: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風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
背景技術:
熱風烘箱由風機、加熱器、控制電路三大部分組成。在電子、食品、製藥、印刷、包裝、清洗、熱處理等各行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熱風烘箱是現代工業熱源升級換代的首選產品,是熱風輸送爐、乾燥爐、烘箱、封裝機等自動化機械的最佳熱風源配置,在現有的熱風烘箱中,通常採用單個的風機,通過加熱板的時候,因為受熱不均勻,導致出風口的熱風溫度不均勻,出風口各個點的溫差達到±5°C,在塑料拉絲行業中,對熱風烘箱的控溫精準度有很高的要求,溫差過大,會影響到塑料拉絲的質量,因此我們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的熱風烘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熱風烘箱控溫的精準度,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在箱體內設置有兩個離心風機,大大提高了熱風烘箱的控溫的溫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包括具有入風口和出風口的箱體,在箱體內設置有風機裝置和加熱板,加熱板靠近風機裝置的一面,為加熱板的入口端,靠近出風口的一面,為加熱板的出口端,入風口、風機裝置和加熱板的入口端在箱體內形成一個入風腔室,加熱板的出口端和出風口在箱體內形成一個出風腔室,所述的風機裝置包括對稱分布的兩個離心風機,兩個離心風機的出風端正對加熱板的入口端,所述的兩個離心風機出風口緊靠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大大提高了熱風烘箱控溫的精準度,利用K型熱電偶進行檢測,熱風烘箱出風位置各個點的溫度從溫差±5°C降低到了 ±1°C,大大提高了塑料拉絲的品質。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現有的熱風烘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熱風烘箱的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熱風烘箱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入風口,2、風機裝置,3、加熱板,4、出風口,5、箱體。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0012]本實用新型的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包括具有入風口 I和出風口 4的箱體5,在箱體內設置有風機裝置2和加熱板3,加熱板3靠近風機裝置2的一面,為加熱板3的入口端,靠近出風口 4的一面,為加熱板3的出口端,入風口 I、風機裝置2和加熱板3的入口端在箱體內形成一個入風腔室,加熱板3的出口端和出風口 4在箱體5內形成一個出風腔室,風機裝置2包括對稱分布的兩個離心風機,兩個離心風機的出風端正對加熱板3的入口端。實施例I :如圖2,兩個離心風機的出風口緊靠在一起,呈軸對稱分布。實施例2 :如圖3,兩個離心風機的出風口緊靠箱體,呈軸對稱分布。本實用新型的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在普通的單離心風機的熱風烘箱的基礎上,新增了一個離心風機,新增的離心風機安裝方式和原離心風機相同,當設備運行時,兩颱風機一起工作,對吹的情況下,導致風更加的均勻通過加熱板,出風口處各個位置的溫度,經由K型熱電偶的檢測,溫度相差±1°C。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包括具有入風ロ⑴和出風ロ⑷的箱體(5),在箱體內設置有風機裝置⑵和加熱板(3),加熱板(3)靠近風機裝置⑵的一面,為加熱板(3)的入口端,靠近出風ロ(4)的一面,為加熱板(3)的出口端,入風ロ(I)、風機裝置(2)和加熱板(3)的入口端在箱體內形成一個入風腔室,加熱板(3)的出口端和出風ロ(4)在箱體(5)內形成一個出風腔室,其特徵在幹所述的風機裝置(2)包括對稱分布的兩個離心風機,兩個離心風機的出風端正對加熱板(3)的入口端。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個離心風機的出風端緊 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溫精準的熱風烘箱,包括具有入風口和出風口的箱體,在箱體內設置有風機裝置和加熱板,加熱板靠近風機裝置的一面,為加熱板的入口端,靠近出風口的一面,為加熱板的出口端,入風口、風機裝置和加熱板的入口端在箱體內形成一個入風腔室,加熱板的出口端和出風口在箱體內形成一個出風腔室,風機裝置包括對稱分布的兩個離心風機,兩個離心風機的出風端正對加熱板的入口端,兩個離心風機出風口緊靠在一起,本實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熱風烘箱控溫的精準度,利用K型熱電偶進行檢測,熱風烘箱出風位置各個點的溫度從溫差±5℃降低到了±1℃,大大提高了塑料拉絲的品質。
文檔編號F26B21/10GK202547320SQ20122014339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日
發明者何敏 申請人:常州市永明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