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服雲託管雲助力泰豐集團數智化轉型
2025-05-17 04:26:08
近年來,地產行業流行「白銀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在數位化轉型」的說法,即在地產紅利逐漸消退的趨勢下,廣大地產企業如何通過數位化轉型,獲得比競爭對手更敏銳的洞察力和執行效率,贏得市場先機。泰豐集團信息管理部負責人李永虎也在思考,如何幫助泰豐集團獲得資訊時代的先發優勢?他嘗試的方向是,通過不斷的信息創新和數據治理,發掘地產行業的數據價值,幫助企業變革管理模式,將數據價值轉換為商業價值。
「一朵好的雲,不需要我關心」
2021年,泰豐集團的IT部門完成了本年度最重要的工作——「換雲」,即從公有雲遷移到信服雲的託管雲。「IT系統從線上化到數位化,再到智能化,上雲毫無疑問是最佳選擇,但選擇什麼樣的雲,還得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來。對於泰豐集團,我們主要是考慮技術、成本、安全和服務四個方面。」
李永虎介紹,在規劃泰豐集團的IT架構時,考慮到成本問題,最先選擇的是公有雲。「但是公有雲的服務很多是『自助式』的,對於我們來說響應有點不夠及時。」李永虎的團隊都是精兵強將,他認為團隊的工作重點應該在對接業務、協調資源、思考創新上,而不是被繁瑣的基礎運維工作消耗精力。當雲平臺出現問題時,李永虎希望雲服務商可以快速的解決,而不是「給我們一個智能語音或者使用說明書。」
除了服務,「數據安全也是我們考慮的換雲的重要原因。」隨著我國信息安全管理要求越來越嚴格,企業數位化水平越深,對數據和系統的安全性要求也越高。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迅速的地產新貴,泰豐集團無論在業務規模還是管理結構上都在快速邁向智能化,辦公、財務、供應鏈、管理和業務應用逐漸上雲,對數據的安全性也越來越敏感。
「所以綜合下來,我們希望有一個雲平臺解決方案,既要有公有雲的成本優勢和便捷性,這樣我們遷移以後不需要在技術上進行太多的調整,又要在服務上及時響應和解決,幫我們解決掉基礎運維的負擔。同時還要能提供數據本地化、資源專屬的方案,支持數據放在我們自己的機房裡面,我們使用的資源不跟別人共用,這樣才能達到我們的安全標準。」
作為在IT行業已經服務近15年的老兵,李永虎對國內外的IT服務商如數家珍,幾乎是第一次聽到信服雲的託管雲方案,就選定了泰豐集團新的IT合作夥伴。
「這是瞌睡碰到了枕頭。」託管雲是信服雲聯合運營合作夥伴眾雲數據推出的一站式託管服務解決方案,能夠以租用的方式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業務託管服務。託管雲一方面既具備公有雲資源彈性靈活、豐富的服務目錄、免運維、服務化交付的特點,又具備私有雲數據本地化、資源獨享、專業運維服務的優勢,完美滿足了李永虎要升級雲平臺的需求。
「遷到信服雲的託管雲上面後,底層雲平臺基本不需要我關心了。基礎的運維工作已經交給了信服雲,我們更多的是考慮怎麼在這個雲平臺上創造更多的價值。」升級雲平臺只是第一步,李永虎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圖:泰豐集團信息管理部負責人李永虎
數據價值為地產描繪智能圖景
李永虎為泰豐集團描繪的終極管理形態,是一個依靠數據流轉完成業務運營和企業管理的圖景。在這個圖景中,泰豐集團的所有資源和信息都可以進行數位化,包括辦公、決策、項目管理、供應鏈、工地、高層決策等等,然後依靠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對數據進行管理、洞察、分析、預測,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商業效率,降低經營風險,實現「數據審計業務」,讓企業的發展和運行更科學和敏銳。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可以把招投標的環節、項目執行的進展、項目變更的操作、工地施工的情況還有公司決策的鏈條等等這些數據都收集起來,通過BI這樣的工具進行分析,那企業決策的效率和科學性就能大大提升。」李永虎介紹,目前泰豐集團已經完成了辦公、銷售、企業管理的數位化,正在嘗試智慧工地和移動變更這樣的初級的智慧化應用。
所謂智慧工地,就是利用機器人、無人機、攝像頭、傳感器等設備,收集施工場地的溫度、PM2.5、噪音、施工進度等情況,項目管理人員則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終端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異常,系統就可以聯動霧炮機、噴淋系統等處理問題。而移動變更則是將開發、供應鏈、財務、審計、決策等多個環節的聯動數位化,當項目需要進行調整、預算出現變動的時候,系統就可以實時記錄和操作,從而提高多個項目的操盤質量,避免因為信息不同步產生資金和執行風險。
但李永虎也坦言,即便真正實現智慧工地和移動變更等應用,要走到數據驅動商業價值的階段,泰豐集團還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IT的能力必須和企業的需求和成長階段相匹配,我們並不一味的追求最新的應用和最炫酷的技術。所以現階段我們和信服雲合作,就是先打好地基,有了這個地基我們未來想做任何的延展都能很快實現。」