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松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0:33:41 1
專利名稱:撕松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輸送攪拌裝置,涉及一種用於將玻璃絲與樹脂攪拌並將其撕扯成鬆散狀態的撕松機。
玻璃纖維被拉出後,為增加其強度和粘性,要與其它樹脂混合。混合後的玻璃纖維互相纏繞在一起,這樣往模子裡填充時,不容易壓實。所以在往模子裡填充前,都要將混合有樹脂的玻璃纖維撕扯成鬆散狀態。以往這項工作都是工人手工操作,不但混合的不均勻,而且對工人的健康也有損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比較均勻的混合,混合後又能將纏繞在一起的玻璃纖維撕扯成鬆散狀態的撕松機。
本實用新型有一個安裝在機架上的機殼,在機殼內有一根由電機帶動的轉軸,在轉軸上固定有螺旋收的葉片和攪拌鋼針;所說的機殼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上蓋又分為三段,每段與下半部都是鉸鏈連接;在右端的上蓋上有一個進料鬥,在機殼的下半部的左端有一個出料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能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混合的更為均勻,大大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轉軸的示意圖。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有一個機架1,在機架1上安裝有電機4、減速機5和軸承座11。在機架上還固定有一個桶形機殼。所說的機殼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上部又分為7、8、9三段,每段與下半個機殼都在一側由鉸鏈連接,可以開啟,以便於檢修。機殼從右到左其截面積逐漸減小。並呈右高左低。在右端的上蓋上安裝有一個進料鬥6,在機殼下半部3的左端安裝有一個出料鬥2。一根轉軸10穿過機殼後安裝在軸承座11上,轉軸的另一端通過連軸節與減速機5相連。轉軸在機殼內的部分,其右半部焊接有螺旋葉片11,左端交叉焊接有攪拌和撕松用的鋼針12。
使用時,將原始玻璃纖維和樹脂由進料鬥11投入,通過電機使轉軸10轉動。由進料鬥進入機殼內的樹脂和玻璃纖維絲被主軸向左輸送,當到達左部後,主軸上的鋼針12攪動絲線及樹脂,將其混合均勻,並將纏繞在一起的絲線撕扯到比較鬆散的狀態,被撕扯鬆散的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體由出料鬥落下即可進入下道工序。
權利要求1,一種撕松機,包括機架,其特徵在於在機架上安裝有一個機殼,在機殼內有一根轉軸,在轉軸上固定有螺旋狀的葉片,在轉軸上還固定有攪拌鋼針;所說的機殼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上蓋又分為三段,每段與下半部都在一側由鉸鏈連接;在右端的上蓋上有一個進料鬥,在機殼下半部有一個出料鬥。
專利摘要一種撕扯玻璃纖維用的撕松機,在機架上安裝有一個機殼,在機殼內有一根轉軸,在轉軸上固定有螺旋狀的葉片,在轉軸上還固定有攪拌鋼針;所說的機殼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上蓋又分為三段,每段與下半部都在一側由鉸鏈連接;在右端的上蓋上有一個進料鬥,在機殼下半部有一個出料鬥。本機可以使玻璃纖維比較均勻的浸滿樹脂,並可以將纏繞在一起的玻璃纖維撕址成鬆散狀態。
文檔編號D06B23/00GK2262556SQ96225178
公開日1997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16日
發明者張國志 申請人:張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