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0:36:21 4
專利名稱: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啟閉機構,具體的說是指一種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銀行會計電算化水平的提高,銀行內部以及同行業之間結算交互的效率也越來越高,由此刺激了大量新業務的蓬勃發展,如公共事業單位代收代付等。然而,儘管銀行入帳時間加快了,但是客戶入帳及時性並沒有得到有效提升,主要原因在於回單傳遞的環節上仍沿用傳統處理方式,或者用回單箱,或者依賴手工傳遞或郵寄,已到帳的資金客戶仍然不能及時入帳,客戶沒有真正體驗到現代商業銀行結算快捷的效果,而且在憑證通過回單箱交換的環節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效率低下、安全性低,需要多名專職員工每天列印、蓋章、分發以及往回單箱內放置回單憑證,臨櫃工作量大,同時易造成回單放錯或遺失;二、回單箱結構龐大、機構複雜、易出故障;三、資源浪費,難以保管,無論客戶是否需要,銀行都為其提供回單,放在回單箱,而回單箱容量有限,因此需要定期清理並專門保管;四、及時性較差,不能滿足客戶及時取回單。因此,與回單相關的糾紛和投訴成為客戶投訴的重要內容,也牽扯了網點的大量精力。而自助回單機正是為改善目前回單箱設備使用的缺陷、提高工作效率而推出的一種自助回單設備,其完全替代了傳統的回單處理過程中需要列印、蓋章、分揀、投放等多個客戶環節,客戶憑自助卡通過專用對公自助回單機及回單管理後臺系統就能實現按需列印回單,真正實現回單列印的電子化、自助化,使用效果更好,也大大提高了客戶服務質量,同時降低內部回單處理的成本和經營風險。然而,自助回單機由於經常服務客戶列印單據,故需定期增加單據紙張、油墨及維護,因此都設有後門板的結構,而後門板又是通過鑰匙開啟的,鑰匙孔直接暴露在外,有些不法分子誤以為撬開鑰匙孔打開後門板即可達到非法盜竊的目的,於是就利用該鑰匙孔進行犯罪,直接經鑰匙孔撬壞鎖舌或用各種鑰匙試開後門板,給自助回單機造成破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設置更加隱蔽、安全,維護開啟方便,能有效起到防盜、防破壞作用的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包括機體、安裝在機體前部的前門板和操作面板、及安裝在機體後部的後門板,該機體內設有後門板的啟閉機構,所述的後門板的啟閉機構是無鑰匙孔的隱藏式啟閉機構,其包括手動開關和啟閉後門板的鎖條,所述的手動開關中部鉸接在機體內,該手動開關一端與拉杆一端相鉸接,該拉杆另一端鉸接在轉板上,該轉板又與一豎直安裝的聯杆形成聯動結構的鉸接連接,在聯杆與機體之間設有相勾連的復位彈簧;所述的鎖條中部鉸接在機體上,鎖條一端設有鎖勾,該鎖勾與後門板上所設的鎖孔形成鎖定連接,鎖條另一端也鉸接在聯杆上。[0008]所述的轉板呈扇形,該扇形的圓心角鉸接在機體上,扇形的兩個頂點分別鉸接在拉杆和聯杆上。所述的鎖條具有廣3根,每根鎖條的一端均設有鎖勾,另一端同時鉸接在豎直安裝的聯杆上;所述的後門板上也設有與每個鎖條上的鎖勾對應鎖定的鎖孔。所述的操作面板與機體之間設有氣彈簧。所述的機體上設有散熱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將銀行業中用於提供客戶自助列印回單的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設計為無鑰匙孔的隱藏式結構,該啟閉機構全部隱蔽設置在自助回單機的機體內部,並通過啟閉機構的手動開關經拉杆、轉板和聯杆等聯動結構帶動鎖條上的鎖勾與後門板上的鎖孔實現啟閉,從而達到安全啟閉的目的,改進後的啟閉機構設置更加隱蔽,維護開啟也非常方便,故能有效避免不法分子針對後門板的鑰匙孔進行破壞的犯罪活動,達到更好的防盜、防破壞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機體卸去側面後的內部結構)圖2為圖1的A處放大圖。(後門板打開狀態)圖3為圖1的A處放大圖。(後門板鎖定狀態)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B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按上述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再作詳細說明。如圖廣圖5所示,1.機體、2.散熱孔、3.後門板、4.鎖條、5.鎖勾、6.聯杆、7.轉板、8.復位彈簧、9.前門板、10.手動開關、11.拉杆、12.氣彈簧、13.操作面板、14.鎖孔。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如圖1、圖4所示,該自助回單機是一种放置在銀行大廳的櫃式自助服務設備,其包括整體外殼採用鈑金製成的機體1,以節約生產成本。機體前部安裝有面向客戶的前門板9和操作面板13、兩側設計有散熱孔2、後部安裝有後門板3。 機體1內放置高端列印設備、轉印機構等小型輔助設備(圖中未示)。所述的前門板9上設有密碼鎖進行啟閉;所述的操作面板13位於前門板9上部, 並在操作面板與機體1之間設有氣彈簧12。當開啟前門板9後,操作面板13在氣彈簧12 作用下就能自動打開。所述的後門板3採用嵌入式的結構設計,關閉後的後門板平面與機體1平齊,設計後門板3主要為了方便維護和添加單據紙張、油墨。所述的機體1內還設有後門板的啟閉機構,該後門板的啟閉機構為無鑰匙孔的隱藏式啟閉機構,且只有打開前門板9後才能進行開啟,因此具有更好的安全防護性能。所述的啟閉機構包括兩根鎖條4和一根同時啟閉兩根鎖條的手動開關10。所述的手動開關安裝在機體1前部側面的內壁上,該手動開關10中部鉸接在機體內壁上,手動開關一端與拉杆11的一端相鉸接,另一端作為操作端;拉杆另一端鉸接在呈扇形的轉板7上, 該鉸接結構主要是扇形轉板7的圓心角處與機體1內壁相鉸接,扇形的兩個頂點中,上部半徑與弧線所構成的上頂點鉸接在一豎直設置的聯杆6上,下部半徑與弧線所構成的下頂點鉸接在拉杆11另一端;所述的兩根鎖條4如圖5所示,其一端均彎折成鎖勾5,該鎖勾與後門板3上所設的鎖孔14形成對應鎖定連接,兩根鎖條4另一端同時鉸接在聯杆6上,該聯杆上還設有向一側延伸的彈簧座,一復位彈簧8兩端分別勾連在該彈簧座和機體1內壁上, 通過上述連接就能在手動開關10與鎖條4之間形成聯動啟閉結構。 該啟閉機構的工作過程如下需先通過密碼鎖打開前門板9,然後扳動手動開關 10,帶動拉杆11拉動轉板7轉動,該轉板如圖2箭頭所示作轉動,即可驅動聯杆6克服復位彈簧8彈力向下運動,在聯杆6向下運動帶動下,同時鉸接在聯杆上的鎖條4也相應轉動, 並使鎖條上的鎖勾5脫離後門板3的鎖孔14,此時後門板3即可打開;當釋放手動開關10 上的按壓力,在復位彈簧8作用下聯杆6如圖3所示上升復位,則又會帶動鎖條4,使得鎖條上的鎖勾5重新進入後門板3的鎖孔14內,形成鎖定連接。該啟閉機構由於全部隱蔽設置在機體1內,故避免了傳統結構存在鑰匙孔的缺陷,因此安全防護性能更好,有效起到防盜、防破壞的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包括機體(1)、安裝在機體前部的前門板(9)和操作面板(13)、及安裝在機體後部的後門板(3),該機體(1)內設有後門板的啟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後門板(3)的啟閉機構是無鑰匙孔的隱藏式啟閉機構,其包括手動開關(10) 和啟閉後門板(3)的鎖條(4),所述的手動開關(10)中部鉸接在機體(1)內,該手動開關一端與拉杆(11) 一端相鉸接,該拉杆另一端鉸接在轉板(7)上,該轉板又與一豎直安裝的聯杆(6)形成聯動結構的鉸接連接,在聯杆(6)與機體(1)之間設有相勾連的復位彈簧(8); 所述的鎖條(4)中部鉸接在機體(1)上,鎖條一端設有鎖勾(5),該鎖勾與後門板(3)上所設的鎖孔(14)形成鎖定連接,鎖條(4)另一端也鉸接在聯杆(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板(7)呈扇形,該扇形的圓心角鉸接在機體(1)上,扇形的兩個頂點分別鉸接在拉杆(11)和聯杆(6) 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鎖條(4)具有廣3根,每根鎖條的一端均設有鎖勾(5),另一端同時鉸接在豎直安裝的聯杆(6)上;所述的後門板(3)上也設有與每個鎖條(4)上的鎖勾(5)對應鎖定的鎖孔(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操作面板 (13)與機體(1)之間設有氣彈簧(12)。
5.根據權利要求1、任一項所述的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機體(1)上設有散熱孔(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一種自助回單機後門板啟閉機構,屬於銀行業中櫃式自助回單機內用於啟閉後門板的啟閉機構,主要由手動開關、拉杆、轉板、聯杆、復位彈簧和鎖條等構成,該啟閉機構採用無鑰匙孔的隱藏式啟閉機構,其全部隱蔽設置在自助回單機的機體內部,使用時必須先打開前門板才能操作手動開關經拉杆、轉板和聯杆等聯動結構帶動鎖條上的鎖勾與後門板上的鎖孔實現啟閉,從而達到安全啟閉的目的,改進後的啟閉機構相對傳統暴露在外的鑰匙孔式啟閉機構設置更加隱蔽,並具有更好的安全防護性能,維護開啟也非常方便,故能有效避免不法分子針對後門板的鑰匙孔進行破壞的犯罪活動,達到更好的防盜、防破壞效果。
文檔編號G07F19/00GK202008711SQ20112009702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6日
發明者朱春雷, 甘偉君 申請人:寧波萬金現代鈑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