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2-08 13:07:16 1
本發明屬於農藥及肥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藥肥是農藥和肥料按一定比例配方相混合,通過一定的工藝而生產的農藥與肥料的複合劑。現代農業和規模農業是以強大的技術來支撐和驅動的,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藥肥是一種新的嘗試。進行藥肥的研究,將施藥與施肥兩個農事活動合二為一,不僅能夠節省勞力、時間、能源,更是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並且減少農藥與肥料的用量,獲得最佳的應用效果,從而為保護環境、提高植物的產量做出巨大貢獻。
作者湯建偉等人在《除草型顆粒藥肥合劑的研製》一文中,以農藥除草劑苯噻醯·苄可溼性粉劑以及化學肥料氯化鉀、氯化鉀等為原料,採用包裹造粒技術製備除草型顆粒藥肥合劑。利用該工藝製備的除草型顆粒藥肥合劑,雖然包裹率和強度高、在水中崩解速度快、肥料與農藥成分之間無拮抗退化作用,但是持效期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一種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其特徵在於,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大豆秸稈50份、水稻殼40-50份、褐煤粉30-40份、硝基黃腐酸鹽20-30份、氯化鉀40-50份、磷酸二氫銨30-40份、複合胺基酸20-30份、玉米澱粉20-25份、三聚氰醯氯10-12份、代森錳鋅18-20份、吡啶30-40份、羧甲基纖維素6-8份、甲基丙烯酸70-80份、氫氧化鈉20-30份、丙烯醯胺60-70份、過硫酸銨溶液20-25份、N,N-雙羥乙基烷基醯胺30-40份、去離子水適量。
所述的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其特徵在於,其由如下步驟製備而成:
(1)將大豆秸稈和水稻殼自然乾燥,大豆秸稈經切割機切割處理,粉碎至1-2cm的小段,與水稻殼混合均勻後加入到裂解爐中,在氮氣氛圍下,以10-1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450-500℃,保溫絕氧裂解2-3h,絕氧冷卻至常溫,研磨粉碎後過150-200目篩;
(2)將褐煤粉、硝基黃腐酸鹽、氯化鉀、磷酸二氫銨、複合胺基酸混合均勻後,研磨粉碎成150-200目的顆粒,再加入步驟(1)的產物,以1800-2000轉/min的攪拌速率在分散灌中混合攪拌50-60min;
(3)將玉米澱粉溶解於相當於澱粉重量份8-10倍的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後,加熱至70-80℃糊化1-2h,調節體系的PH為10-11,靜置20-30min,加入三聚氰醯氯,繼續恆溫攪拌5-6h,冷卻至室溫,加入代森錳鋅和吡啶配置的溶液,繼續攪拌至充分分散,噴灑在步驟(2)的產物上,邊攪拌邊噴灑,噴灑完畢後繼續攪拌2-3h,再加入羧甲基纖維素,繼續攪拌30-40min;
(4)將甲基丙烯酸加入到氫氧化鈉和相當於氫氧化鈉重量份8-10倍的去離子水配置的溶液中,常溫攪拌2-3h,加丙烯醯胺,40-50℃攪拌40-50min後,加入步驟(3)的產物,超聲分散30-40min,緩慢滴加過硫酸銨溶液,滴加完畢後加入N,N-雙羥乙基烷基醯胺,升溫至75-80℃,繼續攪拌6-8h,過濾,80-100℃真空乾燥20-24h,得到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
所述的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過硫酸銨溶液的濃度為2-3mol/L。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添加了代森錳鋅,不僅殺菌範圍廣、不易產生抗性,霜黴病和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佳,而且錳、鋅微量元素對作物有明顯的促壯、增產作用。本發明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其中農藥活性成分被聚丙烯醯胺材料包裹,具有緩慢釋放,延長了藥劑的使用壽命,並且可以顯著降低其在貯存中分解率。本發明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添加了大豆秸稈、水稻殼等生物質原料製備的生物質炭作為控釋材料和吸附材料,不僅原料簡單易得,可再生,節能環保,而且生物質炭的多孔性、巨大的比表面積、表面負電荷和電荷密度等特性,使其能夠提高土壤碳庫容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孔隙度、降低重金屬以及有機汙染物毒性的效果。本發明的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篩選出有利梨樹生長的最佳氮磷鉀配比,在施用過程中具有安全、低毒、高效、穩定且在施用時省工省時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的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大豆秸稈50份、水稻殼50份、褐煤粉40份、硝基黃腐酸鹽30份、氯化鉀40份、磷酸二氫銨40份、複合胺基酸30份、玉米澱粉25份、三聚氰醯氯12份、代森錳鋅20份、吡啶40份、羧甲基纖維素8份、甲基丙烯酸80份、氫氧化鈉30份、丙烯醯胺70份、過硫酸銨溶液25份、N,N-雙羥乙基烷基醯胺30份、去離子水適量。
本實施例的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其由如下步驟製備而成:
(1)將大豆秸稈和水稻殼自然乾燥,大豆秸稈經切割機切割處理,粉碎至1-2cm的小段,與水稻殼混合均勻後加入到裂解爐中,在氮氣氛圍下,以1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500℃,保溫絕氧裂解3h,絕氧冷卻至常溫,研磨粉碎後過200目篩;
(2)將褐煤粉、硝基黃腐酸鹽、氯化鉀、磷酸二氫銨、複合胺基酸混合均勻後,研磨粉碎成200目的顆粒,再加入步驟(1)的產物,以2000轉/min的攪拌速率在分散灌中混合攪拌60min;
(3)將玉米澱粉溶解於相當於澱粉重量份10倍的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後,加熱至80℃糊化2h,調節體系的PH為10-11,靜置30min,加入三聚氰醯氯,繼續恆溫攪拌6h,冷卻至室溫,加入代森錳鋅和吡啶配置的溶液,繼續攪拌至充分分散,噴灑在步驟(2)的產物上,邊攪拌邊噴灑,噴灑完畢後繼續攪拌3h,再加入羧甲基纖維素,繼續攪拌40min;
(4)將甲基丙烯酸加入到氫氧化鈉和相當於氫氧化鈉重量份10倍的去離子水配置的溶液中,常溫攪拌3h,加丙烯醯胺,50℃攪拌50min後,加入步驟(3)的產物,超聲分散40min,緩慢滴加過硫酸銨溶液,滴加完畢後加入N,N-雙羥乙基烷基醯胺,升溫至80℃,繼續攪拌8h,過濾,100℃真空乾燥24h,得到梨樹用的能防治炭疽病的緩釋肥料。
以下是對本實施例產品的檢測數據:
顆粒狀,有少量氨味,含水量≤15%,總養分(N+P+K)≥20%,有效農藥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