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淚管栓塞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9:37:21 1
專利名稱:鼻淚管栓塞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眼科淚小管斷裂吻合術中用來幫助尋找淚小管鼻側斷端的一種輔助手術器械。
下淚小管斷裂是眼科較為常見的外傷,若不修復將至終生溢淚,淚小管吻合術成功的關鍵,首先是找到淚小管鼻側斷端,特別是受傷時間長或局部挫傷較重的病例,因組織結構模糊,尋找斷端難度較大,是眼科醫生感到棘手的問題,關於尋找淚小管鼻側斷端的方法較多,但各有不足處。如通過損傷側的上淚點注牛奶來幫助尋找鼻側斷端,由於鼻淚管開放,淚囊內壓力不足,因而牛奶不易從鼻側斷端溢出,所以也就不易找到淚小管鼻側斷端。還有的採用亞甲蘭染色尋找淚小管鼻側斷端,此法是通過上淚小點向淚囊內注入亞甲蘭使淚小管鼻側斷端染色,雖然對尋找斷端有一定幫助,但是斷端染色範圍不易控制,有個別病例斷端未著色或廣泛著色,這些病例尋找斷端就較困難。又如採用淚囊前壁切開法,雖然能確切找到斷端,但損傷較大,費時費力又影響面部外觀。目前還沒有見到一種用來幫助尋找淚小管鼻側斷端的專用器械。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淚小管斷裂吻合術中,用來幫助尋找淚小管鼻側斷端的專用簡易器械。
本實用新型是採用醫用矽膠製成的,形狀為錐形圓柱體,兩端各有一個線環,
以下結合附圖
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結構如附圖所示,其形狀為錐形圓柱體3,是由醫用矽膠製成的,在錐形圓柱體3的上下兩端各有一個橫向的小孔2、4,在兩個小孔2、4中各有一根線環1、5穿過。本實用新型的大小是根據人體鼻淚管直徑而設計的,一般人體鼻淚管直徑約為2—4mm,所以本實用新型的錐形圓柱體3,上端直徑為2mm,下端直徑為4mm,錐形圓柱體3高約25mm,線環採用1號絲線,長約100mm。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應用方法是在下淚小管斷裂吻合術中,使用本實用新型逆行暫時栓塞鼻淚管,然後從上淚小點注水,由於淚囊內壓力增高,水即由淚小管鼻側斷端噴出,或形成「湧泉」現象,這樣就很容易地找到淚小管鼻側斷端。具體操作方法是先用穿線的淚道探針,從上淚小點按淚道探通的方法,將淚道探針插入下鼻道,然後用眼科鑷將探針末端的線拉出鼻孔,之後拔出探針,此時線的一端位於鼻腔,另一端留在淚小點外。把引線下端與本實用新型上端的線環連接,藉助引線將本實用新型拉入鼻淚管,使鼻淚管暫時栓塞。抽出引線及上端線環後,自上淚小點注水,水即由淚小管鼻側斷端噴出或形成「湧泉」現象,從而很容易地找到下淚小管鼻側斷端。淚小管吻合結束後,牽拉本實用新型下端的線環,即可順利將本實用新型取出,使鼻淚管恢復通暢。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設計新穎,結構簡單,製造容易,使用方便,較其它方法具有簡單、方便、省時、準確等優點,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權利要求1.鼻淚管栓塞器,其特徵是它是一個由矽膠製成的錐形圓柱體(3),在錐形圓柱體上下端各有一個橫向小孔(2)(4),在兩個小孔(2)(4)中分別穿有一根線環(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器械,特別是一種眼科淚小管斷裂吻合術中,用來幫助尋找淚小管鼻側斷端的一種手術器械。其特徵是,它是一個由矽膠製成的錐形圓柱體,在其兩端各設有一根線環,其優點是設計新穎,結構簡單,製造容易,使用方便,使用本實用新型尋找下淚小管鼻側斷端較其它方法簡單、方便、省時、準確,有一定的臨床使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F9/007GK2471311SQ0121273
公開日2002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10日
發明者任廣運, 張瑞英, 張士蘭, 郭虹 申請人:任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