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動吸痰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7 18:46: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手動吸痰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吸痰器採用電動產生負壓的方式進行吸痰工作,其受到工作條件的限制,在沒有電源的地方無法進行吸痰工作,同時,現有的吸痰器的儲液罐中吸出的液體容易隨空氣進入負壓管中,長時間的累積之後,容易發生負壓管的堵塞,造成更換負壓管的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手動吸痰器,能夠進行手動負壓吸痰作業,同時能夠避免儲液罐中吸出的液體進入負壓管中造成管道堵塞的情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動吸痰器,包括儲液罐,儲液罐上設有進液管和負壓管,進液管和負壓管的一端均伸入儲液罐中,進液管的另一端設有吸痰管接頭,負壓管的另一端與注射器連接,注射器內設有活塞,活塞與活塞杆連接固定。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儲液罐中設有擋板,擋板為矩形體結構,負壓管位於儲液罐內的一端位於擋板與儲液罐壁所形成的空間內,進液管位於儲液罐內的一端高度低於擋板的底面。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擋板側壁上設有通孔。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儲液罐內還設有消毒液。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負壓管位於儲液罐內的一端內設有第一單向閥,負壓管在位於儲液罐外的一段上設有支管,支管內設有第二單向閥,第一單向閥控制空氣由儲液罐內向注射器單向流通,第二單向閥控制空氣由負壓管向外界單向流通。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吸痰管接頭為圓臺形結構,其截面直徑由進液管向連接的吸痰管逐漸減小。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注射器在設有活塞杆的一端上設有環狀的把手。
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手動吸痰器,通過採用上述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注射器實現了手動產生負壓條件,達到手動吸痰作業的目的,能夠不受條件限制,在沒有電源的地方也能夠進行吸痰作業;
(2)採用擋板對負壓管進行保護,避免了儲液罐中的液體進入負壓管中造成負壓管的堵塞,延長了裝置使用壽命;
(3)吸痰管接頭採用變徑結構,能夠實現不同尺寸大小的吸痰管的連接固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儲液罐1,注射器2,吸痰管接頭3,進液管4,負壓管5,第一單向閥6,支管7,第二單向閥8,活塞9,活塞杆10,把手11,消毒液12,擋板13,通孔14。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中,一種手動吸痰器,包括儲液罐1,其特徵是:儲液罐1上設有進液管4和負壓管5,進液管4和負壓管5的一端均伸入儲液罐1中,進液管4的另一端設有吸痰管接頭3,負壓管5的另一端與注射器2連接,注射器2內設有活塞9,活塞9與活塞杆10連接固定。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儲液罐1中設有擋板13,擋板13為矩形體結構,負壓管5位於儲液罐1內的一端位於擋板13與儲液罐1壁所形成的空間內,進液管4位於儲液罐1內的一端高度低於擋板13的底面。採用上述結構,利用擋板13能夠對負壓管5位於儲液罐1內的一端進行保護,避免儲液罐1中的液體濺起進入負壓管5中造成負壓管5的堵塞。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擋板13側壁上設有通孔14。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儲液罐1內還設有消毒液12。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負壓管5位於儲液罐1內的一端內設有第一單向閥6,負壓管5在位於儲液罐1外的一段上設有支管7,支管7內設有第二單向閥8,第一單向閥6控制空氣由儲液罐1內向注射器2單向流通,第二單向閥8控制空氣由負壓管5向外界單向流通。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吸痰管接頭3為圓臺形結構,其截面直徑由進液管4向連接的吸痰管逐漸減小。採用變徑結構的吸痰管接頭3,能夠對不同直徑大小的吸痰管進行連接固定,並保證連接位置的密封性,避免吸痰管過粗造成密封性不足無法進行正常吸痰作業的情況。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注射器2在設有活塞杆10的一端上設有環狀的把手11。所設置的環狀把手11,能夠使醫護人員僅利用一隻手即可完成活塞杆的推拉動作,可以騰出另一隻手進行其他工作。
通過採用上述結構,使醫護人員能夠手動進行負壓吸痰作業,還能夠避免儲液罐中吸出的液體進入負壓管中造成管道堵塞的情況,同時變徑結構的吸痰管接頭能夠保證吸痰管與接頭之間連接的密封性良好,避免出現縫隙造成無法形成負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