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政治家李紱簡介 李紱怎麼死的?
2023-12-03 03:41:26 2
李紱是江西臨川縣人,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理學家和詩文家。李紱生於公元1675年,去世於公元1750年,字巨來,號穆堂。康熙三十八年,李紱高中進士,此後入朝為官。
李紱從小的時候起,就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聰慧,有神童的稱號。據說他十歲的時候,就能作詩,十二歲的時候就能與同縣諸先生,結成詩社。
康熙四十七年,李紱考中江西鄉試第一。康熙四十八年,高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侍講學士、日講起居注。因為本人有才名,文學修養很高,所以曾經多次擔任武科會試正副考官,雲南、浙江鄉試正考官等職。
康熙五十九年,升內閣學士,遷禮部侍郎兼左副都御史。康熙六十年,擔任當年會試副考官。後來因為牽扯入科舉洩題案之中,被彈劾貶謫。
雍正元年,召回京師,擔任吏部右侍郎。雍正元年,年羹堯位高權重,專橫跋扈。李紱因為不肯給年羹堯之子造營房一事給予從優,而被年派記恨,後 被排擠改充經筵日講官。不久,奉命赴山東負責督促漕運,又為兵部右侍郎。
雍正二年,李紱擔任廣西巡撫。在任上,勤政愛民,懲貪肅暴,維護治安穩定,帶領百姓致富發家。
廣西有少數民族,民風彪悍,朝廷設土司管轄。李紱到任之後,就發生了苗族百姓受土司挑撥而發動械鬥之事,當地生產遭到破壞。
李紱沒有立即處置這些作亂苗民,而是深入調查,了解事實。最終從教育、誘導入手,平息了廣西、廣東兩省礦產之爭,並嚴禁漢官、土司欺壓苗民。但凡是有官府擅立名目,勒索財物,一經查實,即革職,並通飭九府府丞。李紱到廣西任職之後,當地吏治為之一清。
雍正三年,李紱升任直隸總督。當時有雍正寵臣田文鏡,在擔任河南總督之時,視科班出身的官員為眼中釘,河南民怨不敢言。李紱絲毫無懼,上書彈劾,最終遭到田文鏡嫉恨。
雍正四年,剛到京就任的李紱遇到了大水災,百姓流離失所,屍橫遍野。在得知各縣災情之後,果斷下令開倉賑濟災民。先開倉,再上述請罪,活民無數。雖然當時雍正帝沒有怪罪他,但是後來田文鏡誣告李紱結黨營私,便改調工部侍郎。
雍正五年,李紱又被誣為庇護私黨受劾,議罪21款,革職審訊。等到後來查抄家產,室內簡陋,別無長物,才證明了清白。出獄之後,李紱閉門謝客,此後專心著述。
雍正十三年,李紱被授李紱侍郎銜,管戶部三庫,又補戶部左侍郎。乾隆元年,因薦人參加「博學鴻詞科」考試,受到牽連,降兩級調用。
乾隆六年,充「明史綱目館」副總裁、補光祿寺卿、江南鄉試主考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兩年後告病還鄉,乾隆十五年去世,享年七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