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轉印槽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5:44:56 1
自動轉印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自動轉印槽,包括水槽、第一輸送鏈組件、第二輸送鏈組件、安裝於所述水槽內的後部的輸送鏈驅動機構、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自動流膜機構、自動噴霧機構及控制面板,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及所述第二輸送鏈組件分別裝設於所述水槽的兩側,所述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安裝於所述水槽的底部對應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的下方,所述自動流膜機構安裝於所述水槽的頂部對應所述輸送鏈驅動機構的前方,所述自動噴霧機構安裝於所述水槽的頂部對應所述自動流膜機構的前方,用於在水槽的正上方噴霧,所述控制面板安裝於所述水槽的一側。該自動轉印槽成本低、自動化程度高,從而大大提供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自動轉印槽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轉印槽。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水轉印設備一般都是人工放薄膜來配合噴霧機構來完成水轉印。人工操作是將薄膜一張張的排放在轉印槽內,這樣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生產效率底。另夕卜,噴霧機構是水轉印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的噴霧機構中都是有人工操作,噴霧動作不順暢,導致薄膜接受活化劑噴灑不均勻,從而不能很好的保證產品在生產過程的質量,且大大增加了製作成本。除此之外,傳統的水轉印設備膜紙的大小都有人工慢慢調試,給人們的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且浪費時間。
[0003]針對上述問題,亟待一種自動排放薄膜、成本低、自動化程度高的自動轉印槽,從而大大提聞生廣效率。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動排放薄膜、成本低、自動化程度高的自動轉印槽,從而大大提聞生廣效率。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自動轉印槽,包括水槽、第一輸送鏈組件、第二輸送鏈組件、安裝於所述水槽內的後部的輸送鏈驅動機構、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自動流膜機構、自動動噴霧機構及控制面板,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及所述第二輸送鏈組件分別裝設於所述水槽的兩內側,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包括第一鏈條安裝塊、第一主動齒輪、第一從動齒輪及第一鏈條,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及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分別旋轉連接於所述第一鏈條安裝塊的前後兩端,所述第一鏈條纏繞於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及所述第一從動齒輪之外,所述第二輸送鏈組件包括第二鏈條安裝塊、第二主動齒輪、第二從動齒輪及第二鏈條,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及所述第二主動齒輪分別旋轉連接於所述第二鏈條安裝塊的前後兩端,所述第二鏈條纏繞於所述第二主動齒輪及所述第二從動齒輪之外,所述輸送鏈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馬達、傳動齒輪組件、輸出主軸、中間連接軸承座及六角伸縮軸,所述傳動齒輪組件的輸入端與所述驅動馬達的輸出端相接,所述傳動齒輪組件的輸出端與所述輸出主軸相接,且所述輸出主軸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及所述中間連接軸承座的一端相接,所述六角伸縮軸的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軸承座的另一端相接,所述六角伸縮軸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主動齒輪相接,所述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安裝於所述水槽的底部對應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的下方,所述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包括驅動電機、縱向傳動軸、調距主動齒輪、調距從動齒輪、調距傳動鏈條、若干一級從動輪及若干絲杆調距組件,所述縱向傳動軸前後向旋轉連接於所述水槽內,所述調距主動齒輪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相接,所述調距從動齒輪固套於所述縱向傳動軸上,所述調距傳動鏈條纏繞於所述調距主動齒輪及調距從動齒輪之外,所述一級從動輪均勻固套於所述縱向傳動軸對應所述調距從動齒輪的前方,所述絲杆調距組件包括橫向而置的絲杆、二級從動輪、絲杆軸承座及開設有絲杆螺孔的絲杆連接塊,所述絲杆軸承座安裝於所述水槽的底部對應所述縱向傳動軸的一偵h所述絲杆連接塊固接於所述第二鏈條安裝塊上,所述絲杆的一端插設穿過所述絲杆軸承座與所述二級從動輪相接,所述絲杆的另一端旋合插接於所述絲杆螺孔中,所述二級從動輪與對應的一級從動輪相嚙合,所述自動流膜機構安裝於所述水槽的頂部對應所述輸送鏈驅動機構的前方,所述自動噴霧機構安裝於所述水槽的頂部對應所述自動流膜機構的前方,用於在水槽的正上方噴霧,所述控制面板安裝於所述水槽的一側。
[0006]所述自動轉印槽還包括同步輸送帶機構,所述同步輸送帶機構包括減速機、輸送帶傳動齒輪組件、輸出軸及兩輸送帶傳動架結構,所述輸送帶傳動架結構分別置於所述水槽的兩外側,所述輸送帶傳動架結構包括傳動架及旋轉連接於所述傳動架前後兩端的前滾筒及後滾筒,所述輸送帶傳動齒輪組件的輸入端與所述減速機的輸出端相接,所述輸送帶傳動齒輪組件的輸出端與所述輸出軸相接,所述輸出軸的兩端分別與相應的前滾筒相接。
[0007]所述自動流膜機構包括流膜支架、馬達、馬達固定板、流膜皮帶、第一滾筒、第二滾筒、第三滾筒、膜紙放置軸及兩頂膜塊,所述馬達固定板水平裝設於所述流膜支架的一內側壁,所述馬達安裝於所述馬達固定板上,所述膜紙放置軸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的後部,所述第一滾筒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上對應所述膜紙放置軸的前上方,所述第二滾筒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上對應所述第一滾筒的前上方且與所述第一滾筒相切連接,所述第三滾筒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上對應所述第一滾筒的後上方,所述流膜皮帶纏繞於所述馬達的輸出軸及所述第一滾筒對應的一端上,所述頂膜塊分別套接於所述膜紙放置軸的兩端。
[0008]所述自動噴霧機構包括噴霧支架、噴霧電機、主動輪、從動輪、噴霧皮帶、噴槍、噴槍主動滑塊、噴槍從動滑塊及橫向滑軌,所述噴霧電機安裝於所述噴霧支架頂部的一側端,所述主動輪與所述噴霧電機的輸出軸相接,所述從動輪旋轉安裝於所述噴霧支架頂部的另一側端,所述噴霧皮帶橫向纏繞於所述主動輪及所述從動輪上,所述噴槍主動滑塊卡固於所述噴霧皮帶上,所述橫向滑軌橫向置於所述噴霧支架上對應所述噴槍主動滑塊的前方,所述噴槍從動滑塊滑動連接於所述橫向滑軌上,所述噴槍的後端前後走向的依次固定於所述噴槍主動滑塊及所述噴槍從動滑塊上,所述噴槍的前端伸出所述噴霧支架。
[0009]所述自動轉印槽還包括水溫加熱裝置,所述水溫加熱裝置安裝於所述水槽的一側。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自動轉印槽成本低、自動化程度高,從而大大提供生產效率。
[0011]通過以下的描述並結合附圖,本發明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於解釋本發明的實施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自動轉印槽的立體圖。
[0013]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
[0014]圖3為本發明自動轉印槽的第一個局部結構圖。
[0015]圖4為本發明自動轉印槽的第二個局部結構圖。
[0016]圖5為本發明自動轉印槽的第三個局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考圖1至圖5,本發明自動轉印槽100包括水槽10、安裝於所述水槽10內的後部的輸送鏈驅動機構20、第一輸送鏈組件21、第二輸送鏈組件22、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30、自動流膜機構40、自動動噴霧機構50、控制面板60、加熱裝置70及同步輸送帶機構80。所述控制面板60及所述水溫加熱裝置70均安裝於所述水槽10的一側。
[0018]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21及所述第二輸送鏈組件22分別裝設於所述水槽10的兩內側。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21包括第一鏈條安裝塊211、第一主動齒輪212、第一從動齒輪(圖未示)及第一鏈條214。所述第一從動齒輪213及所述第一主動齒輪212分別旋轉連接於所述第一鏈條安裝塊211的前後兩端,所述第一鏈條214纏繞於所述第一主動齒輪212及所述第一從動齒輪之外。所述第二輸送鏈組件22包括第二鏈條安裝塊221、第二主動齒輪222、第二從動齒輪223及第二鏈條224。所述第二從動齒輪223及所述第二主動齒輪222分別旋轉連接於所述第二鏈條安裝塊221的前後兩端,所述第二鏈條224纏繞於所述第二主動齒輪222及所述第二從動齒輪223之外。所述輸送鏈驅動機構20包括驅動馬達201、傳動齒輪組件202、輸出主軸203、中間連接軸承座204及六角伸縮軸205。所述傳動齒輪組件202的輸入端與所述驅動馬達201的輸出端相接,所述傳動齒輪組件202的輸出端與所述輸出主軸203相接,且所述輸出主軸203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主動齒輪212及所述中間連接軸承座204的一端相接,所述六角伸縮軸205的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軸承座204的另一端相接,所述六角伸縮軸20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主動齒輪222相接。
[0019]所述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安裝於所述水槽10的底部對應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21的下方。所述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包括驅動電機31、縱向傳動軸32、調距主動齒輪33、調距從動齒輪34、調距傳動鏈條35、若干一級從動輪36及若干絲杆調距組件37。所述縱向傳動軸32前後向旋轉連接於所述水槽10內。所述調距主動齒輪33與所述驅動電機31的輸出端相接,所述調距從動齒輪34固套於所述縱向傳動軸32上。所述調距傳動鏈條35纏繞於所述調距主動齒輪33及調距從動齒輪34之外。所述一級從動輪36均勻固套於所述縱向傳動軸32對應所述調距從動齒輪34的前方。所述絲杆調距組件37包括橫向而置的絲杆371、二級從動輪372、絲杆軸承座373及開設有絲杆螺孔(圖未示)的絲杆連接塊374。所述絲杆軸承座373安裝於所述水槽10的底部對應所述縱向傳動軸32的一側。所述絲杆連接塊374固接於所述第二鏈條安裝塊221上。所述絲杆371的一端插設穿過所述絲杆軸承座373與所述二級從動輪372相接,所述絲杆371的另一端旋合插接於所述絲杆螺孔中。所述二級從動輪372與對應的一級從動輪36相嚙合。驅動電機31通過調距主動齒輪33、調距從動齒輪34及調距傳動鏈條35帶動縱向傳動軸32轉動,縱向傳動軸32上的一級從動輪36帶動二級從動輪372轉動,繼而帶動絲杆371轉動,絲杆371轉動過程中,通過絲杆連接塊374帶動第二鏈條安裝塊221做橫向移動,從而調節第一鏈條214及第二鏈條224之間的間距,第二鏈條安裝塊221做橫向移動時,六角伸縮軸205作相應的伸縮。
[0020]所述自動流膜機構40安裝於所述水槽10的頂部對應所述輸送鏈驅動機構30的前方。所述自動流膜機構40包括流膜支架41、馬達42、馬達固定板43、流膜皮帶44、第一滾筒45、第二滾筒46、第三滾筒47、膜紙放置軸48及兩頂膜塊49。所述馬達固定板43水平裝設於所述流膜支架41的一內側壁。所述馬達42安裝於所述馬達固定板43上,所述膜紙放置軸48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41的後部,所述第一滾筒45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41上對應所述膜紙放置軸48的前上方。所述第二滾筒46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41上對應所述第一滾筒45的前上方且與所述第一滾筒45相切連接。所述第三滾筒47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41上對應第一滾筒45的後上方。所述流膜皮帶44纏繞於所述馬達42的輸出軸及所述第一滾筒45對應的一端上。所述頂膜塊49分別套接於所述膜紙放置軸48的兩立而。
[0021]所述自動噴霧機構50安裝於所述水槽10的頂部對應所述自動流膜機構40的前方。用於在水槽10的正上方噴霧。所述自動噴霧機構50包括噴霧支架51、噴霧電機52、主動輪53、從動輪54、噴霧皮帶55、噴槍56、噴槍主動滑塊57、噴槍從動滑塊58及橫向滑軌59。所述噴霧電機52安裝於所述噴霧支架51頂部的一側端,所述主動輪53與所述噴霧電機52的輸出軸相接。所述從動輪54旋轉安裝於所述噴霧支架51頂部的另一側端,所述噴霧皮帶55橫向纏繞於所述主動輪53及所述從動輪54上。所述噴槍主動滑塊57卡固於所述噴霧皮帶55上,所述橫向滑軌59橫向置於所述噴霧支架51上對應所述噴槍主動滑塊57的前方。所述噴槍從動滑塊58滑動連接於所述橫向滑軌59上。所述噴槍56的後端前後走向的依次固定於所述噴槍主動滑塊57及所述噴槍從動滑塊58上,所述噴槍56的前端伸出所述噴霧支架51。
[0022]所述同步輸送帶機構80包括減速機81、輸送帶傳動齒輪組件82、輸出軸83及兩輸送帶傳動架結構84。所述輸送帶傳動架結構84分別置於所述水槽10的兩外側。所述輸送帶傳動架結構84包括傳動架841及旋轉連接於所述傳動架前後兩端的前滾筒842及後滾筒843。所述輸送帶傳動齒輪組件82的輸入端與所述減速機81的輸出端相接,所述輸送帶傳動齒輪組件82的輸出端與所述輸出軸83相接。所述輸出軸83的兩端分別與相應的前滾筒842相接。所述同步輸送帶機構於轉印過程中使兩位工人同步進行,更好的完成轉印。
[0023]本發明自動轉印槽100控制面板60控制自動流膜機構40自動放薄膜,控制自動噴霧機構50左右來回於水槽10的上方噴霧,成本低、自動化程度高,從而大大提供生產效率。通過所述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30調節第一鏈條214及第二鏈條224之間的間距。
[0024]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描述,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實施例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轉印槽,其特徵在於:包括水槽、第一輸送鏈組件、第二輸送鏈組件、安裝於所述水槽內的後部的輸送鏈驅動機構、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自動流膜機構、自動動噴霧機構及控制面板,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及所述第二輸送鏈組件分別裝設於所述水槽的兩內側,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包括第一鏈條安裝塊、第一主動齒輪、第一從動齒輪及第一鏈條,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及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分別旋轉連接於所述第一鏈條安裝塊的前後兩端,所述第一鏈條纏繞於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及所述第一從動齒輪之外,所述第二輸送鏈組件包括第二鏈條安裝塊、第二主動齒輪、第二從動齒輪及第二鏈條,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及所述第二主動齒輪分別旋轉連接於所述第二鏈條安裝塊的前後兩端,所述第二鏈條纏繞於所述第二主動齒輪及所述第二從動齒輪之外,所述輸送鏈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馬達、傳動齒輪組件、輸出主軸、中間連接軸承座及六角伸縮軸,所述傳動齒輪組件的輸入端與所述驅動馬達的輸出端相接,所述傳動齒輪組件的輸出端與所述輸出主軸相接,且所述輸出主軸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及所述中間連接軸承座的一端相接,所述六角伸縮軸的一端與所述中間連接軸承座的另一端相接,所述六角伸縮軸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主動齒輪相接,所述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安裝於所述水槽的底部對應所述第一輸送鏈組件的下方,所述輸送鏈寬窄自動調節機構包括驅動電機、縱向傳動軸、調距主動齒輪、調距從動齒輪、調距傳動鏈條、若干一級從動輪及若干絲杆調距組件,所述縱向傳動軸前後向旋轉連接於所述水槽內,所述調距主動齒輪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相接,所述調距從動齒輪固套於所述縱向傳動軸上,所述調距傳動鏈條纏繞於所述調距主動齒輪及調距從動齒輪之外,所述一級從動輪均勻固套於所述縱向傳動軸對應所述調距從動齒輪的前方,所述絲杆調距組件包括橫向而置的絲杆、二級從動輪、絲杆軸承座及開設有絲杆螺孔的絲杆連接塊,所述絲杆軸承座安裝於所述水槽的底部對應所述縱向傳動軸的一側,所述絲杆連接塊固接於所述第二鏈條安裝塊上,所述絲杆的一端插設穿過所述絲杆軸承座與所述二級從動輪相接,所述絲杆的另一端旋合插接於所述絲杆螺孔中,所述二級從動輪與對應的一級從動輪相嚙合,所述自動流膜機構安裝於所述水槽的頂部對應所述輸送鏈驅動機構的前方,所述自動噴霧機構安裝於所述水槽的頂部對應所述自動流膜機構的前方,用於在水槽的正上方噴霧,所述控制面板安裝於所述水槽的一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轉印槽,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同步輸送帶機構,所述同步輸送帶機構包括減速機、輸送帶傳動齒輪組件、輸出軸及兩輸送帶傳動架結構,所述輸送帶傳動架結構分別置於所述水槽的兩外側,所述輸送帶傳動架結構包括傳動架及旋轉連接於所述傳動架前後兩端的前滾筒及後滾筒,所述輸送帶傳動齒輪組件的輸入端與所述減速機的輸出端相接,所述輸送帶傳動齒輪組件的輸出端與所述輸出軸相接,所述輸出軸的兩端分別與相應的前滾筒相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轉印槽,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流膜機構包括流膜支架、馬達、馬達固定板、流膜皮帶、第一滾筒、第二滾筒、第三滾筒、膜紙放置軸及兩頂膜塊,所述馬達固定板水平裝設於所述流膜支架的一內側壁,所述馬達安裝於所述馬達固定板上,所述膜紙放置軸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的後部,所述第一滾筒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上對應所述膜紙放置軸的前上方,所述第二滾筒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上對應所述第一滾筒的前上方且與所述第一滾筒相切連接,所述第三滾筒旋轉連接於所述流膜支架上對應所述第一滾筒的後上方,所述流膜皮帶纏繞於所述馬達的輸出軸及所述第一滾筒對應的一端上,所述頂膜塊分別套接於所述膜紙放置軸的兩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轉印槽,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噴霧機構包括噴霧支架、噴霧電機、主動輪、從動輪、噴霧皮帶、噴槍、噴槍主動滑塊、噴槍從動滑塊及橫向滑軌,所述噴霧電機安裝於所述噴霧支架頂部的一側端,所述主動輪與所述噴霧電機的輸出軸相接,所述從動輪旋轉安裝於所述噴霧支架頂部的另一側端,所述噴霧皮帶橫向纏繞於所述主動輪及所述從動輪上,所述噴槍主動滑塊卡固於所述噴霧皮帶上,所述橫向滑軌橫向置於所述噴霧支架上對應所述噴槍主動滑塊的前方,所述噴槍從動滑塊滑動連接於所述橫向滑軌上,所述噴槍的後端前後走向的依次固定於所述噴槍主動滑塊及所述噴槍從動滑塊上,所述噴槍的前端伸出所述噴霧支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轉印槽,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水溫加熱裝置,所述水溫加熱裝置安裝於所述水槽的一側。
【文檔編號】B41F16/00GK104275920SQ201410459289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1日
【發明者】周輝 申請人:東莞志鯤自動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