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3:59:01 1
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中藥應用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該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的,由白薇,積雪草,蘿芙木,白馬骨,北豆根,牛耳楓,月季花,兩面針,附子,肉桂,南山楂,烏藥,佛手等中草藥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配製而成。本發明配製簡單,吸收效果好,藥效持續時間長,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生產成本低,停藥後不復發,有利於病患及時減輕病狀。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
(一)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應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
(二)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放射治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放射性皮炎是放療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放射性皮炎的發生是因各種類型的電離輻射均可使皮膚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它們對生物組織損傷的基本病變是一致的,即細胞核的DNA吸收了輻射能,導致可逆或不可逆的DNA合成和細胞分化兩方面的影響,由此引起細胞基因信息的變更。由於這些基本病變而引起一系列皮膚反應和損傷,表現為可逆性的毛髮脫落、皮炎、色素沉著及不可逆的皮膚萎縮,皮脂腺、汗腺的毀滅和永久性的毛髮缺失,以致放射性壞死,繼之形成潰瘍。
[0003]西藥治療治標不治本,在反覆的放射治療過程中不能起到長期的治療作用,在患者停止放射治療後需長期用藥繼續治療,西藥治療價格高效果差,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給患者的後續治療帶來極大的痛苦。
(三)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製備簡單、療效顯著的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
[0005]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製成:
[0007]白薇3-15g,積雪草4-16g,蘿芙木3_15g,白馬骨5_17g,北豆根3_15g,牛耳楓3_15g,月季花5-16g,兩面針3-16g,附子3_15g,肉桂4_15g,南山楂3_15g,烏藥3_16g,佛手 4-15g。
[0008]其優選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0009]白薇3g,積雪草4g,蘿芙木3g,白馬骨5g,北豆根3g,牛耳楓3g,月季花5g,兩面針3g,附子3g,肉桂4g,南山楂3g,烏藥3-g,佛手4g。
[0010]本發明所述中藥為湯劑,將以上諸原料藥選好、混合浸泡後加水煎成湯劑,每劑200ml,每日2次,每次100ml,口服。
[0011]其中各原料的藥用性能為:
[0012]白薇:清熱,涼血。治陰虛內熱,風溫灼熱多眠,肺熱咳血,溫瘧,癉瘧,產後虛煩血厥,熱淋,血淋,風溼痛,瘰癧。
[0013]積雪草:清熱利溼,活血化瘀,抗菌消炎,利水和脾,止血。蘿芙木:
[0014]白馬骨:疏風、清熱、利溼、解毒。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0015]北豆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0016]牛耳楓:清熱解毒、祛風活血、止痛消腫。種仁含富馬酸,與琥珀酸合用,在體外有微弱的抑菌作用。
[0017]月季花:味甘,性溫;歸肝、腎經。活血調經;解毒消腫。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瘰癧;癰腫;燙傷。
[0018]兩面針: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用於氣滯血瘀引起的跌打損傷、風溼痺痛、胃痛、牙痛,毒蛇咬傷;外治湯火燙傷;藥理作用:氯化兩面針鹼是兩面針製劑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腫瘤、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的作用,抗真菌,對鈣調素的作用,還有強心、降血壓等藥理作用。
[0019]附子:味辛,性大熱,有毒,通行十二經,具有強心回陽、溫裡散寒、助陽行水、補火、止痛和局麻等功效。而且附子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興奮作用,還能興奮迷走神經而具強心作用。
[0020]肉桂:性大熱,味辛、甘。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瘻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諸證;命門火衰;火不歸源;戴陽;格陽;及上熱下寒;面赤足冷;頭暈耳鳴;口舌糜破;脾腎虛寒;脘腹冷痛;食減便溏;腎虛腰痛;寒溼痺痛;寒疝疼痛;宮冷不孕;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陰疽流注;或虛寒癰瘍膿成不潰;或潰後不斂。
[0021]南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行氣散瘀,收斂止灣;用於灣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血脂症。
[0022]烏藥:味辛,性溫;歸脾、胃、肝、腎、膀胱經。行氣止痛;溫腎散寒。主胸脅滿悶;胺腹脹痛;頭痛;寒疝疼痛;痛經及產後腹痛;尿頻;遺尿。
[0023]佛手:舒肝理氣,和中止痛,化痰止咳。主治肝鬱氣滯,胸悶脅痛,肝胃不和,脘腹脹痛,噯氣嘔吐,瀉痢後重,咳嗽痰多。
[0024]本發明以活血定痛,健脾開胃,行氣止血,清熱解毒為治則,多種藥材組合協同,主要用於養陰生精,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消炎鎮痛,健脾開胃,和中消食,對治療放射性皮炎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0025]臨床觀察:
[0026](I)臨床資料
[0027]本發明人於2010年至今,對274例患有放射性皮炎的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其中,男性205例,女性69例。
[0028](2)治療方法
[0029]口服,口服,每日2次,每次100ml,飯後服用根據患者病情輕重計算治療時間,輕度患者服用10?15天症狀消失,重病患者連服20?60天症狀消失。
[0030](3)臨床結果
[0031]臨床治癒215 例(78.47% ),顯效 39 例(14.23% ),有效 17 例(6.21%),無效 3例(1.09% ),總有效率為98.91%。
[0032]本發明配製簡單,吸收效果好,藥效持續時間長,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生產成本低,有利於病患及時減輕病狀。
(四)
【具體實施方式】
[0033]實施例1:
[0034]取白薇3g,積雪草4g,蘿芙木3g,白馬骨5g,北豆根3g,牛耳楓3g,月季花5g,兩面針3g,附子3g,肉桂4g,南山楂3g,烏藥3-g,佛手4g,將以上諸原料藥選好、混合浸泡後加水煎成湯劑,每劑200ml。
[0035]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100ml,飯後服用。
[0036]實施例2:
[0037]取白薇15g,積雪草6g,蘿芙木15g,白馬骨17g,北豆根15g,牛耳楓15g,月季花16g,兩面針16g,附子15g,肉桂15g,南山楂15g,烏藥16g,佛手15g,將以上諸原料藥選好、混合浸泡後加水煎成湯劑,每劑200ml。
[0038]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100ml,飯後服用。
[0039]實施例3:
[0040]取白薇9g,積雪草9g,蘿芙木8g,白馬骨9g,北豆根12g,牛耳楓llg,月季花12g,兩面針10g,附子9g,肉桂Sg,南山楂12g,烏藥12g,佛手llg,將以上諸原料藥選好、混合浸泡後加水煎成湯劑,每劑200ml。
[0041]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100ml,飯後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其特徵為,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製成:白薇3-15g,積雪草4-16g,蘿芙木3-15g,白馬骨5-17g,北豆根3_15g,牛耳楓3_15g,月季花5_16g,兩面針3-16g,附子3-15g,肉桂4-15g,南山楂3_15g,烏藥3_16g,佛手4_15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其特徵為,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製成:白薇3g,積雪草4g,蘿芙木3g,白馬骨5g,北豆根3g,牛耳楓3g,月季花5g,兩面針3g,附子3g,肉桂4g,南山楂3g,烏藥3-g,佛手4g。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治療放射性皮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為湯劑,將以上諸原料藥選好、混合浸泡後加水煎成湯劑,每劑200ml,每日2次,每次100ml,口服。
【文檔編號】A61P17/16GK104491113SQ201410817105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25日
【發明者】夏吉凱, 翟峰, 王旭, 殷志傑 申請人:夏吉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